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个关于自然与文明的寓言 专家学者研讨赵本夫长篇小说《天漏邑》

来源:文艺报 | 行超  2017年07月14日06:34

7月8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江苏省作协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赵本夫长篇小说《天漏邑》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高洪波,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党组书记韩松林以及胡平、孟繁华、白烨、王干、张燕玲、郜元宝等批评家与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主持。

阎晶明谈到,赵本夫是一位多年来在小说创作上一直非常勤奋的作家。他不限于自己已有的成就,不断挑战自我,向着更高的山峰持续攀登。“一个人一辈子就做一件事,而且努力把这一件事做好”,这是我们现在非常需要的一种精神。赵本夫的小说往往在不经意间展现出大开大合的气势。哪怕是几千字的短篇小说,所写的故事跨度也可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天漏邑》写的是历史、战事,作家把小说的环境放在一个类似世外桃源的地方,在历史性和传奇性之间找到了巧妙的结合点。

赵本夫在长篇小说《天漏邑》中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向读者报告了一个叫天漏的村庄的客观存在,但却是一种超自然、超历史的存在。作者独辟蹊径,创造了一个东方古代文明的母本,以此梳理东方文明的流变,反思族人的性格。与会者谈到,《天漏邑》将虚构与现实相结合,以奇幻的笔法创造了一个关于自然与文明的寓言式的作品。小说中一个小小的天漏村,却包含了大历史、大世界、大悲喜,它是人间的,又是世外的,它是实存的,又是虚幻的,从中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历史、人性的探索和思考。同时,在书写历史传奇之外,小说也给予现实很多启示。在写天漏村文明史的时候,作家书写的是过去,面向的却是今天。在今天,作家怎么面对时代、怎么理解现实、怎么想象历史?赵本夫以自己的创作和世界观,给出了一个独特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