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小河
故乡有一条小河,因为夏天长满芙蓉,美其名曰芙蓉河。小河环绕着村子,如果说村子是一位乡下美女,那小河就是戴在美女颈项上的一条项链。
从我家出来,穿过长长的路,才到芙蓉河。我们村的美丽,因着水气的氤氲,这里春季的桃花最早绽放,而夏季的芙蓉又似乎更加动人。到了秋天,杨柳的落叶艳丽如金。冬天来临,冰封的河面并不寂寞,除了北风的吟唱,也有冬泳人的矫健身影。
天气晴好的时候,芙蓉河粼粼的波光,闪烁在树与树的间隔里,是星星点点的美丽,灵动而鲜活。这里说的,当然是清晨或傍晚时分,是阳光横跨芙蓉河的时候。而时至正午,顺着河的走向,太阳自南天倾泻下炽热的心情,河水却深沉了许多。远远望去,便是一条墨绿的绶带,佩戴在魏集古村落的胸前。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伴随农村改造的逐步推进,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江南水乡美景,近来悄然出现在故乡。这是一条人工河,是在早先的几条干渠的基础上疏浚而成的。河的两岸,高挑的灯杆上挂着灯笼。河上的十七座桥,灿烂的阳光与粼粼的河水同时穿过所有的桥洞,是造桥者的聪明才智,成就了这被称之为“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观。而那岸上的建筑,亭台楼阁间曾有多少疾风暴雨转瞬化作云淡风轻,留下了属于世界的美丽。在芙蓉河这条绶带上,桥是厚重的缀饰,船只能算对襟处的几粒纽扣。
一条芙蓉河,是魏集那一泓碧水,流淌于古村落的楼阁。于古村落而言,芙蓉河是她的血脉,是万千气象中最湿润的一笔。母亲河的河水,为芙蓉河注入的水本是率性的,是呼啸着闯入的马驹。而一旦纳入了芙蓉河的整齐河道,马驹就成了安静贤淑的美女,娉娉婷婷地行走着。是魏集,让她瞬间脱胎换骨,化茧成蝶。一条芙蓉河,就这样串起了魏集的昨天和今天。从明朝到清朝,水不变,土不变,却有多少人物和典故,随着水流而悄悄逝去,最终沉淀在文化的厚重书页之中。
遥想当年,村里还有芦苇,是芦花摇曳清荷婀娜的世界,也是芙蓉河上连缀的一颗珍珠。水至芙蓉河,河其实也并没有完结,河水潺潺。像是不舍得那么多的建筑在各处孤独着,总想用河的臂膀挽留什么。村里,有魏氏庄园,路过时却总能引发思古幽情。河岸的建筑,虽是模仿,却也巍然。
常常驻足在芙蓉河的永安码头,看夕阳缓缓地融化在天边的火烧云里,心里便是一片宁静。总归是在这片厚重的土地,总归是在美丽的芙蓉河畔,不应该有任何搅扰可以让我心旌摇动吧,因为我的灵魂将永远在这里沿河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