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绘制斑斓画卷 唱响多彩旋律 “砥砺五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 黄尚恩  2017年09月08日06:35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文艺报社近期举办“砥砺五年”系列研讨会。9月4日,“砥砺五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出席并讲话。十余位作家、评论家与会,围绕五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创作成绩、题材的开掘与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情况展开研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文艺报》副总编辑胡军与会。

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成果丰硕

白庚胜说,作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作协实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就少数民族文学培养人才、鼓励创作、加强译介、扶持出版、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其中,出版扶持专项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丛书的形式推出,每个民族各一卷,共55卷60册。这套丛书已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在人才培养方面,鲁迅文学院各高研班中都有少数民族学员,而专门为少数民族作家举办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更是极大地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通过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每年扶持大约90部作品,五年来有近500部作品得到扶持。在翻译方面,分为“民译汉”和“汉译民”两部分,每年各扶持70多部作品,对外翻译也在不断加强。五年来,举办了5次少数民族文学论坛,每年抓一个热点问题加以深入研讨,涉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中国梦与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发展、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等方面的话题。现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第二期的工作即将开始,我们期待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迎来新的辉煌。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谈到,五年来,少数民族文学总的状态是不断繁荣,不断丰富了我国多民族文学的版图,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生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老一代的作家宝刀不老,实力派的作家气势雄厚,年轻一代的作家迅速崛起,还有网络作家不可忽视。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视野和规模不断得到拓展,比如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全面推动民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作协参与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倡导“为每一个少数民族拍摄至少一部电影”,遴选出了很多优秀剧本,推动了文学和影视的互动;《民族文学》杂志由一个版本变为六个版本,从而覆盖了更多的作者群、读者群;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的会员不断增加。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这些作品书写了民族历史、生态意识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等多姿多彩的内容,同时也表达了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依存关系和多民族的融会交流。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尹汉胤认为,五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了极其繁荣的景象。《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的编选出版,以文学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地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学版图。经过在鲁迅文学院的系统培训学习,少数民族作家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创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很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蕴藉神性色彩,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它们不仅赢得了国内读者的关注喜爱,一些作品翻译到国外同样引起共鸣,有的还获得国际奖。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资源,需要不断将之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令人可喜的是,这种有意识的追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所认同。

队伍不断壮大,佳作不断涌现

《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谈到,五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时期。少数民族作家阵容强大,优秀作品大量涌现,理论评论不断加强,一些优秀作品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从《民族文学》的视角来看,汉文版和5种民文版刊载了大量优秀作品。刊物在刊发作品时兼顾老中青三代作家,同时对青年作家和文学新人持续扶持。少数民族作家对民族文化传统及其与当代现实生活的融合与冲突的表现,对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命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对革命历史和抗日战争历史的深度挖掘,对普通人物的励志书写等,丰富了五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色彩。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认为,五年来少数民族作家从不同侧面书写国家、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有的作家怀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对于时代的责任感,以积极的姿态努力挖掘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有的作家则聚焦于民族性的表达写出了族群记忆和民族审美建构的原型。从他们的创作中可以看到,文学的民族性不是静态的符号,不是凝固的抽象物,也不是狭隘的藩篱,而是富有生命、活力,与变化中的现实生活保持着张力。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不断扩大眼界和视野,既倾听历史的回响,又关注现实的变化,才能把民族性的书写和国家文化整体的走势,乃至于人类的共同追寻,更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说,在长篇小说领域,少数民族作家在近些年的创作中特别关注对于自己民族历史的重塑。他们既关注民族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注意到这个民族是如何逐渐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之中。作家们在书写本民族历史时,心中涌起了满满的自豪感。随着各个民族的文学不断崛起,我们国家的文学形成了“千灯互照、光光相映”的局面。当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也意识到,与强大的民间文学相比,需要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写活更多的人物形象,才能走出“影响的焦虑”。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谈到,阅读少数民族作家或者边疆作家的作品时,我们之所以被打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呈现了人类共有的心理,人类作为一个种群,爱恨情愁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作品有跟汉族作家不一样的生命体验,他们的民族性格与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他们的语言深受口语传统的影响,而且保持了较好的抒发表达能力。少数民族文学的这些特质,极大地丰富了汉语文学创作,让中华多民族文学更加绚丽多彩。

以翻译促进多民族文学交流

总结五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状况,翻译文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谈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使用汉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二是使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三是民译汉或汉译民的翻译文学作品。五年来,《民族文学》5种民文版翻译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母语作品和翻译作品,在促进多民族文学交流方面积极发挥作用。而且,《民族文学》朝鲜文版、蒙古文版和哈萨克文版还积极与朝鲜、韩国、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学界进行交流,以翻译为“桥梁”,以“期刊”为媒介,把“中国故事”讲到国外。

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主要谈了五年来内蒙古蒙古族母语文学的发展情况。他说,内蒙古的蒙文文学刊物有20多家,五年来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从文体来看,诗歌的数量最多,散文次之。令人欣喜的是,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的创作,原来相对较弱,现在发展势头良好。很多作品的主题很好,全面反映五年来内蒙古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随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少数民族作家可以更加便利地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参加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他们熟悉各民族地区的生活和习俗,再加上不断提升创作的思想境界,会写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希望有更多的翻译家关注母语创作,将其中的好作品翻译给更广阔的读者群。

在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学》5种民文版将继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民族文学》一编室主任杨玉梅谈到,《民族文学》5种民文版的创办,培养了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汉译民文学翻译队伍,老中青翻译家有了发挥优势与特长的广阔平台,使得全国众多优秀作家、诗人的新作、代表作得以翻译介绍给少数民族母语读者,而且因为有组织和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质量也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