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歌界探讨百年新诗的时间性与地方性 第九届当代诗学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文艺报 | 行超  2017年07月07日06:32

适逢新诗百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艺争鸣》杂志共同举办的“‘两岸四地’第九届当代诗学论坛·百年新诗:历史变迁与空间共生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30日在京举行。谢冕、吴思敬、陈仲义、西川、欧阳江河、王家新、张清华、罗振亚、马知遥、何言宏等大陆诗人、批评家,与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孟樊、郑慧如、郑政恒、杨宗翰、傅天鸿、路羽等专家与会研讨。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历史、社会、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造就了具有多元性特征的当代诗歌写作。谢冕认为,诗经、楚辞是我们所共有的中国诗歌的元祖,无论生活在哪里,我们的诗歌写作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歌吟的年代。延续至今的百年新诗对我们而言也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那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一个觉醒的时代,从这点来看,中国新诗也是我们共有的财富。他说,我们尽管隔岸遥望,但总是心心相映。虽然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但文学的这些不同特点和风格,往往会相互激发,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才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

会上,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的40余位学者就诗歌写作与中华文化认同、新诗的现代性与地方性或文化地理问题、海峡两岸及港澳百年新诗的诗歌影响互动研究、海峡两岸及港澳中生代诗人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百年新诗走到今天,无法回避“总体性思考”、“总体性冲动”等重要命题。在面对这些命题时,我们不仅需要时间性的建构,更应该关注其中的地方性和地理文化的属性。而讨论中国新诗的地方性问题,一方面需要挖掘和梳理中国新诗地方性书写的发展、演变、表现,对其中不同地域的地理景观、文化民俗、方言、民间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新诗现代性的本质和处境,在世界性和本土性的交会中,从中国新诗的个体性出发,以个体为本位,充分揭示其中地方性的作用和意义。

据悉,该当代诗学论坛发起于2007年,由屠岸、谢冕、黎清、李进、吴思敬、傅天虹等共同发起建立,作为联络、沟通海峡两岸及港澳诗人、学者的一个机构。该论坛的第一届举办地为珠海,之后的几届分别在澳门、北京、台北、天津、香港、广州、澳门举办,此次为第九届论坛。吴思敬介绍道,这一当代诗学论坛的创建为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诗人学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稳定、持续、健康的平台。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初期交流大多是以老诗人为代表的诗人团体的互访,中年和青年诗人较少。随着论坛的建立,新一代评论家逐渐成长和成熟,诗歌交流日益频繁,这些都大大推动了对台港澳诗歌研究的队伍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