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爱心流淌青春的河

来源:解放军报 | 刘宏  2017年07月14日09:25

凌晨5点。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肾脏病科护士长张瑞芹从办公室沙发上“起床”。穿上工作服,路过治疗室,看见值班护士正在查对早晨抽血的单子和试管,花花绿绿的管子把试管架子都塞满了。科里人手少,打了转业报告的护士仍坚持每天上班。“真是一群可爱的护士”,她感动着,加快了脚步。她上午还要去外科大楼查房。5时40分,护士们开始忙碌。20张床位,大部分病人卧床,口腔护理、测生命体征、测血糖、打胰岛素、鼻饲,早晨的工作一环扣一环,容不得半点疏忽。6时40分,她终于坐下来写交班报告。敲完最后一个字,手指摩挲着“句号”,迟迟没有敲下去。昨天,政治部通知她办理转业手续,交完班,她将告别这里,她舍不得这里——病房长长的走廊,犹如一条河,是她青春的写照。

7时,1号楼护士长高萌带着她的龙凤胎宝宝出门了,难得妈妈有时间,孩子开心极了。高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没有时间给女儿扎小辫,陪儿子玩玩具。她在微信里用照片和文字断断续续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起名就叫“家有一对儿”。今年,转业指标下来后,科室有4个护士提出要走,无疑对于原本紧张的局面是雪上加霜。护士们都是好样的,带病坚持工作,无论是“白加黑”还是“五加二”,大家都圆满完成任务。“南楼精神”不是口号,就是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人和事!

7时5分,护理部侯惠如主任,稳稳地将车停好。她快要到任职最高年限了,不久就要离开护理部主任的位置,回首10年前,南楼270名护士,本科生屈指可数,研究生是空白,学术任职几乎为零,如今90%以上的本科生,30多名护理研究生,50余人在军内外有学术任职,学科地位稳步提升,新业务新技术创新发展。老年机械通气、高龄围术期护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等多项护理新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先进的“南楼护理服务品牌”。近10年,获批近200项护理专利,完成10余项省部级课题,发表1100余篇论文,6部老年护理专著,实现了 medlin、SCI论文及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零的突破……

7时55分,南楼临床部早交班室,各科值班医生、几位负责南楼工作的副院长、部领导、机关干部按照各自的座位坐好了,钟光林主任和许晓东政委一行人在查看了一圈病房后,也准时来到交班室参加交班。8时,科室值班医生按照顺序汇报病区患者总数、新入、手术、病情变化、处理情况。科室交班完毕,机关部门领导汇报上周工作和本周安排,钟主任讲评和布置一周工作。许政委指出,要完成院里布置的转业任务,更要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安全,保证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8时40分,交班结束,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心内科三病区,刘玉春护士长带领护士们刚刚结束交班。任国荃院长周末来查房,挨着房间查看了心内科三病区的所有病人,不久提出以她的病区和紧邻的呼吸科一病区为主,成立老年综合病区,护理部刘志英总护士长召集两位护士长,就怎样实现感染监控、病区改造、规章制度等,提出了初步的方案。

同一时间,血液科王晓媛护士长载誉归来,她率领的团队在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循道杯”最美血管通道全国大赛上得了集体一等奖,她本人获得最佳辩手奖、最佳风采奖和最具幽默奖。病人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她走到设立在护理站右边的“书吧”,动手把书整理清爽,书架上既有专业科普书籍,也有名人传记、中外文学,这个“书吧”,仿佛一汪清澈甘甜的泉水,多少住院患者在这里重燃生命希望,治疗疾病也恢复身心健康!

10时,综合外科护士长张丽萍带领护士把术后要用的各种管道展示给患者,用胶布粘贴在相应的位置,让患者看一看、摸一摸,告诉患者管道的功能作用。南楼外科在张丽萍、龚竹云和王彬3位护士长的带领下,推行高龄围术期“体验式”护理模式,打消了患者手术前的疑虑和恐慌。今年,她们将建立高龄外科围术期评估系统,形成围术期护理干预体系,并完成视频短片的拍摄。

11时30分,消化科黄莉护士长连接好幻灯机准备培训讲课。麻玉秀、刘红、石海燕几位护士长虽然分属心内、呼吸等不同专科,但是在南楼,肠内营养置管是各科室都共同面对的问题,成立专项小组后,对置管维护的流程、标准、规范进行了统一,并通过质控员传达到每个病区的每个护士。

12时,各病区的质控员按时到了,护士长们根据教学计划开始授课,幻灯制作精美、案例分析透彻,没有人能比这些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护士长们经验更丰富了,她们在护理队伍里承上启下,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手把手地引领新一代护理人才的成长!13时,培训结束,质控员每人拿着一盒盒饭,边走边讨论着,这些精神食粮比手里的盒饭还让人回味。

几乎是同时,呼吸科武淑萍护士长也刚好结束了最后一张幻灯片的制作,她的气道管理组里,来纯云、高艳红护士长临床、科研都是一把好手。应用呼吸机的患者每天在80人左右,抓好气道管理,避免呼吸机相关疾病,节约社会医疗资源,是护理组当仁不让的任务,她和她的伙伴们都感到时间紧迫。她一直坚持给病区所有的护士父母手写一封家书,告诉老人,他们的孩子工作、学习、生活得很好,她和他们一样爱这些孩子。

13时30分,神经内科张玉兰和王锦玲护士长,刚刚结束了阳光房的布置。桌子上,色彩艳丽的积木、跳棋等玩具,帮助患者锻炼手指的协调、抓取能力,护士教患者做“吞咽操”,减少因为吞咽困难和误吸带来的不良后果。地面上,一道道红色的标线,用来进行步态训练。她们手把手地教耄耋老人重新学会吃饭、喝水和走路。

“照顾病人像照顾婴儿一样”,这是南楼极致化的护理标准。一位长期卧床住院的老红军,治疗期间,陪护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做到了千余人次轮一岗、万次操作无疏漏,创造了卧床10余年生命体征平稳、无褥疮的医学奇迹。几位住院患者联名写信说:“我们已经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体弱多病,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清、嘴巴说不清、脑子记不清。几年来,我们从未遇到过一句埋怨、一点差错、一件不顺心的事儿。常人做不到的你们做到了,儿女做不到的你们也做到了,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医者仁心、无私大爱。”

14时30分,门诊大厅里还有几位老年患者在挂号、取药。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大,患病种类多。金岚护士长交代分诊护士注意就诊人员的安全后回到自己办公室。门诊部今年推行“延伸护理”,建立公众微信平台,打造医院、干休所、家庭一体化模式,实现门诊、病房、院内、院外无缝衔接。

15时30分,肿瘤内科传出阵阵歌声和笑声。护理部今年推行“舒缓护理”新模式,布置家庭病房、开设舒缓沙龙,设立安宁关怀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每年她们专门为患者和家属举办中秋联欢会,自排自演,病房里拄着拐杖的、插着胃管的老人,都来赴“家人的约会”,满满地坐了一屋子,歌曲、戏曲、游戏,其乐融融。老人们拿着科室精心准备的小礼物,眼含热泪,感谢他们得到的精心治疗护理。受爱心的感染,3年来病区共有12人留下遗嘱,自愿捐献遗体和角膜。

16时,健康管理研究院。护理部杨丽副主任和鲍莲华总护士长带领研究院的护士们正在进行岗位练兵。虽然以健康查体和健康管理为主,对于护理操作,2位管理者严格按照护理部要求,逐项逐人,练习、考核、总结、讲评,一丝不苟。杨丽副主任立过一等功,获得过二级英模的称号,当过人大代表,上高原、下海岛、远赴海外执行过抗击埃博拉任务。她在哪里,哪里就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7时,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正在为转业护士举办欢送会。勇琴歌护士长专门制作了离队护士工作瞬间的视频,离队的战友流着泪,拥抱在一起……18时,下班的人们陆续走出大院,夜班护士开始了新一轮的治疗。20时,值班副院长、部领导开始夜查房,3栋病房楼,22个病区、16公里……22时,病房的灯渐次熄灭,通宵不灭的是重病患者病房,可以看到,白衣护士轻盈的身影穿梭其中。

为了谁?住院的患者都是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南楼的医护人员除了立足本职,用敬佩之心、感恩之心为他们服务,还能回报什么呢?追问过很多人,得到过最统一的答复就是最朴实的几个字:“这是我应该做的”!

2017年国际护士节,传来3个好消息,南楼护理部副主任杨丽获第46届南丁格尔奖,主任侯惠如被表彰为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护理团队获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卓越团队奖”。王晓媛护士长接任了南楼护理部主任,接力棒沉甸甸地交到了她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