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回不去的故乡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前行  2017年08月31日13:27

记起故乡,已经回不去那个叫故乡的小山村了。

傍晚的饮烟,炊烟中的狗吠鸡鸣,常常搅动游子的梦。

幕色浓重的街巷里,晃动着年轻妈妈焦急的背影,顽皮的孩童又不知躲在哪一处角落了?高一声低声,是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

村头古旧的石桥依然是那么的清晰,石桥上残缺的石敦,还泛着黝黝的光泽,那是孩子们等待下地劳动的父母时千百次抚摸的痕迹。

还有村口的小学校,学校里清脆的钟声,那是对欢乐的开闸放水哟!连背着背篓路过的农人们,都巴在豁口的院墙上笑成了一朵花。

粗壮的老神树将枝叶伸进了校园,葳蕤的枝叶搭起一个凉风习习的天地。课间玩耍的孩子们躲在阴凉里跳犍子、丢沙包、数脚板… …。有顽皮的男童悄悄攀上树干,猛不定一声怪叫,吓得女孩们纷纷逃离,责怪声,惊笑声,响成一片。

钟声响起,枝叶上又换了主人,蝉声一声紧接一声,像是对刚才缺憾的补偿,又有种存心捣乱的俏皮,害得老师住了口,踮着脚,用教棍对着空中驱赶,就那么一小阵,安静就像一个仓促的逗点,等孩子们读书声一起,蝉声也毫不示弱跟了进来,有股狠着劲比拼的劲头。

中午时份,顺着神树根架空的洞口溜出去,到小溪里捉鱼去。鱼是筷头大小的小鱼,静静地浮在清可见底的溪水里,小尾巴轻轻摆动,稍有异动,倏地钻进石缝中,不见了。孩子们脱了鞋,捾起袖筒,屏气凝神地探下去,明明是钻进这一处石头下去了,怎会不见了呢?费了半天神,裤脚湿了一大截,还是不见那尾机灵的小鱼。

女孩子们玩得就很优雅了。她们用马莲编了水车,用小木棍穿着,架在溪水的峡缝上转动,溪流淙淙,水车悠悠,她们双手托腮,静静地看着,幼小的心灵,已经开始憧憬水车之外的事。

最欢的还是相约到西山上去放牧。后岭的祁家湾是一处芳草萋萋的平展地,土地松软,青草茂盛,一时来了兴致,翻身上马,来一场惊心动魄的赛马。学着蒙古汉子在马背上侧翻、倒勾,将草甸子充作羔羊来哄抢,时不时摔下马来,几个跟头,重又奇迹般站立,骄傲地抖动肩膀,又加入到狂欢的队伍。只是苦了那些原指望被精心饲养的牲畜,顺畅地吃不了一嘴青草。累了,仰面一倒,七仰八叉躺在草丛中,蓝天为被,大地作床,呼吸着清新的花草气息,常常忘记了回家的时辰。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己不能像野马一样在田野里无拘无束地撒欢了。生活的压力一天天加重了砝码,等有一天醒来,发现窗前异乡的月光格外清冷而皎洁,才知道故乡己成了悬挂在天边那一轮深深的思念。

伙伴们渐次离开了校园,有到蒙古滩拾头发菜的,有到马鬃山背煤的… …,还有一些野性十足的,干脆到千里之外的新疆租种棉花和大枣。离开了故乡,就像离开了怀抱的雏鸟,学会了避风躲雨,也学会了坚强和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踟蹰而行,为着心中那一个美好的愿望。累了,伤了,小憩于路边,悄悄地舔一舔伤口,回望故乡的方向,内心里泛起了温暖的记忆,和着没有流下的泪,继续前行。

短暂的回乡,领受的只是陌生的目光和接耳的私语。故乡已渐行渐远,而思乡的情怀却如牵着风筝的那一根线,越长,越是一种揪心的牵扯。

下山入川的移民政策,更加快了故乡在概念上的消亡,一场雪,一场初春厚实的雪,依然掩不住故乡衰败的痕迹。

而梦中的故乡,还是那样丰满而祥实,温暖着游子飘泊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