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书写当代中国 “文学与中国”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 李晓晨  2017年07月19日06:31

文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在中华文明不断衍进的漫漫征途中,文学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人民塑像、为国家写史、为民族立传。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更是属于世界的中国经验。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学该如何书写中国,如何书写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创作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优秀作品。

7月13日,由文艺报社、中国作协创研部、鲁迅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文学与中国”主题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论坛并讲话。梁鸿鹰、邱华栋、李朝全、李洱、陈福民、贺绍俊、王冰、李遇春、刘大先、张屏瑾、周展安、李振、陈培浩、方岩、李广益、徐艺嘉等参加论坛研讨。这也是中国作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系列研讨的第三场主题论坛,与会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和根本遵循,联系文学创作和理论评论的具体实践展开了深入热烈的探讨。

坚定文化自信,建立对中国的整体性认知,是事关文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李敬泽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文艺方向道路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学与时代和人民同行,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联系实际领会其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我们认清当下中国文学的历史方位、精神立场及发展方向,具有根本的指导性意义。要通过学习,廓清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破除长期形成的一些陈规积习,更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学的创新发展。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李敬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对于文艺、文学与中国的论述,具有迫切的现实针对性和强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总书记是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高度和发展大势中看待文艺和文学的作用,领会总书记的思想,就要从广阔的社会历史视野、从时代的根本要求中重新认识文学。何为中国,如何从总体上看待中国,已成为关乎当代文学出发点和归宿点的重大问题。要从历史和时代的大势中确立起对中国的整体性信念和整体性认知,改变长期形成的某些固有的文学思维和文学观念,从创作到理论自信、自觉地建构中国的主体性。如何认识中国,既是世界观问题,也是方法论问题;既指向文学本体的自我认知,也关乎世界维度里的中国形象;既是理性问题,更是情感问题,涉及到一个时代文学的根本认同。我们要切实承担起对我们共同的“可爱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责任,从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出发,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为立场,打开更广阔的想象和书写空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文学拥有更丰富广阔的视野

评论家陈福民谈到,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关于中国的文学想象和已有的文学经验是否适用于当下的写作?这都值得思考。一些作家总是过不了“时代的门槛”,在书写中国的变化时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写作者重建历史观与世界观。认识中国需要下“笨”功夫,要重新讨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由此,作家才有可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背景和更广阔的视野,文学经验和文学表达才可能强劲有力。

评论家王冰谈到,在不少作家那里,中国似乎成为一个创作难题,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国家、民族缺少热情,甚至以怀疑的态度看待一切。他们的碎片化写作,无法获得一种整体的认识。作家应该破除这种局限性,朝向更大的远方努力。

青年批评家刘大先说,近些年来,我们强烈感受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存在,一批文艺作品正在对这一伟大进程展开生动言说,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崛起的中国,并希望通过文艺作品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作家应充分认识中国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打开狭隘的视野。

“一谈国家、民族,我们总习惯向历史看去。”青年批评家李广益说,近些年来,我们开始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向前看的历史观,新时期以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书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更多对未来的关注和想象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探讨和呈现。

塑造复兴的国家民族形象,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塑造复兴的国家民族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使命。《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谈到,中国经验是多维度的、丰富的、博杂的,文学要重视书写中国经验的当代性和现代性,深入到生活最细微的地方去倾听时代的声音,提供面向现代的中国经验的多样性、具体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评论家贺绍俊说,今天我们是在中国与世界的背景下讨论文学与中国,文学从中国的现实中获取越来越多的资源,同时又以其创造反哺中国。文学要进入现实中国,既要有宏大的巨变的现实,更需要有日常的情感的现实;文学要重建精神中国,展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要畅想理想中国,这理想建立在现实之上、长在作家头脑里,是融入了作家情感和体验的理想。

青年批评家陈培浩觉得,中国应作为一种文学风格呈现出来,而不仅是写作资源或情感认同。新文学百年以来,文学对中国的书写包含了复杂的内涵,文学想象中国的方式也是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但我们的想象的确还存在空洞化、他者化的问题。

来自部队的青年作家徐艺嘉说,军旅文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正能量,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礼赞英雄,都是军旅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要深入思考个体的情感经验怎样转化为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的情感经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沟通对话。

青年批评家李遇春梳理了近代以来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认为我们过去惯于把中国视为“他者”予以审视,缺少主体性建构。民族的复兴需要文艺的复兴,文学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塑造复兴的中国的形象。我们应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通传统与当代,向世界展示一个不同以往的中国形象。

百年以来,文学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为中国留下了生动的注脚和深刻的诠释。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记录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为指引,站在时代的高度,塑造国家和民族崭新而美好的形象,创作出更多关于“可爱的中国”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