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沉潜之心抒写人民心声 “砥砺五年——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 黄尚恩  2017年08月23日06:44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总结五年来文学事业的发展成就,文艺报社近期举办“砥砺五年”系列研讨会。8月18日,该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场——“砥砺五年——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并讲话。近20位诗人、评论家与会,围绕五年来的诗歌生态、诗歌创作成绩以及诗歌批评、翻译出版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探讨。研讨会由《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文艺报》副总编辑徐可与会。

诗歌创作:聚焦时代巨变,反映人民心声

吉狄马加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来,我们的诗歌创作总体向好,可以用“繁荣”、“多元”、“和谐”、“共生”、“回暖”等关键词来概括当下诗歌的生态。在创作上,数百万诗歌创作者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生活感悟、反映时代巨变、书写人民心声,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不少诗人通过长诗、组诗的形式,高歌中国梦,传扬正能量,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突破,可称为时代之诗。这些宏大的、具有整体性的作品,跳出小情小调,反映了国家发展的主潮、时代和民族的精神气象,能够激励和带领人民去奋斗。在这个过程中,诗歌重建了与人民大众的紧密联系,通过纸质刊物、新兴媒体等平台,优秀诗歌走进人民大众之中,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基层写作者加入诗歌创作的队伍,为诗歌的繁荣发展提供新鲜力量。同时,诗歌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通过国际诗歌节、诗歌互译等途径,中外诗歌交流更加深入,产生实效。展望未来,诗人应该沉下心来,写出更多反映时代之声、人民之声,具有民族意识、人类意识的优秀诗篇。

传统诗词的发展同样令人欣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诗词的发展,无论是诗词创作还是理论研究,无论是诗词队伍发展还是组织建设、诗词活动的开展,都呈现新的活力,焕发新的光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诗词创作的人数已达200万之众,每年创作的诗词曲作品更是以千万计。在庞大的诗词创作大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中青年诗人,他们逐渐成为当今诗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题材丰富,既有反映时代新变的,也有歌咏山川新貌的,既有抒发爱国情怀的,也有书写个人遭际的,在意境拓展、修辞技巧、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除了一批反映时代巨变的宏大之诗,还有很多诗人的作品聚焦于个体性的观察和感悟。诗人大解认为,从朦胧诗之后,很多诗人从宏大叙事和广场抒情中退出,进入对个人经验的叙述和对个体情感的抒发,诗歌创作更为深入地呈现生活细节。他们的诗歌作品往往带着鲜活的温度和质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诗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生活有着全方位的介入。因为每个人以不同的视角介入现实生活,当下生活几乎不存在死角,诗人们集体完成了对人类生活的全景写照。也就是说,一群人共同参与了一个时代的见证和言说,成就了一部共同创作的当代史诗,每个诗人都是作者之一。

诗歌队伍:新力量不断加入,诗人无处不在

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得益于诗歌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说,五年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国家正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诗歌的创作队伍和作品数量也与国家的发展同步,呈现出空前的壮大与繁荣。诗歌创作队伍的构成非常多元,从年龄构成上看,从百岁老人到10岁左右的小学生都在写诗;从行业构成上看,从大学教授到自由职业者,从离退休干部到农民群体,都有诗人的身影。正是由于诗人的无处不在,使得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获得了及时客观的反映,使得当下的诗歌作品表现出多维的审美视角。可以说,诗歌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生活,我们的诗人一直处在国家走向富强的现场,我们的诗歌一直在反映着国家走向富强的进程。

传统诗词的创作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诗人高昌谈到,过去传统诗词诗会的参加者大多白发如霜,队伍老化现象格外突出。但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已经大为改观,青年诗词写作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现在,老诗人们继续奉献出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众多青年写作者的诗词作品因为反映了新的现实生活、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借鉴了新的艺术手法,也得到了读者们的关注。在当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宏阔的思想空间和历史背景,活力四射的生活与青年诗人们的火热激情对撞,迸发出了灿烂的思想火花和艺术光芒。他们带着滚烫的生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激情完成精神的成长和蜕变,并以各不相同的个性姿态向着中国诗坛列队走来。

校园与青年诗人的产生、成长密切相关。诗人蒋一谈说,诗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一种同理心,同理心的前提是同情心,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在很多学生在中学甚至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作诗歌了,这既基于普遍的同理心,也得益于当下良好的诗歌创作氛围。评论家孙晓娅说,在当下的校园中,一方面,在驻校制度的激发下,很多成名诗人来到校园,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校园中也自发地出现诗歌的新苗,在良好的诗歌制度和活跃的诗歌氛围影响下,他们的写作慢慢地成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批评人才大多是从校园走出去的,随着这些青年批评家的不断成长,诗歌创作和批评互相激发,形成了良好的诗歌发展态势。

诗歌生态:新媒介带来便捷,新机制催生佳作

五年来,我们的诗歌生态越来越多元、和谐,大众也更为主动地接受诗歌。《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谈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步,导致人们的精神需求日趋旺盛,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加上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诗歌创作发表机制,释放了诗歌的内在活力,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和扩散。在这些因素推动下,当代诗歌迅速发展,呈现出纷繁热闹的场景。具体表现在,新诗、传统诗词创作融合共存,在创作上相互激励;诗集和诗歌选本出版明显增多,而且不少诗集变成了畅销书;借助新媒体以及众多的诗歌电视节目,重新恢复了古代的“诗教”传统;诗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诗歌翻译不断推进,中国诗人获国际奖日趋增多。总之,诗歌的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日益增强。

良好的诗歌生态,还体现在诗歌内部机制的逐步建立和规范上。评论家何言宏认为,我们的诗歌文化越来越丰富、有活力。中国作协、各地作协和其他机构越来越重视诗歌的发展,通过扶持创作、研讨作品、举办评奖等措施,促进了青年诗人的成长。诗人们都在探寻属于自己的诗学理想,写出了一些极具辨识度的作品。在学院批评、新媒体推介、评奖等机制的共同推动下,新诗经典化的机制在慢慢成熟。诗人欧阳江河说,近些年来,我们的诗歌创作视野越来越开放,面向世界读者讲述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成为很多写作者的共同意识。各地驻校诗人制度的执行、诗歌翻译工程的推进、新媒介对新诗的传播等,都对当前的诗歌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下的诗歌创作越来越多元化,诗歌阅读和批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一首诗作出好坏判断,而是要找出它背后的隐秘文化机制,从而理解诗人为何这么写、它为何能够产生这样的传播效果。

在新的诗歌生态下,新媒体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评论家王士强说,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发表更加便捷、自由,诗歌公共空间呈现出扁平化、民主化的特征,这极大地重构了诗歌的整个生态系统。年轻诗人对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他们的语言修辞能力都比较强,想象力比较独特,他们写出的作品也能够快速地传播出去,并得到及时的反馈。诗人们在不断扩展诗歌的空间,诗歌的未来非常广阔。评论家何同彬认为,在新媒介的语境中,越来越多的诗人也意识到,必须沉下心来,真正沉潜于创作之中,这样才能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