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儿童文学创作新疆域 青年作家徐则臣与左昡对谈会举行
一位童话作家创作了一部以重庆大轰炸为背景的儿童小说《纸飞机》,而另一位以创作现实题材小说见长的作家则携《青云谷童话》闯入儿童文学领域,当两位作家、两部作品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19日,新蕾出版社在京举行“当通话遇上小说——青年作家徐则臣与左昡对谈会”。徐则臣的童话《青云谷童话》和左昡的儿童小说《纸飞机》与读者见面。作家曹文轩、《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新蕾出版社社长马梅以及两部新书的作者等参加对谈会。与会者围绕小说与童话的界限与融合、儿童文学中的虚构性与现实性,以及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和读者接受等话题展开对谈。
《纸飞机》以重庆大轰炸为背景,真实再现了70多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弘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毅勇敢的民族精神。曹文轩由此谈到了儿童文学如何处理历史和现实重大题材的问题。他认为,儿童也是时代的一员,即使在苦难的年代,也有儿童的生活和成长,中国的儿童文学不应该回避书写这样的时代和这些时代中的孩子们。左昡虽然是童话作家,但《纸飞机》充满了日常感和现场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而对于《青云谷童话》,曹文轩认为徐则臣对儿童文学写作准备很充分,仿佛他不是第一次写儿童文学。
好的作品属于所有读者,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是一样的。大家还谈到,孩子是最认真的读者,优秀儿童文学的质地会远远地超出我们的想象,《纸飞机》承载着对人性、社会等重大主题的思考。《青云谷童话》讲述了在世外桃源般的“青云谷”中发生的一段人与动物彼此信任的奇妙情缘,完整地呈现了自然界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和解,这些都是成人文学特有的主题,而儿童文学的形式又为这些主题赋予了新的含义。作为一个成熟作家,徐则臣虽然是在为孩子写童话,但也通过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童话这种文学形式的认识和思考。左昡的作品虽然写一段沉重的历史,但考虑到目标读者是孩子,所以在沉重主题的背景下会透出很多明亮的调子,尽最大努力让孩子接受这个故事,并了解这段历史。
徐则臣和左昡与读者们分享了创作初衷。生长于重庆的左昡谈到,前辈所经受的战争和苦难仿佛刻入了自己的基因,成为无法遗忘的历史记忆,正是这种记忆让她有了创作冲动。徐则臣谈到,童话不一定只有阳光的内容,孩子们不应被置于玻璃罩中。他们最需要通过阅读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作家也需要多创作一些孩子们要踮起脚才够得到的内容,帮助他们去思考,去探索。两位作家都表示,儿童文学创作有必要打破体裁与内容的壁垒,拓宽视野。只要是有益于儿童阅读的、利于儿童文学发展的,都具有写作的价值。 (王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