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陈华胜畅谈《宰相撑的什么船》:带着情怀观察历史 

来源: 浙江在线  | 杨书挺 董小易  2017年07月19日08:39

原标题:带着情怀观察历史   作家陈华胜畅谈《宰相撑的什么船》

微信图片_20170718184925.jpg

何为“君”,何为“尹”,何为“宰”,何为“相”,何为“丞”……

从对这些历史称谓的说文解字说起,文史作家陈华胜新书《宰相撑的什么船:在君相博弈中逆水行舟》杭州分享会正式进入作者“说书”阶段。

7月中旬,下午的钟书阁,外有艳阳高照,内有慕名前来签书,聆听历史中关于宰相传奇的读者们,静心而坐。

“萧何的相府中有一座大殿称为‘朝会殿’,百官议事不是去皇帝的宫中而是来他相国府的大殿,称为‘黄阁议事’。丞相自己主持的会议,就称‘廷议’。廷议的结论,由丞相领衔、主要官员依次署名后上奏皇帝,这叫‘领衔上奏’,而皇帝只需要在丞相的奏章上盖印就可以了。”

正式介绍自己的新书,陈华胜从汉初虚君政治和萧何丞相的顶层设计讲起。

微信图片_20170718185459.jpg

“到了隋朝以后的历朝,单个的宰相就再也不能篡权夺国了,皇帝再也不用担心朝中出曹操了。这是宰相从汉朝的领袖制到隋唐的委员制后的一个重大变化。”

在他看来,约束相权的集体宰相制度以及约束皇权的副署封驳机制奠定了大唐的繁荣盛世。从某种意义上说,盛唐时期的政治较为民主。而集体宰相制度,从唐朝到清朝则一直持续着。

“这个制度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集思广益,一群人商量事情,各有裨益;坏处就是各位宰相配合不好,互相扯皮,容易引起朋党之争,形成党派政治。”

“我个人更为推崇宋朝,宋朝士大夫阶层的空前崛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士大夫为主体的文人政治的帷幕。 伴随着科举规模的扩大、士大夫队伍的壮大,士大夫的身分角色也由政权的雇用者转变为主人翁。宋代名臣文彦博就曾对宋神宗说,我们大宋朝是‘与士大夫治天下’”。

微信图片_20170718185506.jpg

无论唐宋、无论元明清,陈华胜从宰相这个切入口切开了历史的一道口子,呈现出历朝历代君王与臣子之间的博弈之道:“这就像是掰手腕,有汉武帝、唐太宋、武则天这样强势的君王,也有像王莽、曹操、司马懿这样强势的大臣。”

陈华胜层层揭秘宰相与皇帝之间相互博弈相互争权的大趋势,并且以此为基点,从政治学、大历史的角度阐发对中西方不同政治文明的源泉、路径以及未来的看法。

诸葛亮为啥称“贤相”而曹操为啥叫“奸相”?忠奸之分,谁说了算?曹操与诸葛亮其实只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曹操老犯头痛病,谁知道诸葛亮也有一桩心病?

知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这样的时代,几大家族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晋朝的皇权衰弱真是因为它得位不正酿下的“原罪”吗?而与贵族世家共治天下的门阀政治难道就一无是处吗?

在宋朝18位皇帝中有8个皇帝没有亲生儿子继承大统,但宋朝却始终没有出现大的内生政治危机,后妃干政、宦官擅权的现象也很少发生,溯其原因为何?

微信图片_20170718185512.jpg

不妨一阅《宰相撑的什么船:在君相博弈中逆水行舟》,在带着情怀观察历史的文史作家陈华胜笔下寻找答案。

《宰相撑的什么船:在君相博弈中逆水行舟》是对中国古代宰相的生存轨迹的归纳。

中国的宰相制度始于秦朝,原是作为专制皇权的配套,汉兴后吸取秦亡教训,曾经有一段时间,宰相的地位可以制衡皇权,然而,这抹曙光终于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中最终被抹杀,一直到清末,废宰相而设议会,中国的宰相制度就这么从起点到终点,终点又到了起点,走了一个圆,始终没有能挑出君主专制制度的阴影。

本书不仅揭示了中国宰相从辉煌到没落的悲剧轨迹,更为解读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作者介绍:

陈华胜,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网总经理,传统历史文化作家。治史写史颇见功底,怀古论今行文自由,更有打破常规的开拓情怀。

曾出版《大江东去——三国志随笔》、《玄奘取经西游记》、《故事并不轻松》、《独步江东——吴大帝孙权》、《一起去看宋朝的活色生香》等十余部作品。评论家罗吉甫先生评价他:读书有间、论述有趣、下笔有神、推断有据,能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