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五二哥
头等大事,顶级功夫。搬上一个椅子,或者板凳、杌子,在小院子的树荫凉里坐下。用一个包袱,甚或一块闲布把脖子围起来,耳边就会响起窃窃私语。感觉耳根痒痒的,却不敢扭动脖子。有时,风会调皮的掀动衣角,树枝上飘来婉转的鸟鸣,圈里传来饱猪酣睡的呼呼声。院子里的鸡悠闲的四散刨食,会不时咕咕的叫几声,公鸡偶尔飞升墙头上亮亮嗓门根--根-根-----母鸡有时正好从窗台鸡窝跳下来显摆着个大,个个大…不断传来风箱声,还好像锅碗瓢勺的碰撞声,远处不知哪里的嬉笑怒骂声。我并不被这些声音所干扰,照例倾听着耳边轻轻私语。待我听完几曲之后,耳边响起几声啪啪啪,我的头发就不那么长,不那么乱,不那么脏了,我站起来后,马上就是一位十分精神的少年。
记得有这么几幅对联:“入门尽是弹冠客 ,去后应无搔首人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这都是县城理发店门口挂的对联,那时与我无关。与我有关的是一句俗话:“剃头挑子 ----一头热”,那也是“提起刀人人没法,拉下水个个低头 ”。那时,乡村少有理发店,我在集市上见过剃头匠,也偶尔见到剃头匠来到我们村子。遗憾的是,仅仅是见过、看过别人让剃头匠剃头、理发。我16岁以前,从没有让剃头匠理过发,就别说进理发店了。主要是每次理发收5分钱,太贵了,理不起。这样,我理发的事情,就一直由我的邻居丙五二哥承担,直到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丙五二哥真名叫睢丙五,原来住在我西边胡同,按街坊辈份叫他二哥,大我十几岁。个头不高,手脚勤快麻利,头脑灵活,天天一副笑脸,见人不笑不说话,也没有什么脾气,很受村民喜欢。关键是他有一门理发的手艺,而且理发从来不收钱,那就更受村民欢迎。好像最初的理发工具是他自己买的,后来半个村的人都找他理发,生产队和村民过意不去,就凑几元钱买来新工具让他使用。当然,主要的工具就是推子。那时理发的推子,都是手动推子,完全是手工操作,全凭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分成两边不停的有节奏的握紧、放开,让推子把头发剪下来……
手动理发推子,是一种简单的手工机械制品,主要构件由两个手柄、剪刀片、弹簧和螺丝杆、螺丝等组成。两个手柄较长,刀片外沿儿如锯齿型,分为上下两片,中间的摩擦面极其平整。两个手柄把儿中间,联接一根较硬的弹簧。用手指捏动手柄,两块刀片左右平行移动切割,头发被剪断,手一松开,弹簧自动撑开两个手柄,刀片依然左右平行移动剪断头发。
就这样,随着二哥右手的一紧一松,一个个理想的发型就会出现在人们双肩之上,年轻英俊,傲视天下。
我猜想,我的胎发也是丙五二哥剃的,听说我小时候头上长疮,人说“穷生虱子富生疮”,不知为何我都有。后来,我就不用剃刀剃头了。从我记事起,丙五二哥就一直为我用推子理发。每次我坐在那里,都把脖子以下用包袱遮起来,防止剪掉的头发散落到身上。丙五二哥左手拿梳子,右手拿推子,用梳子大致掌握长短,用推子把超过的头发剪掉。二哥开始捏动推子的两只手柄,先放在自己耳边听听声音对不对,再开始接触头发。随着“咯得,咯得,咯得”的声音,头发便自动簌簌的飘落下来。那声音就像二哥,也像推子在我耳朵后私语,最初觉得耳根痒痒的,继而满头痒痒,脖子坚持不住想扭动,但是一扭动推子就会夹头发疼,或者把头发理偏了。二哥便说,别动,别动!所以只好耸耸膀子让头不动。最后,为了把脖子里的头发茬子去除干净,他拿起毛巾啪啪甩几下,方才完事。对着镜子一照,果然有一种精神焕发、信心倍增的感觉。
丙五二哥农忙时都是利用中午或晚上闲暇时间、农闲时就随时为大家义务理发。无论田间、地头;不管坑边、路旁。但大多时间是在自家院里,搬起凳子就可以开始。反正,这些地点都是乡野的味道,庄稼的气息,小院的风情,炊烟的浪漫。有时,理着发,小狗就会舔起你的脚面,小鸭会蹭你一裤子泥水。所以,一有空闲院子就会坐满人,尤其春节前一进腊月和过了年的二月二,人会多一些,没有闲时候。大人孩子理什么发的都有。有的光头,有的平头,有的分头,有的寸头等等,他都会。有的男孩子娇养,剃的是光头,额前还留着一小片捏虎尖儿,背后脖子上还留一撮毛。二哥说,再难剃的头,我都会剃。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从哪里学的本事。握一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持三寸铁削平大清世界无不低头。在我的感觉里推子“咯得,咯得,咯得”的耳语,就是在低声吟唱着美化发型,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健康美容…像催眠曲,似祛病谣;如安神歌,是爱美调…假如不认真听,它依然是有节奏的、耐听的“咯得,咯得,咯得”的声响。有时丙五二哥理一晌发,直累的直不起腰来……
手动推子使用时间长了会迟钝,必须在油石条上磨几遍,好重新锋利。磨推子也是一门手艺,只能平行磨中间摩擦面,如果不会磨的,不但不会锋利,还会把推子磨坏。如果推子迟钝或缺少润滑油,声音就不对乎,剪起头来就会出现夹头发现象,扬起推子甩头发时,就像往外硬薅头发一样,疼的小孩子呲牙咧嘴“唉哟,唉哟”的直喊。有的小孩子,因此就怕理发推头,每次得喊叫半天。丙五二哥理发从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理一回下次还想让他理。况且,家中哥四五个,都是半大小伙子,每个人每个月都要理发,一年里光理发就要节省十多元钱,全村每家也节省不少钱。有一次,因为只顾理发,一场急雨把他晒在场里的麦子全部淋透。家里常常有人,呆的时间长了,需要喝水、抽烟,二嫂就烧水、点烟,有时还要打扫满院子的头发。二哥理发搭工夫、搭精力、搭钱财,也没见二嫂埋怨过。小院里时不时飘来笑声,二哥就这样忙忙碌碌地理顺着凌乱的时光。二哥也是天天乐呵呵的,有时还听他在胡同里哼唱着小曲…丙五二哥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理发师。
参加工作后离开家,就再没有找过丙五二哥理发。第一次进理发店理发,感觉非常不自在,好像是逃出理发店似的,这大概和丙五二哥从小为我理发无拘无束有关。后来,村民都去城里理发,也不再麻烦二哥。说起小时候理发的事情,他依然笑着说,都过去了。如今,他的孩子都已经成家,二哥二嫂悠闲的在幸福的回忆里打发晚年。
现在遍及城乡的理发店都改叫“美容美发店” “高等发院” 甚至什么洋名字了,门口写着什么:暮暮朝朝洗洗刷刷剃剃,停停歇歇光光挖挖敲敲;几多佳技发型美染技美吹技美烫技美美中有美,多年深功手艺精刀功精剪功精洗功精精益求精。更加先进安全的电动推子完全自动化,嗡嗡嗡叫着,既省力又快捷,手动推子相形见绌,只得功成身退,或者叫被人遗弃。
推平旧世界,亮出新天地。每求新面从头起 ,长喜春风顶上来。今天,对于我,丙五二哥的手动推子在我耳边“咯得,咯得,咯得”的轻轻私语,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惬意难忘。
作者简介:牛兰学,笔名陶之垚垚,散文作家、社科专家、文化学者。现任河北省邯郸市作协副主席、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河北省雁翼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散文家协会副会长、邯郸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华文作家交流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1986年3月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散文选刊》《河北作家》《河北文学》《山东文学》《河北小小说》、台湾《秋水诗刊》《葡萄园》等海内外媒体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母亲的纺车》等作品十余部,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河北散文30年金星创作奖等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