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间的吃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里宁  2017年08月10日07:01

每一个地方,在吃的上面,都有着自己的习俗,譬如在广西百色的个别县,它那边的北部山区,有些村屯,人们吃白斩鸭的时候,最喜“三夹”:一小块鸭肝(或肫),一小块鸭翅,一小块鸭爪,用一根鸭肠把它们捆“夹”在一起,蘸点用鸭血做成的鸭酱,放入嘴里慢咀细嚼,吃得津津有味,那是待客的“上品”,有客,主人必先夹进客人碗里,以尽好客之意。但像这样的放进嘴里嚼,是需要牙功的。

而南部山区有些地方,又喜腌“酸鱼”:将鲜鱼洗净放进陶缸内,再倒入米汤密封,腌一段时间,让鱼发酵变酸,腌成亦是待客的“佳品”。有亲朋好友,尊贵客人至,方才启封上桌,那鱼似已腌熟了一般,连骨剌都软化了。对于主人来说,那是美味佳肴,而外来有的客人,闻着那气味都不好受,尴尬地坐着,不敢动箸。但有勇气者,为不负主人,少许的品尝一下,连“赞”说跟吃臭豆腐似的,闻着臭,吃进嘴里却是香。

还有不少人喜欢吃生羊(猪)血:在鲜血里多放些盐稀释备用,把些羊(猪)肉羊(猪)杂剁碎加上配料炒熟,适量分放进碗里,每碗舀进一、二汤匙稀释的羊(猪)血,再倒满凉开水搅匀,那血慢慢凝固后,鲜红晶莹,有好之者能吃二、三碗,大呼其过瘾。

民间的吃,简直能够让人眼花缭乱。就说吃动物吧,“两广”间曾流行一句调皮话,说地上四条腿的东西,除了桌子什么都能吃。天上飞的东西,除了飞机,什么都敢吃。“两广”人吃蛇、吃青蛙、吃猫吃狗,这还不算稀奇,更有吃乌鸦和蝙蝠的。听说乌鸦和蝙蝠的肉,粗糙、暗红、腥膻,味道古怪,实在不值得一吃。我以为,凡是吃腐肉的禽类兽类,它们的肉味一般都不好,比如狼肉、秃鹫肉,也包括狮子肉老虎肉,人们一般之所以不吃,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人的口味,各有不同,别人爱吃的,你不一定喜欢。有些东西,我是不敢碰的,例如酸鱼,那气味我硬是受不了,看到吃生羊(猪)血,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不易入目的东西。有些动物的肉我也不爱吃,譬如猫狗、青蛙和鲶鱼之类,人多喜爱,我却避而远之。

而昆虫一类,我倒不害怕。小时候就常抓蚱蜢烤了吃,很是香脆。我还吃过油炸的昆虫拼盘,一个大盘子里,有蟋蟀、蚱蜢、蝉,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堂的小玩意,又香又脆,是上好的下酒菜,饭桌上最是抢手。有一种水生的鞘翅昆虫,叫做“龙虱”,广东人普遍都吃它,有时还把它端上酒席,视为“佳肴”。我有次出差广东时,友人请客,还特意点了“龙虱”,让我过过口瘾。但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更稀奇的,是吃臭虫。一位同事告诉我,他读林学院时,老师曾带领他们捉龙眼树上母指般大小的方形臭虫,用水泡过后油炸,美味极了。

吃的“花样”,除了地域之别,也有个人喜好。北方人原不吃白斩鸡,但人在“两广”这边住久了,不但吃白斩鸡鸭,还吃上了生鱼片。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生活适应度太小的人,也应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保不准哪天生活环境变了,你就得很快去适应。既然吃有着个人的喜好,并且喜好也可以改变,那么吃什么,怎么吃,无所谓好还是不好,只要不是吃那些违禁的东西,都应予以尊重,特别是在一些风俗习俗上,更应该互相理解。例如,一些少数民族不吃猪肉,也有不吃牛肉的,甚至还有人不吃鸡肉,与他们共餐时,就得放下个人吃的喜好,随俗互敬,以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