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波

来源:《南方文坛》2017年第4期 |   2017年07月21日14:45

刘波,1978年生,湖北荆门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五届客座研究员,湖北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在《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扬子江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刊发表评论文章多篇,出版有《“第三代”诗歌研究》《当代诗坛“刀锋”透视》《文学的回声》《诗人在他自己的时代》等。曾获得湖北文艺评论奖、“后天”批评奖、《红岩》文学批评奖等。

批评的困惑与有限性

十多年前,我从文学创作走进批评的世界,那时更多出于一些单纯的想法,甚至就因为某种阐释的诱惑和虚荣心。缺乏专业态度和精神自觉,仅凭一腔热情,就武断地去概括,去总结,去用半吊子理论分析作家作品,实际上是基于滥用话语权的盲目自信。而盲目所带来的后果,一度让我在简单粗暴的评判中变得更加狂妄。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这样居高临下地去解读作品,以为自己真理在握,事后我能隐隐感觉到,作品会反过来“嘲笑”我,笑我过于简单地处理了文学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那种二元对立的评判,非黑即白的言说,让批评变成了浅薄的陈词滥调,而不是“迷人的美”。当然,我并非刻意装深沉,但越深入到批评的内部,越会发现,那些未加思考的即兴表达,很快就陷入了可笑的偏见。那么,批评的准确性,如何去修炼,又如何获得验证?有时,暧昧性也可能成为批评的风格,毕竟,它属于文学的范畴。我的批评就在感性与理性、直觉与论证、美学与科学的纠结中,不断地朝向未知的领域探索。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种矛盾和撕裂中,我意识到了批评的难度,以及它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可以成立。很多批评家都会有自己的套路,且为套路准备了无数种辩解的理由。既然所有的套路都可能通往理想中的批评殿堂,是否必须要寻找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与其如此,还不如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可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发现,我离自己理想的批评始终有一段距离,当一路向其靠近时,那个目标也在不断地延伸。这到达不了目的地的困境,也让我逐渐明白:因自我认知的局限性,批评无法通往完美之境,它也存在有限性。

在时刻遭遇的困惑里,我必须得承认这一点,批评不能包治文学的百病,甚至都不能为创作指出一条明路。当所有的分析和阐释都变成了观念的自我辩护,批评的意义到底何在?它针对什么样的写作才会有效?在批判性思维主导中,我可否以包容心含纳创造的幽暗之美?在求疵的途中,我能否以寻美的心态重建自己的文学价值体系?

无数的问题纷至沓来,我渐生惭愧,同时也有了另一份清醒:既然批评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联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通过对话与交流,如同乔治·斯坦纳所言,“使得感受力的地图更加开阔和复杂”。当然,认识到批评的有限性,并不是要为自己不及物的写作寻找借口,因为有时批评家的惰性和无能,恰恰就隐藏在批评的有限性之中。相对于作品、时代与更宽广的世界来说,在主体的内部,批评的有限性与阐释的创造性之间,似乎能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或许就是我们再度出发的契机。如何在文学创造与理性分析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我很难找到这个度的明晰性和边界所在,它的捉摸不定,让批评一直处于“未完成”状态。一篇文章总像感觉没有写完,也可能永远都写不完,但这不是放弃的理由。我将这种“未完成”当作拓展批评空间的机遇,因为没有足够的审美空间,也就难言批评的独立性和自由创新。

当我回过头来重审自己的批评道路,发现当初依靠激情作为动力源的作品阐释,只是读后感的变体。我也渴望将批评当作一种真正的文学创造,以避免成为职业后,会变得越来越刻板和僵化。面对优秀的作品,我们可从各个角度进入解读程序,这给批评带来的是一种挑战,挑战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转化和二度创造。

这两年,我就是在这种困惑、考验、难度、信心与挑战交织的动力驱使下,不断地向批评的理想境界靠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