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香港人这么喜欢川剧——香港观剧侧记
《白面虎肖方》剧照
“香港观众懂戏,只要是好的都喜欢,而且掌声的切点非常即时和到位。”川剧《白面虎肖方》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后,重庆市川剧院的领导是这样评价香港观众的。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变脸艺术深受观众喜欢。说实话,记者身处北京丰富的演出市场,还没怎么欣赏过整部的川剧大作品,近日在香港观看了两台由重庆市川剧院演出的川剧作品,一台是由优秀青年演员徐超首次担纲的传统大戏《白面虎肖方》,一台是三位“梅花奖”同台的《川剧传统折子戏专场》。两台演出是重庆市川剧院应邀参加香港中国戏曲节的精选节目。
香港中国戏曲节自2010年创办,今年踏入了第八届,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今年的活动由香港中国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今年戏曲节总计29场舞台演出,涵盖10个不同剧种,其中包括热闹喜庆的京剧、粤剧,赋予新意的昆剧、越剧,刚柔并重的婺剧,风格鲜明的川剧,以及古韵盎然的陕西地方戏。今年恰逢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香港中国戏曲节在给香港市民传递戏曲美的同时,又多了喜庆的色彩,对于各参演单位来说,演出意义也非同一般。参演院团不但呈献连台好戏,还推出讲座、艺人谈、展览、戏曲电影欣赏等活动,让香港观众从多角度品味戏曲动人之处。
重庆市川剧院是首次为戏曲节带来整部大戏,《白面虎肖方》的故事来源于《聊斋志异·庚娘》,根据雅安川剧团彭海清、王国仁演出本《打红台》改编,讲述了一个恶人终将得到恶报的故事。人称“白面虎”的王十八,伙同其亲兄王十七,打劫皇纲银两后,王十七占据红台山落草为匪,王十八改名肖方,逃回永尚县,强占张翠娘为妻。后见秀才金大用之妻严庚娘貌美,遂起强夺之心,假意与金大用结拜,并许以用船送还江南。船到无情渡,肖方先杀死金大用,后将张翠娘打入江中。庚娘自尽未成,被昌平王救下并收为义女。昌平王带兵久攻红台山不下,招幕义勇。走投无路的肖方化名赵万,投奔昌平王,又只身潜入红台山,杀死亲兄王十七。昌平王心喜,欲招其为郡马,与义女庚娘成亲,被庚娘识破。肖方欲杀昌平王以作困兽犹斗,终被诛杀。肖方的扮演者徐超12岁开始学习川剧,首次担纲参加艺术节的大戏主演压力很大,但台上功夫了得,尤其“川剧藏刀”的绝活赢得了香港观众的热烈掌声。
一说到川剧,别总是只想到塑造人物的变脸绝活儿。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此次带到香港的《川剧传统折子戏专场》涵盖了川剧最具精粹的美学特色。高腔《铁笼山》是川剧泼辣旦的代表剧目。剧中,杜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川剧泼辣旦刁横、武辣的个性,技巧丰富。借优美的舞蹈身段,多姿多彩的川剧旦角的水袖功,充分表现出杜后内心痛苦矛盾心情。灯戏《拿虎》带有川剧特有的“悲剧喜演”的美学特色,剧中人物哭得越痛苦,观众笑得越开心。集闺门旦、奴旦、花旦于一身的《思凡》是中国戏曲最为经典的传统名剧,小尼姑色空不堪空门寂寞,向往人间生活,于是趁庵中无人,脱掉袈裟,悄悄逃下山去。胡琴《杀伯奢》以唱、做为主,加以跌宕起伏的打击乐伴奏,充分体现剧中人物的个性张力。其中大段的胡琴腔对唱,表现了曹操的枭雄霸气,同时表现出陈公台追悔莫及的自愧心态。而吕伯奢这个人物则起到了烘托剧情、激发矛盾、贯穿情节的陪衬作用。高腔《逼侄赴科》展现川剧小生身段风流倜傥“瓜、嗲、媚、秀”的表情,拜别的一段戏里,巧妙地运用了前后飞襟的褶子功技巧来表现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两场戏分别安排在7月15日晚和16日的下午,这两天香港下起瓢泼大雨。要知道,在香港看演出,向来没有送票一说。如此传统又艺术个性强烈的川剧,香港观众能冒雨来看吗?会不会冷场?这是记者最大的一个问号。没想到的是,15日晚,热情的香港市民很早来到音乐厅,他们在海报前留影,在剧目介绍架前翻阅着戏曲节期间的演出信息。两场演出的上座率达到70%,演出结束后,观众的喝彩声、掌声一直持续,演员谢幕时观众纷纷拥到台前拍照,叫好。主办方兴奋地告诉记者,平时演出的上座率50%是常态。
在驻足交谈的观众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是香港知名演员罗家英,一部《大话西游》使内地观众熟悉了他,其实,罗家英还是知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当晚是携粤剧弟子专程来看戏的。他告诉记者每年他都带领徒弟到内地戏曲剧团学习交流,去年就专程去了重庆市川剧院学习川剧。他说这次的戏曲节把京剧、昆剧、越剧、川剧、婺剧、秦腔这么丰富的剧种请到香港来演出,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会进一步加深两地的感情。记者观察到和内地戏曲观众的年龄构成一样,前来看戏的多数是中老年观众,罗家英认为就该是这样,不要强求青年人喜欢戏曲,也不要为了迎合青年观众对戏曲作违背艺术本体、甚至颠覆性的改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这些年轻人总有一天会喜欢上中国传统艺术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记者座位的前方,就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一双儿女在观看,孩子一直盯着舞台,俨然一个小戏迷。在香港看戏,65岁以上的老人半价,况且香港的票价很合理,最高票价380港币,最低100港币。听说一位老者把戏曲节29场的演出票都提前买到手了。
真没想到,香港人这么喜欢川剧,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高小立/文 周嘉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