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研讨长篇小说创作
6月24日,由河北作协主办的“河北长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关仁山、施战军、孟繁华、贺绍俊、李延青、郭宝亮、刘建东、金赫楠等作家、批评家,围绕近年来河北长篇小说创作的成绩和问题展开讨论。《人民文学》杂志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等在京的文学期刊、出版社的编辑,也与河北作家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由河北省作协副主席王力平主持。
关仁山说,河北长篇小说具有强大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年来,随着现代派等写作手法的逐渐成熟,河北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整体形态。但是,与中短篇小说创作相比,长篇小说领域缺乏领军型的作家作品,这是河北文学的短板。河北作家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探索个体生命与时代的精神联结,写出长篇小说的宽度和厚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探索和创新精神,勇于面对现实、深入生活,同时兼顾长篇小说的审美特点,努力书写出能够反映时代变化、人民心灵震荡的长篇小说佳作。
与会专家围绕刘建东、胡学文、何玉茹、曹明霞、贾兴安等人近年来的长篇小说创作,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河北长篇小说创作的得与失。大家认为,近年来的河北长篇小说创作,体现了现实主义写作自身突破的可能性和多种方式,也体现了作家的现实关怀、责任担当。专家同时指出了河北长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日常化的叙述精彩度不够,缺乏活灵活现的生活细节,写作题材开掘存在欠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