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说起莲来,以往觉得它是北方稀有的尤物,那绰约的风姿、清灵静美的柔媚,像江南的女子,顾盼于一袭烟雨中。为此,认为莲的香魂应游曵在江南,它的梦应泊在乌篷船的灯笼下。春天,我游走在江南的玄武湖、西湖和南浔的小莲庄,寻找莲的曼影和娇颜,那知,莲不想与春天绚烂的花市,同竟芳菲,它不争不抢,戴着一顶嫩绿的荷帽,躲在琉璃的春水下,悄涂着粉红的妆,不愿展露花容玉貌。坐在画舫里的我,掀起青花窗帘,望着波光潋滟的湖面上,片片浮动的幽绿,想着今年看不到莲的花季了,不免有些惆怅和遗憾。
回到冰城,跟爱人说起游江南,没看到宋代杨万里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有些失落之感。爱人说:“咱们本省就能看荷花,方正县七月份举办莲花节,听说那的莲花就很漂亮,到时候带你去赏花”。 这样,上周六,趁莲花节未到,人较少,我们就去方正观赏莲花。
方正县位于松花江中游南岸,是全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中国富硒大米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势明显。方正的老百姓都知道一句老话:先有方正湖,后有方正县。也就是说,方正县是因方正湖而得名的。
方正湖又叫胖头湖,传说在很久以前,湖中住着一位英俊潇洒的胖头仙子,他和比邻住在莲花湖里的美丽的莲花仙女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喜结连理。夫妻二人互敬互爱,饮酒赏月,吟词作赋,幸福快乐地生活在湖里。其实这只是美丽的民间传说而已。据《方正县志》记载:方正湖位于县城北,水平如镜,多蛤蜊,产珍珠。初秋之夜,常见湖中荧光一片,人们称之为蛤城。曾有诗赞曰:“横空倒影月痕弧,水色天光入画图。疑是龙宫开夜宴,蛟人捧出夜明珠”。 现在的方正湖已打造为城市公园,集佛教文化、休闲娱乐、植物观光、垂钓中心、水上公园为一体的标志性景区。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扩大莲花种植面积,以莲花为品牌,举办一年一度的莲花节。
我们在下午四点左右,来到一块巨石写着方正湖公园前,抬头望,水平如镜的方正湖,带着西湖的韵味,太湖的浩渺,呈现在眼前。从左侧走入湖畔,一阵幽香扑面而来,不用猜,那一定是荷香了。湖面上,大片的莲伫立在水中,碧绿的莲叶,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挺立在水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在湖面上摇曳。莲花仙子,虽没有全部绽开笑脸,但更有风致:有的莲躲在荷叶下,打着红红的花蕾,像含苞待放的少女,娇羞可爱;有的莲站在荷叶上,绽开粉红的花瓣,露出黄色的蕊,像华清宫温泉沐浴后的杨贵妃,艳露凝香、闭月羞花。落了花瓣的莲也不逊色,变成绿色的莲蓬,像一把把小伞迎着斜阳遮着炎热。有的莲偷偷溜到高高的蒲草里,悄涂着深浅不一的胭脂,为寂寞的蒲草跳起霓裳舞。紧挨着莲的菱角,毫不卑微地簇拥在一起,把星星般的黄,铺在水面上,心甘情愿地做了莲的陪嫁。
前行不远,就是汉白玉的曲桥,宛如白蛇蜿蜒的曲桥,洁净、素雅、大方。曲桥周围缠绕着大片大片的莲,而且这里的莲,开的有些浓了,密了,妖了、郁了,有荷之夭夭,妁妁其华的景致。站在桥上,望白云在蓝天上舒卷,似载着悠悠的往事。低头,莲荷在玉桥旁依偎,似诉说着千千心事。相传:莲本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的化身。因见人间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动了凡心,偷出天宫,来到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她流连忘返,到天亮仍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她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莲花。我想那西湖的荷,应该是剔透的,婉着江南的灵韵,而今天方正湖的荷,应该是粗犷的,蕴着塞北的丰韵,花硕丽而不娇媚,果厚重而不空灵,只是那缕香魂都一样馥郁芬芳,沁人心脾。
冰清玉洁、楚楚动人的莲,通透着禅意,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也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有的向人间抛洒莲花。寺院里也到处雕刻、绘制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我喜欢魏新雨的《愿做佛前一朵莲》那首歌:“来生愿做一朵莲,静静盛开在佛前,出淤泥不染,倚清风而眠,花开不语,花落无言”。那“迎风舒展,浅笑嫣然”的莲,让我们在喧闹的红尘中,能淡泊功名利禄、爱恨情仇,像莲一样,“不纠不缠、随遇而安、宁静致远”。
夕阳微红了天边,我们绕过湖心岛,来到对岸带着莲花标志的广场,在金色的铜铸莲花前留了影。坐在湖边的低矮木栏上休憩,微风携着荷香,吹起我的长发,吹起荷的碧罗裙,吹皱染着金波的湖水。远处林立的楼台、婆娑的柳树、月芽弯的拱桥、汉白玉的曲桥、荡漾的湖水、满湖的荷花,让我心旌摇曳,恍如仙境。如果绘画大师“张大千”赏此美景,一定多画几幅荷花图,他的荷花作品不枚盛数,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他的“大千荷”已超越了花卉的属性,上升到另一种境界。
望着水波中的荷,那嫣然浅笑的靥,幻化成多少女儿的清魂,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就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以荷喻晴雯的高贵脱俗、皎洁无瑕的品性。
方正湖的总面积为73公顷,绕湖一周快走也就一个小时,因天气炎热,我们边走边赏花、休息,用了两个小时,回到公园门口已是黄昏了。这时,湖边的游人也逐渐增多,他们踩着夕阳的余晖,在堤坝上尽情地徜徉、嬉戏、观赏、拍照,孩子们举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在跳跃、奔跑。满湖的荷花,不管是绽放的,还是打着花苞的,在细碎的橘光下,尽显温柔、妩媚、朦胧、祥和之美。有“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之感,如有一叶轻舟,载着红衫绿罗,穿梭于荷中,那将是多么美妙的《采莲曲》,一定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画韵。由于我们着急去生态园,就没有欣赏到杨公远描绘的:“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彻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的月下莲花之美。
第二天清晨,因想看梨花带露的莲,晨曦初漫,就又来到方正湖畔。本以为湖畔会静悄悄,可未想雀鸟鸣唱、紫燕穿湖,林中舞剑,曲中练操,一派莺歌燕舞景象。径直来到汉白玉桥上,发现,一夜间荷花竟开了许多,昨日还羞闭的颜,今晨竟露出黄盈盈的唇,吻着蜻蜓。一汪露水浮在荷叶中,浮在粉红的莲瓣上,晶莹剔透,滋着荷的叶脉,把清晨的荷,润得像凌波仙子般素雅端庄,清秀俊逸、香气馥郁。清晨的莲一定是昨夜枕着星光,做了个好梦,寻了个好郎君,晨光中如此靓丽: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淡雅清新,嫣而不俗,那脉脉含情的双眸,迷醉了游人的心房。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连、联”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团结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来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为此,祝愿方正湖的荷花越开越盛,越开越红,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