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
由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办的第十六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7月21日在京举行,本期论坛以聚焦“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日前公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认为,《规划》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它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系统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创作主题、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并指出了繁荣艺术创作、健全艺术生产机制、完善艺术评价体系、培育优秀文艺作品的路径,对文化系统艺术创作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组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加大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作用的原创精品的扶持力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会专家结合自身艺术实践领域对如何更好开展“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积极建言献策。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建议,艺术创作应与艺术教育齐头并进,在艺术创作方面,提倡开门抓创作、开门办院团,在剧本审读、剧目创排论证等环节邀请社会专家与剧院专家联手抓创作;在艺术教育方面,加强对观众的审美教育,让观众能够自觉走进剧场,实现政府、艺术机构与观众之间的三方面互动。中国歌剧研究会会长王祖皆谈到,歌剧创作不能脱离时代与群众,当今歌剧创作厚古薄今的弊病时有发生,复古仿古,导致题材撞车。把握时代主流,反映时代要求,创作出无愧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是每一位歌剧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规划》中谈到的推出150个左右美术馆藏精品展览,不仅是一次成果展,更鼓舞了当今艺术创作者的士气,艺术家们辛勤创作的作品被收藏后仍能发挥巨大作用,而美术馆展览与收藏的作品又反向为艺术创作树立了精品标杆。 (许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