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贾磊磊:电影是国家历史的精神塑像

来源:人民日报 | 贾磊磊  2017年08月03日09:09

战争题材电影是国家历史的精神塑像。通过电影建构集体记忆,是战争电影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战争题材影片的历史表述方式和历史观,至关重要。

什么是历史?简单的事实排列是历史吗?复杂的事实堆砌是历史吗?历史,不仅是指曾经发生过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事实中“植入”的历史观、价值观。革命为什么成功,战争为什么胜利?敌人为什么失败?历史为什么前进?这种建立在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是赋予影片历史涵义的关键。

“一场革命风暴与一场风花雪月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我们提倡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但革命风暴与风花雪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走向和对电影的功能定位。我们对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电影的关注,实质是通过电影电视以及其他艺术形式重构国民对于中国历史的集体记忆。这个意义的建构比一般商业电影的道德训诫要重要得多。

作为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代人,我们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是一系列红色经典塑造的结果。虽然,中国红色经典的叙事中包含着那个时代必然嵌入的某种因素,但作为一种正向的、正确的、正统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红色经典至今闪耀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小兵张嘎》《董存瑞》《上甘岭》《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一系列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不仅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反动,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观,而且为我们确定了艺术作品的基本审美取向,让我们懂得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是审美的至高境界。

电影不是单纯的娱乐机器,或是单纯的娱乐产业。不论何种表现题材、艺术类型、投资规模,在历史的大是大非面前都不能含混。我不赞成那种混淆正义与邪恶、革命与反动,让两种不同价值体系相互冲突的表现方法。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有过合作多于对抗、联合重于分离的情况,但是,最终国共两党还是走向了兵戎相见的战场。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敌对战争中,我们不能用表现军阀之间、土匪之间“各为其主”的叙事模式来表现国共之间的生死对抗。

中国战争影片在表现战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主题,就是在影像上完成对国民党政权的颠覆,以及对新中国的建构。这决定了影片中时常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主体的“旧中国”的代言人,以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新中国”的代言人。过去的影片中,国民党所在的空间环境是布满灯光的会议室、巨幅作战地图、皮沙发、白手套、雪茄烟。蒋介石穿着睡衣在官邸里享受他的个人生活。现在的影片中,蒋介石除了听音乐,看跳舞,就是下围棋,最后是结婚。作者并没有在表面上丑化这个人物,他总是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也有伫立窗前,面对漫天阴雨的深思时刻,但他最终还是从自己的私利、私情、私欲的角度来揣度时局、想象历史,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看作是和他个人“斗”。这种心理怎么能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这些胸怀民族大义、心系国家未来的捐躯忘亲之士相提并论呢?所以,他的失败是注定的。

中国战争电影最终表达的,是在坚定政治信仰支撑下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人民军队的传统,没有这种精神,革命战争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正在全国上映的《建军大业》中有一场戏,朱德率领的革命军在广州三河坝驻守,以三千对抗三万敌军。在那样的情况下,革命军依然派出突击队偷袭国民党军指挥部。这些突击队员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根本没有准备活着回来。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也有一张照片,是一个解放军战士在参战之前背上挂满了手榴弹。我们的战士实际上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种在崇高革命理想支撑下的血战精神,正是我们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代代人民子弟兵传承不变的军魂。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