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狼王

来源:解放军报 | 冯金源  2017年07月04日09:24

人物小传:李保华,火箭军军犬训练队队长,有中国“狼王”的美誉。30年来,他繁育训练的“战狼”遍布火箭军每一处阵地,有效解决了战略导弹阵地防卫与警戒力量薄弱的矛盾,成为官兵心中的阵地“守护神”。

茫茫伏牛山醒了。

清晨,阳光透过这片云中仙境,在树林里投下斑驳的影子。鸟叫声此起彼伏,清脆如铃。突然,草丛里,一条军犬一跃而出。紧跟着,后面跳出一个人来。

仔细端详眼前这个人,眼睛大,脖子粗,脑袋几乎和肩膀连为一体,凛凛双目藏有一股无形的杀气。只有在他说话的时候,你油然而生的紧张感才会渐渐松弛。他的声音很有磁性,言谈举止间仿佛蕴含着无声的力量。他喜欢深呼吸。说话间,他连连深吸了几口气,仿佛很享受这片大山独特的气息。

“你的一生可以有无数个它,而它的生命中,只有唯一的你。”他轻轻地拍了拍身旁军犬的脑袋,若有所思地说出了这句在肚子里酝酿了很久的话。

他叫李保华,是火箭军军犬训练队队长。他喜欢酿造的不仅是一句句带有哲理味道的话,更有他称之为事业的军犬繁育驯导生涯。这是历经30年艰苦而甜蜜的酿造。李保华和他所带领的军犬队收获了诸多荣誉——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集体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狼是勇敢的,它敢于忍受漫漫长夜的孤独,用深邃的目光,去穿破黎明前的黑暗,寻找一片驰骋的草原。李保华长得像狼,也喜欢以狼来称呼军犬这一由狼驯化而来的物种,因此享有“狼王”的美誉。

1

见李保华的第一面,我就被震撼了,他身上似乎天生就有一股“王者”的霸气。这种感觉也被很多战友证实:无论是威猛强悍的德国牧羊犬,还是凶狠难驭的藏獒,只要见到李保华,便会俯首听命。

那年李保华去西北考察引进一种藏獒,刚踏入犬舍,一头凶悍彪壮的藏獒咆哮着猛扑过来,白色的黏液顺着锋利的牙齿流下,眼睛里射出的凶残之光,让人不寒而栗。

李保华静静地盯着它,1秒、2秒、3秒……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在他的注视下,这头藏獒的声音越来越低,动作越来越小,最后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驾驭犬并不像开车,如果说开车是机械性的、技能性的,而驾驭犬则是心理性的、人格性的,甚至是灵魂性的。”李保华说,“这是一种艺术。要领导它们,就要比它们更有兽性。”说完,还不忘做一个龇牙咧嘴的表情。

说话间,一条德牧正吐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连续半个小时的奔跑、急停、弹跃、攀登,是这只军犬的日常训练课目。李保华似乎丝毫没有让它停下来的意思,还没等喘上两口气,又发出“指令”。“注意,袭!”跳障碍、冲火圈、过天桥、穿地沟……德牧低吼着向不远处的假人冲去。此刻,李保华脸上露出属于他的“招牌微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和军犬一起流汗、一起战斗、一起成长。

“没有天生的战狼,更没有轻易获得的荣誉勋章。”担任火箭军军犬训练队队长这些年,李保华不知多少次迎来这样的幸福时刻——

全军首届军犬大比武,李保华带领成立仅5年的火箭军军犬队,一举斩获了1项第一、2项第二、1项第三、团体第二的优异成绩,被誉为11支军犬队中“组建时间最短、成绩最好”的“黑马”;全军首次军犬实战化演练,李保华带队参加了5个课目中的2个,参演的36条军犬中有16条出自火箭军军犬队……

所有这些“成绩单”,李保华最欣慰的还是来自火箭军部队基层官兵的评价:“李队长驯出来的军犬,好样的!”

此言不虚。就在前不久,李保华还收到一封来自某导弹阵地的表扬信。

这天黄昏,在某导弹阵地警戒区域里,两只担负警戒任务的军犬突然狂吠不止。执勤哨兵仔细观察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人正在用望远镜窥探阵地。驯导员当即解开军犬牵引带,两条军犬像离弦之箭直扑对面的两名间谍。

有这样一组数字,耐人寻味:火箭军军犬训练队成立于1993年,是我军成立时间最短的军犬训练队;李保华从事驯犬工作30年,是目前全军参加驯犬专业时间最长的现役军犬训练队队长。

这“最短”与“最长”之间,便是李保华和他的军犬们创造传奇的人生舞台。

2

李保华自己都没有想到,33年前的那个冬夜,他与一条军犬的故事,竟在不经意间掀开了这传奇舞台幕布的一角。

1984年冬,站在原兰州军区某综合仓库分队营房前,李保华拿出吃饭时省下的一个馒头,眼前这条德牧军犬狼吞虎咽地嚼了起来。爱就是这样简单又纯洁,让彼此在相互温暖中找到前进的力量。此后,那条山沟里,李保华身后多了一位“无言的战友”。

机缘巧合,恰逢原兰州军区第一批军犬培训班招生,李保华放弃了政治处放映员这个“令人羡慕的岗位”。

入队第一天,德牧、拉布拉多……品种繁多的军犬让李保华眼花缭乱。了解到每一只军犬都有档案,血统族谱、立功受奖、生老病死都被记录在案,李保华立刻被军犬队的专业程度吸引。翌年春天,凭着勤奋刻苦的干劲,他又被送往全国目前唯一从事警犬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南京警犬研究所,学习军犬繁育技术。

“留下吧!你是一个真正爱犬的人,军犬也需要你这样的人!”原南京军犬队的领导和教员极力挽留,李保华二话没说当即答应下来,因为在这里能接触到更多军犬,“这样离成为一名优秀军犬驯导员的梦想就更近一步”。

“3条犬能做什么?组建军犬队?”站在大山下的废旧营区前,徐子健觉得有些“荒唐”。这位跟着李保华一起创业的军犬队“元老”没想到的是,20多年后的今天,李保华做到了。他竟将这3条犬变成了千条犬,亲手打造了火箭军军犬队的今天。

那是1993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午后的阳光灿烂而又温暖,墙角的杜鹃花如往日一样殷红地绽放。一位中年人来到南京军犬队的繁殖区,看见李保华正在给母犬接生。几番询问之后,中年人点点头,微笑着离开。这个人,正是当年负责筹建南京军犬队的陆光炎。后来陆光炎调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副政委后,发现导弹阵地警戒区域大、目标分散、警卫力量相对薄弱。他深知军犬在巡逻警戒方面的优势,提出了组建火箭军军犬训练队的想法。

“后来到了某个山脚下,我们傻眼了。”徐子健说,“空寂的深山野林、半人高的杂草、20多孔破旧的窑洞。”可正是这样的“荒山野岭”竟让李保华十分激动:“这里远离闹市,有山有水、场地开阔,是一块训练军犬的绝佳宝地!”当天晚上,他们就住了下来。此后的3个多月时光,他们不知磨破了多少副手套,硬是在旧营房里刨出90多万块砖瓦,修建了108间犬舍;从河滩里拉来几十吨沙子,捡来500多立方米鹅卵石,修建起了200多平方米护坡墙和300多平方米军犬训练场。

3

去南京的火车上,李保华的心里没底。

为了扩大犬种,他揣着5万块钱到了南京。由于没有正式编制和经费,这钱还是基地装备部从家底儿里抠出来的。但李保华心里清楚,这点儿钱连一条德国牧羊犬也买不到。

下了火车,他提着几袋水果,直接找到军犬队的老队长和军犬研究所的老领导。好话说了几“箩筐”,李保华的执拗终于打动了老领导,牵着7条军犬而归,其中还有一条怀孕的母犬。李保华高兴坏了,赶紧打电话叫两个战友来关照这些“宝贝”。10天后, 那只怀孕的母犬生了,生下11条活蹦乱跳、嗷嗷待哺的小牧羊犬……

采访时,天气突然阴沉下来,下起了蒙蒙小雨。

下雨了,还驯吗?驯导员郑国军丝毫没有要停止训练的意思,训练场上的军犬们也是兴奋地嗷嗷叫。“没关系,训练完了回去用毛巾擦擦就好。山里天气多变,更接近实战的要求。”郑国军顿了顿,“其实,我们队长更喜欢下雨天。”

下雨天对于李保华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种意义上,那是梦圆的一刻。

李保华清晰记得,1997年9月17日那天,也就是来到伏牛山的第五年,“当时天下着大雨,地面很泥泞。我们坐在地上,心情庄严而激动。首长也没有打伞,冒着雨宣读了第二炮兵军犬队正式列入编制序列的命令……”那一刻,李保华竟像孩子似的泪水夺眶而出。

4

如何评价李保华?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是“传奇”,业内人眼中看到的却是“专业”。

这份专业里,铺着勇敢的底色。

“有一次扑咬训练,军犬突然失控,把他的手脚严重咬伤。整个护袖都被染红了,他还在医院里躺了好几天。”驯导员张国强回忆说。

“军犬对你表示亲昵的方式就是咬你,越亲越喜欢咬,尤其是一些幼犬总是咬着裤脚不松口。”他笑着解释说,训练军犬格斗时,也必须让军犬狠狠地咬。一场训练下来,他的手臂总是青一块紫一块。跳障碍、冲火圈、过天桥、穿地沟……这些特殊的训练课目都是提高军犬胆量和勇敢意识的必训课目,每次训练,李保华必到现场,进行导引和示范,所有训练课目都严格按照实战方式进行。

这份专业里,铺着创新的底色。

那年冬天,军犬队为东北某导弹阵地配属了2只多伯曼犬。这种犬属短毛犬,到了寒区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每次巡逻都会冻得瑟瑟发抖,执勤的驯导员不得不给军犬披上一块羊皮取暖。

消息传回军犬队,李保华陷入沉思:火箭军部队分布广泛,配属军犬必须要能适应寒区、亚热带、热带等多种环境。那些天,李保华把《军犬繁育学》等理论书籍翻成了“白菜卷”。他突发奇想,大胆试验,将耐寒能力强的雪橇犬和机智勇猛的比利时牧羊犬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了适应在寒区执行警戒任务的新犬种。

这份专业里,铺着敬业的底色。

去年初,李保华到某个阵地执行任务,看到阵地配备的军犬总是习惯性地用爪子挠眼睛。这个细小的动作引起了他的注意,上前拍拍军犬的脑袋,顺势扒开军犬的眼睛,发现眼睑下面几条白色的线状寄生虫在蠕动。他当场给军犬戴上口笼,翻开眼睑,用镊子为军犬挑净。随后,他马不停蹄走访了多个阵地,发现不少部队缺乏科学的训练和疾病防治,导致军犬警戒能力大幅下滑。调研归来,李保华专门遴选出优秀军医和驯导员成立巡检小组并携带药材、教材、训练器材,走遍了所有阵地点位,现场指导军犬的训练及管理方法。

“每一种军犬都有不同的感觉表现,这也正是驯导员与军犬能够相互磨合的原因。”说起对军犬的了解,李保华“如数家珍”,而透过李保华和他战友们裤腿上的洞,不难读出科学、严谨、专注、敬业、奉献等这些词汇。有了这些词汇构成的“专业”,便不难理解李保华的“神奇”所在。

5

神奇的李保华被誉为“狼王”,这位“狼王”最大的梦想是打造一支“战狼军团”。

“一个李保华不是传奇,一群李保华才是真传奇。”从火箭军军犬训练队成立那天起,“人才”便成为李保华心中的关键词。

“周郎稳昌勤跃千山万水,徐家俊女嫁到绿色军营——风雪三门峡。”采访中,周稳昌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纸条,这是他结婚时李保华写给两口子的。这个纸条,周稳昌一直随身携带。

周稳昌,代理教研室主任、高级士官,军犬队的“元老”,从事军犬工作时间最长的士官,李保华的“大徒弟”。

“当初我不是干这个的。1991年,我从职高兽医专业毕业就入了伍,那时还是个导弹筑巢兵。”周稳昌回忆说,那时一想到专做给“国宝”导弹“垒窝”的工作,他都要自豪好一阵子。

然而3年后,一纸命令传来,“到火箭军军犬训练队学习军犬专业!”周稳昌怎么也想不通,怎么突然就成养狗的了?

如今,军犬队仍有很多年轻的驯导员就像当初的周稳昌一样,刚来的时候吵着要离开,慢慢地,到最后“赶都赶不走”。周稳昌这一干,就是20多年,培养了400多名驯导员和军犬,为火箭军军犬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而这一切,“与李保华息息相关”。

2004年,周稳昌签高级士官时,由于军犬队没有相应编制,李保华主动向上级申请名额,却没能如愿。这时,李保华恰巧要到昆明参加全军军犬训练会,就在会上向原总参兵员局汇报了这一情况。“用16年培养一名军犬驯导员十分不容易,他的传帮带作用不可替代!”他爱才惜才、真情真意的发言让全场爆发出了热烈掌声,周稳昌也在当年顺利改选高级士官。

周稳昌感到“很幸运”,也很清楚他只是众多“幸运儿”中的一个。军犬队每年都会挑选有实践经验的骨干,到全国知名的专业机构接受培训。同时,邀请兄弟单位以及公安系统、地方养犬组织的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不仅如此,李保华还专门为大学生人才设立研究室,全力支持保障人才在军犬队“发光发热”。

李保华打造“战狼军团”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军犬队本身。从组建至今,军犬队已组织19期驯导员培训班,为战略导弹部队培训了860多名军犬驯导员。

6

站在伏牛山下,你能看多远?

那年,李保华到德国考察学习。他发现外军将多种爆炸物混在一起,对军犬进行气味辨识训练。而国内搜爆犬训练还在采用单一的方法,导致许多军犬训练周期长、难度大。“庭院里遛不出千里马,要想训练出最优秀的军犬,必须把眼光投向世界!”回国后,李保华打破传统做法,借鉴外军混合训练模式,有效缩短了军犬训练周期。

深山里,犬群狂吠着,如洪水闪电般袭卷赛场。跨壕沟、跃高墙,悬在空中的套环,飞身钻过;在狭窄的高墙上高速飞奔、如履平地;仔细嗅闻7个外貌相同的皮包,迅速查找出隐藏“毒品”的真身……

谁承想,这支组建时一无所有、最年轻的火箭军军犬队,如今拥有了全军军犬行业一流的教学中心、模拟训练场、医疗保障设施以及生活配套设施!

9000平方米的综合性训练场、100多间制式犬舍,完成各类保障任务100多次,为战略导弹部队一线输送军犬和驯导员近千名,筑起了导弹阵地的“守卫屏障”。

那年夏天,李保华所在基地受命执行实弹发射任务,驻扎在茫茫的戈壁上,方圆百里不见人烟,却潜藏着无数“危机”:该基地将发射测试厂房作为阵地,组织防卫演练,安排专人扮作蓝军,目的就是破坏发射。警卫战士朱龙飞牵着军犬“飞龙”正在四处巡逻。这是军犬训练队培养出的一条功勋犬,是李保华亲手驯导过的“战狼”,曾在上级组织的军犬大比武中夺得全能第一。夜幕降临,一辆越野车正要通过检查站,“飞龙”突然焦躁起来,狂吠不止,几乎拖着朱龙飞向十米开外的越野车冲去。朱龙飞心中一惊,“飞龙”不会突然示警,会不会是蓝军趁夜偷袭?!

“飞龙”率先冲到可疑目标前,用鼻子嗅了嗅,将爪子搭在后备箱上,继续狂吠示警,几位哨兵得到提醒,迅速围住越野车,控制了车内人员。果然,在后备箱发现了三盒“TNT炸药”,这两名蓝军用假证冒充红军,企图将车辆驶入野战营区正中心后引爆“炸药”。

“我们培育的军犬是要到阵地一线时刻准备打仗的。如何结合任务需求探索更贴近实战的训练模式?如何繁育出品种更好的犬种?”谈及这些话题,李保华的眼神里迸发着灼人的光芒,那光芒里燃烧着无限激情和希望。

每天清晨,李保华都喜欢走遍这里的每一道坡、每一道沟。在他脚下的土地上,李保华为军犬队勾画的蓝图刚刚开始:一个独具火箭军阵地特色的军犬实战化训练场地初具规模,一批贴近实战的演训课目正在摸索中展开……

李保华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群山深处一个个火箭军导弹阵地上的军犬吠叫。

那是战狼的声音,更是战狼的召唤!

图片制作 方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