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7年07月03日15:24

作 者 房超平

黄建海、秦九歌 评

ISBN 978-7-5063-9488-8

出版时间 2017年6月

定 价:45.00元

作者简介:

房超平,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合作导师、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全国学本教育联盟副理事长。曾先后在深圳中学、深圳高级中学及深圳南山教科所等机构任职,有三十三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经历。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家核心报刊发表两百余篇文章,专著《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被评为全国教师喜爱的图书,入围教育图书价值榜,被推荐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精品书。

内容介绍: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是一切实可行、有料有趣的教育力作,案例与解读密切结合、家庭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本土实践与西式思维有效融通。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每个篇章都由提要、案例和解读三个板块组成:提要部分呈现了每个篇章的核心观点,以便读者抓住文章的关键和实质;案例部分以鲜活、灵动的内容,针砭教育时弊,切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合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解读部分从学术分析、国外经验和实践应用三个维度,揭示了支撑案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试图帮助家长和老师举一反三解决与案例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引导家长和老师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

《好教育成就好孩子:解密熊孩变学霸的45条法则》以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和理性、深刻的解读,描绘出好孩子的成长“路线图”:幼儿期,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能,让孩子保持好奇心,真正远离熊孩。少儿期,不断放大孩子的格局,让孩子逐渐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有效拒绝熊孩。青春期,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跟叛逆说“不”,设法摆脱熊孩。高中阶段,激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走向创造性学习之巅,彻底告别熊孩。

目录:

好孩子的成长“路线图”

——自序 / 001

第一章 放大的问号:让孩子更聪明 / 001

每一个孩子都天真可爱,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游戏中培养、发展孩子的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就不可能有“熊孩”产生的“土壤”。

1.寓教育于游戏中 / 003

【案例】别样的抢凳子,另类的聪明术 / 004

【解读】这样“起跑”更持久 / 007

2.张开想象的翅膀 / 011

【案例】“龟兔赛跑”新说 / 012

【解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故事王” / 015

3.保护孩子的问题意识 / 021

【案例】地图前的“贪婪” / 022

【解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 026

4.幼儿也能搞懂代数知识 / 031

【案例】“两个苹果加一个梨等于……” / 032

【解读】让数学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 035

5.给孩子一双发现的眼睛 / 041

【案例】“咦,糖去哪里了?” / 042

【解读】观察是科学启蒙的开端 / 045

第二章 既要学习好,更要格局大 / 049

为孩子营造成长的氛围,激发孩子的活力,挖掘孩子的潜能,拓展孩子的视野,放大孩子的格局,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父母和老师就能远离“熊孩”的痛苦。

1.在阅读分享中培养表达能力 / 051

【案例】“家庭读书会让我爱上了读书!” / 052

【解读】为孩子奠定终身阅读的基础 / 055

2.每个家庭活动都要承载教育功能 / 059

【案例】“家庭聚餐我做主” / 060

【解读】领导力培养从少儿抓起 / 063

3.充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 067

【案例】《参考消息》的巨大魔力 / 068

【解读】把孩子带到世界舞台中央 / 071

4.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 075

【案例】“我选底薪不高,但有挑战性的工作!” / 076

【解读】挑战自我比获得成功更重要 / 079

5.在比较中学会学习 / 083

【案例】“哇,老师写了四篇《家乡的桥》!” / 084

【解读】把作家思维根植于孩子心中 / 087

6.好习惯——父母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 091

【案例】“从懂事之日起,我每天都是这样的!” / 092

【解读】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 / 095

7.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099

【案例】“你简直神了,老师没法跟你比!” / 100

【解读】数学教育家才能培养出数学家 / 103

8.合作比学习更重要 / 107

【案例】从小事抓起,建设先进集体 / 108

【解读】合作精神是孩子的必备素质 / 111

第三章 “教”出来的熊孩子 / 115

天下本无“熊孩”,是后天不当的教育将孩子“教”成了“熊孩”。显然,少儿期是“熊孩”的诱发期,稍有疏忽和不慎,就会导致孩子的野蛮“熊性”滋长,“熊孩”便会不请自到。

1.呵护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 117

【案例】“数学天才”为何会厌恶数学课? / 118

【解读】让“调皮捣蛋鬼”成为学霸 / 121

2.会赏识孩子,就能赢得孩子的爱戴 / 125

【案例】“杀了我,我也不想回国读书!” / 126

【解读】没有学生的自主权,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 130

3.厌学不是孩子的错 / 135

【案例】“踏入名校起,我开始厌学了!” / 136

【解读】“名校”应该让学生用脚投票! / 139

4.老师、家长的小错误会引发孩子的大问题 / 145

【案例】换座位后,她的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 146

【解读】换座位事小,影响孩子心态事大 / 150

5.最好别用批评的办法教育孩子 / 155

【案例】“早恋”引发的早恋 / 156

【解读】“早恋”的帽子害人不浅 / 159

6.站在孩子的立场 / 165

【案例】“我永远无法原谅老师!” / 166

【解读】孩子的自尊心伤不起 / 169

7.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特殊习惯 / 175

【案例】“这一次,老师用‘权威’伤了我的心!” / 176

【解读】建议比要求更有效 / 180

第四章 在试错与改错中成长 / 185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和错误。给孩子留足反思的空间和机会,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设法提高每一个孩子的自信心,就能有效拒绝“熊孩”,就能让孩子在试错与改错中不断成长。

1.让分数成为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利器 / 187

【案例】“贷分数”贷出高成绩 / 188

【解读】不要给孩子过早贴“标签” / 191

2.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则 / 195

【案例】一周摘掉“马虎”帽 / 196

【解读】没有惩罚,规则形同废纸 / 199

3.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 203

【案例】“啊?我这样的人也会有优点?!” / 204

【解读】用乘法放大优点,用除法缩小缺点 / 208

4.给孩子留足反思的空间和机会 / 213

【案例】无言的批评 / 214

【解读】此处无声胜有声 / 218

5.孩子“掩饰”错误,意味着孩子已经知错了 / 223

【案例】N次迟到,找N+1次理由 / 224

【解读】学会反思,就学会了自我教育 / 227

6.家长要为不堪重负的孩子主动“减负” / 231

【案例】“抄”出好成绩 / 232

【解读】家庭减负势在必行 / 236

7.数据分析能够提高学习信心 / 241

【案例】“算”出来的自信心 / 242

【解读】定量分析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 246

第五章 别拿“叛逆”说事儿 / 251

青春期是“熊孩”的高发期。以“无错推断”为原则,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精神领袖,就能把问题转化为孩子进步的动力,就能摆脱“熊孩”的烦恼,“青春不叛逆”就一定能变成现实。

1.悉心呵护孩子稚嫩的情感 / 253

【案例】“妈妈,我想和男朋友一起去旅游。” / 254

【解读】“叛逆”不是“挡箭牌” / 259

2.像对待子女一样对待学生 / 263

【案例】“走,一起去揍他!” / 264

【解读】做孩子的精神领袖 / 268

3.节制上网,就会消除网瘾 / 273

【案例】“爸爸,我彻底戒掉网瘾啦!” / 274

【解读】与其严苛他律,不如有效自律 / 279

4.自制力是孩子走向成熟的试金石 / 283

【案例】“卡拉OK王”的觉醒 / 284

【解读】欲望不能控制,就妄谈自制力 / 287

5.“无错推断”:解决孩子问题的必要手段 / 293

【案例】从那时起,他不再打架 / 294

【解读】让违纪“理由”不攻自破 / 297

6.把“问题”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 301

【案例】“老师教我谈恋爱!” / 302

【解读】爱情教育不需要遮羞布 / 306

第六章 逆天了,“学渣”也能“弯道超车” / 311

即便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熊孩”不期而遇,父母和老师也不必那么担心。找到孩子问题的症结所在,激励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给孩子创造自信心不断成长的机会,“熊孩”也能华丽转身,“学渣”也可“弯道超车”。

1.自学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 313

【案例】四十多天自学胜过六年多系统学习? / 314

【解读】学会自学最重要 / 317

2.有效激励,才能让孩子超越自我 / 321

【案例】从“黑马”到黑马 / 322

【解读】先扬后抑:赏识后的期待更有效 / 328

3.找到症结,才能让“问题孩子”重建自信和希望 / 333

【案例】从“无恶不作”到“全优学生” / 334

【解读】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 339

4.善意的谎言让孩子轻装上阵 / 343

【案例】“奇怪,怎么那么多第三名?” / 344

【解读】别太把排名当回事儿 / 348

5.化难为易:“学困生”摆脱梦魇的可行办法 / 353

【案例】七个三十分钟,她向数学落后说拜拜 / 354

【解读】创造使孩子自信心不断生长的机会 / 359

6.建立知识框架和联系:“学渣”逆袭的必经之途 / 363

【案例】“他的物理竟然从倒数变成了第一?!” / 364

【解读】大框架教学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 371

第七章 走向创造学习之巅 / 375

没有“熊孩”的困扰,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有学习的高峰体验。只有以创造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把该是孩子的学习任务放心、大胆地交给孩子,让孩子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彻底告别“熊孩”,走向学习之巅。

1.思维导图:把书本“由厚变薄”的工具 / 377

【案例】“啄木鸟”“注射器”都可以变成“病句分析图”? / 378

【解读】充分展现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魅力 / 381

2.在解决特殊问题中“发现”一般规律 / 385

【案例】“发明数学定理,我能!” / 386

【解读】在创造学习中,让孩子达到高峰体验 / 390

3.“胖问题”让学习成为创造 / 395

【案例】“ ‘老牛’,这个绰号我喜欢!” / 396

【解读】思维课堂:科学家的摇篮 / 399

4.把该是孩子的任务彻底交给孩子 / 403

【案例】“自选学习任务和小组,真是太棒了!”

——合作学习案例两则 / 404

【解读】选择学习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 408

5.身临其境,学习才会如醉如痴 / 413

【案例】“我是‘李大钊’,请大家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 / 414

【解读】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 / 419

6.把练习课变成高级思维训练过程 / 423

【案例】“我也能编高考题!” / 424

【解读】反串老师,做到“青出于蓝胜于蓝” / 427

主要参考文献 / 431

以感恩之心翻越“四座大山”

——后记 / 434

好孩子的成长“路线图”

——自序

深圳某重点高中优秀学生小宇读了“‘抄’出好成绩”等案例后,对案例中的小伙伴羡慕不已:“如果我爸爸像案例中的家长一样,我的学习会更快乐,成绩也会更好。”

陕西师范大学部分教育专业硕士听完我的“爸爸,我彻底戒掉网瘾啦”等案例报告后,不由自主地赞叹:“内地与沿海地区家长的观念差距太大了,确实需要转变。”

与企业家朋友黄先生交流完“妈妈,我想和男朋友一起去旅游”等案例后,他不无遗憾地说:“要是我父母也能这样对待我,我就考上名牌大学了,也会成为人们羡慕的儒商。”

家长赵先生根据我的建议,用“家庭聚餐我做主”的办法对孩子开展教育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孩子不仅不再自私,而且变得更宽容、更有礼貌,也爱学数学了。

香港某投资集团董事长吴先生在听我介绍“七个三十分钟,她向数学落后说拜拜”等案例过程中,多次激动地插话:“如果有机会,您一定要给我的孩子多些指导。”

在澳大利亚某中资银行担任高管的龚女士对我的孩子十五“从‘黑马’到黑马”等学习逆袭案例耳熟能详,时常在短信中直言:“我女儿处于青春期,应该交给你来管教。”

在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组织的分享会上,与部分中小学校长交流完“发明数学定理,我能!”等案例后,一位年纪较大的校长刘女士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纸条:“内地教育原来比澳门教育和我们想象的好很多,值得澳门教育同人学习。”

深圳某重点高中张老师在我的指导下上完教改课后,把课堂实录发给我(系“我是‘李大钊’,请大家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案例的素材),并留言:“原以为《百家讲坛》只会出现在电视节目里,没想到还能出现在教改课堂上。这对师生都是享受。”

乍一看“四十多天自学胜过六年多系统教育”等案例的标题,资深媒体评论人黄先生觉得有“标题党”的嫌疑,但读完相关案例全文之后,却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些案例的情景是真实的、可信的,并且可以在其他孩子身上复制。”

陕西某重点高中主管业务的张副校长在陪同我参加完对该校老师的课堂交流与培训后,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论:“房校长对我校老师的培训效果十分明显……他的‘以学论教’的观点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

浙江杭州市知名校长、特级老师骆女士用“‘低位’与‘高位’并具的视角”对有关案例予以点赞:“案例中的每个字似乎都是从基层‘长’出来的。同时,这些从最底下长出来的文字却又有一定的高度,渗透着科学的思考。”

《教育家》杂志主编徐先生读了这本书的部分案例后,夸张地说我是个“怪才、鬼才”:“他的鬼与怪就在于,总能从平常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掘出出乎意料的东西来。这些‘成果’深刻、锐利,直达本质,让人惊叹不已。”

深圳教改专家、原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观察了我在某重点高中推进的“我也能编高考题”等教改课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实践和探索使知识本位、定式课堂的现状相形见绌,是课堂教学‘行为建模’有深度的尝试和突破。”

……

在回忆这些略带鼓励性质的语言和情境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另外一些痛楚的画面,同为普通学生、家长和老师,由于教育思路和方法的不同,陷入了完全不同的窘境:一个又一个充满厌学情绪的“熊孩”,一个又一个对教育逐渐失望的家长,一个又一个对“熊孩”无可奈何的老师……毋庸置疑,当教育改革被迫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在进取与妥协中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好教育就成为更多家长、老师甚至学校孜孜以求的目标。本书中的案例和解读也许会给处于困境中的家长和老师带来新的希望,这也正是创作本书的目的所在。

在我看来,好教育应该使孩子更聪明、更健康;好教育应该让孩子学习好、格局大;好教育应该给孩子乐观、自信的品质;好教育应该为孩子领导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好教育一定能够超越应试:既可以使优秀学生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把“熊孩”转变为“学霸”,使问题学生充满正能量。根据我对好教育的理解,本书试图以如下结构呈现对好教育的美好期待,也为孩子们绘制一张成长的“路线图”:幼儿期,让孩子远离“熊孩”,保持好奇心;少儿期,让孩子拒绝“熊孩”,逐步走到世界舞台中央;青春期,让孩子摆脱“熊孩”,跟“叛逆”说“不”;高中期,让孩子告别“熊孩”,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

每一个孩子都天真可爱,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力,在教育中放大孩子的格局,就不可能有“熊孩”产生的“土壤”。本书第一至第二章的十三个案例和解读,期望能为家长和老师们揭开远离“熊孩”的谜底。

天下本无“熊孩”,是后天不当的教育将孩子“教”成了“熊孩”。显然,少儿时期是“熊孩”的诱发期,稍有疏忽和不慎,就会导致孩子的野蛮“熊性”滋长,“熊孩”便会不请自到。本书第三到第四章的十四个案例和解读,与家长和老师们一起探讨“熊孩”的成因,以及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青春期是“熊孩”的高发期,“青春不叛逆”成为多数家长和老师的奢望。难怪部分家长和老师不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孩子没救了。果真如此吗?本书第五至第六章的十二个案例和解读,设法为家长和老师们分忧解愁:即便“熊孩”不期而遇,也不必那么担心——只要方法对头,“熊孩”也能华丽转身,“学渣”也可“弯道超车”。

没有“熊孩”的困扰,并不意味着孩子能享受学习,有高峰体验。即便部分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摆脱不了为学习而学习的被动局面,甚或把学习沦为分数的奴隶、排名的工具。如何以创造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重拾学习信心,促进方法转变,使孩子的潜力充分爆发?本书第七章的六个案例和解读,也许能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找到答案。

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阅读本书,本书的每个篇章都由提要、案例和解读三个板块组成:提要部分呈现了每个篇章的核心观点,以便读者抓住文章的关键和实质;案例部分以鲜活、灵动的内容,针砭教育时弊,切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合理、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解读部分从学术分析、国外经验和实践应用三个维度,揭示了支撑案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试图帮助家长和老师举一反三解决与案例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引导家长和老师改进自身的教育行为。特别是,在西方环境中成长的哈佛大学才女秦九歌的“西式”分析和建议,与《南方教育时报》特约评论员黄建海先生和作者本人的“中式”思考和解剖,既有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教育行为的变化与差异,又有先进理念的碰撞和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更新家庭和学校教育观念、改变家庭和学校教育实践。

为了使现代教育理念以一种亲切、崭新的面孔面对读者,案例部分以家长和老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的解决为线索,强化了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以期使本书的观点能够直抵读者心灵。而为了使读者理解案例背后所隐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解读部分则以案例的经验或教训为切入口,直面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诸多现实困境,强化思想性、专业性和引领性,以期引发读者对案例教育意义的高度关注,放大案例的教育意义。

我们相信,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按照本书所给出的路径开展教育,好教育就会在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释放出巨大能量;孩子就一定能成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主人,就一定能在内驱力的推动下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即使偶尔有出现“熊孩”的迹象或可能,也能从容应对,及时纠偏。一言以蔽之,“开明的家长+智慧的老师+有效的方法”=好教育。好教育一定能成就好孩子。

据此,本书秉持“相信孩子,就能创造奇迹”的信念,突出“问题学生全面转化、优秀学生超常发展”两个主题,关注“孩子自主提升、家长有效引导、老师科学施教”三个维度,强化“中美比较、思行比较、远近比较、优差比较、苦乐比较”五个比较,直面“丧志、叛逆、代沟、网瘾、早恋、厌学、自私、打架”等青春期面临的八个难题,以求实现以下十个愿景: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喜欢学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得到悉心呵护;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每个孩子都告别“叛逆”;每个孩子都具有领导力和创造力;每个孩子的缺点和问题都能转化为他们持续进步的动力;每个学校和家庭活动都蕴含教育价值;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每个批评都能变成建议;每一节课都能成为科学家诞生的摇篮;知识、学习和思维的魅力成为每一个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我们期待着,能通过本书的“45个案例+45×3个解读”,推出45个教育法则,引发45×n个教育同人的共鸣,帮助45×n个家庭摆脱教育困境,启迪45×n个家长和老师成为孩子的成长导师,转化45×n个“熊孩”为“学霸”。

房超平

2017年1月28日凌晨于深圳

 

第一章

放大的问号:让孩子更聪明

【本章导读】

幼儿园的孩子处于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让他们更聪明、更健康、更活泼,是每一位家长、每一名幼教工作者高度关注的话题。以强化问题意识为导向,本章的五个篇章分别从游戏课堂、故事新说、趣味数字、科学观察、生活天地等维度,呈现了促进幼儿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等智力发展的新思路。

寓教育于游戏中

【提要】

●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是最好的教育。

●游戏之于儿童,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有计划、科学地组织儿童开展游戏,可以养育儿童的身心,灵活儿童的机能,增长儿童的见识。

●要采取更多的办法,把课程特别是孩子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学习转化为游戏。

●儿童游戏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好游戏的度,既能让儿童从中受到教育,又不至于沉溺于游戏。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游戏的权利,能与孩子一起游戏尤佳。

【案例】

别样的抢凳子,另类的聪明术

导读:幼儿园尤老师通过改变游戏规则,反复变化奖励物品——糖的品种,把孩子们习以为常的“抢凳子”游戏,变成了有趣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也让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看似简单重复,但每次都变化了思考角度的快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增长了智慧,提高了能力。

抢凳子是幼儿园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然而,就是这个孩子们司空见惯的游戏,却在幼儿园尤老师的精心设计下,起到了培养儿童思维多项性的作用。

在设计这个游戏时,尤老师把这个游戏原来的规则做了两处简单的修改:

一是把原来的一部分孩子能抢到凳子,另一部分孩子抢不到凳子的规则,改为左右两边抢,每个孩子都可以抢到凳子,只是抢到的位置不同而已,即一部分孩子能抢到左边的凳子,而另一部分孩子只能坐到右边的凳子。

二是把原来的对抢不到凳子的孩子进行适当“处罚”(如表演节目等)的规则,改为抢到不同位置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物质奖励,以免抢不到凳子的孩子受到冷落。

谈到更改这个游戏规则的目的时,尤老师一语中的:一是要求小朋友能分清楚左右方位;二是通过奖品种类和数量不同,将思维“包袱”设计其中。

第一轮游戏开始之前,尤老师告诉孩子们,凡是抢到左边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两块糖,而抢到右边的小朋友只能得到一块糖。

为了让小朋友分清楚左与右的概念,尤老师先根据人的生活习惯,让孩子们根据右手拿筷子的道理,分清楚左右方位。说完这个规则后,有两个孩子举手说,他们拿筷子的手跟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不知道怎么分清楚左右。尤老师心想这两个孩子肯定是左撇子。情急之下,尤老师急中生智,在黑板两边分别写下左、右两个字,让孩子认真识别。顺便把识字的内容融入游戏过程中。

游戏开始后,由于孩子们都觉得两块糖比一块糖好,因此都努力去抢左边的凳子,抢不到左边凳子的孩子们一个个垂头丧气。

然而,令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是,尤老师的“包袱”这时呈现出来了:抢到左边的孩子得了两块水果糖,而坐到右边的孩子则得到了一块巧克力糖。

看到抢到右边的小朋友拿到了一块巧克力糖,抢到左边凳子的小朋友不干了:“老师,怎么这样呀?为什么他们得到的是一块巧克力,而我们只得到了两块水果糖呀。这不公平。”

尤老师笑眯眯地说:“呵呵,水果糖和巧克力糖都是糖呀。”

有个调皮的孩子不满地小声嘀咕道:“比赛前,你也没有说清哪边是什么糖。”

尤老师不慌不忙地回应道:“你们也没有问老师,都是什么糖呀。”

这个孩子不服气地说:“这次不算,应该再抢一次。这一次,老师要说清楚才行。”

抢到左边的其他小朋友也齐声迎合:“对,这次不算,应该再抢一次。”

“他们不同意,那咱们就再抢一次?”尤老师对着右边的小朋友试探道。

得到右边小朋友的允许后,尤老师让孩子们准备第二轮游戏。

“老师,别急,先说清楚是什么糖。”还是刚才那个不服气的孩子的声音。

“抢到左边的得到两块巧克力,而抢到右边的只能得到一块巧克力。”尤老师对游戏规则做了补充说明。

孩子们不知道尤老师又设计了个“包袱”:抢到左边的兴高采烈的孩子得到的是两块小巧克力,而抢到右边的不那么开心的孩子得到的是比两块小巧克力合起来还要大的一块大巧克力。

抢到左边的孩子又感到上当了,这些孩子只得又与尤老师争论起游戏规则存在的问题。

抢凳子游戏不得不又一次重复进行,尤老师也不得不再次明确游戏的规则:抢到左边的得到两个巧克力,没有抢到左边的只能得到一个巧克力,而且两边巧克力的大小是完全一样的。修改完游戏规则后,尤老师还补充问了一句:“大家对游戏规则还有没有不懂或修改的?”

孩子们都赞同游戏规则后,抢凳子游戏再次开始。

同样的,这次游戏依然有“包袱”:抢到左边的孩子们得到是两块普通品牌的巧克力,而没有抢到左边的孩子们则得到一块孩子们喜爱的名牌巧克力。

“又上当了。”左边的孩子们哀叹道。

“为什么你们不把规则搞清楚,就急于开始游戏呢?”尤老师看似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

从糖果种类的不同,到糖果大小的不同;从糖果品牌的不同,再到糖果成分的不同……“抢凳子”游戏就这样持续进行了一个上午,孩子们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在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对数的质和量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思考问题的维度也越来越多。

【解读】

这样“起跑”更持久

保卫儿童游戏的权利

黄建海

这个案例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将幼儿常见的游戏精心设计成一个内容丰富、思维多元的游戏活动。从教育学原理来分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游戏之于儿童,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不管家庭或学校是否允许或组织孩子游戏,儿童都会因地制宜自发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幼儿园必须和家庭联手,对游戏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加以利用,有计划、科学地组织儿童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养育儿童的身心,灵活儿童的机能,增长儿童的见识,达成一定的教育功效。此外,游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儿童懂得了群体的力量、秩序与规则的作用,进而启蒙儿童的合作精神与契约精神。

柏拉图认为,幼儿之教育,当具游戏之性质。福禄培尔认为,游戏不仅培养和增强儿童的体力,而且肯定地持续不断地增长他们的智慧和道德的力量。因此,他奉劝家长们:“母亲啊,培养儿童游戏的能力吧!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可问题是,现实中众多家长和老师总是以“不务正业”为由,将孩子与生俱来的游戏权予以剥夺,粗暴干涉或者强行制止。当代中国,家庭和学校在游戏与知识、体能与分数之间一定是嫌弃前者褒扬后者。然而,这种态度是犯了天大的教育错误。正如信原良久所说,让孩子尽情地去玩,自由地去“淘气”,这才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以及对空间位置关系识别能力的提高。

儿童游戏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好游戏的度,既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教育价值,又不至于沉溺于游戏。而这就要看家长和老师的能耐了。现实世界总有家长善于利用游戏启蒙儿童,帮其寻找到自我发展的长处和潜能的增长点。他们不仅鼓励儿童游戏,还经常与孩子一起游戏,或创造更多游戏的机会。遗憾的是这样的家长和老师少之又少。否则,也用不着教育专家们费那么多口舌。

把游戏转化为学习

秦九歌

游戏是人的本能,可以帮助小孩甚至成人热爱学习。从启蒙教育到中学甚至到大学,美国都试图把游戏贯穿到教育中。我小的时候,美国就有一个很有名的、教孩子学语言的游戏软件。很多时候,玩电子游戏是在跟虚拟人物沟通,可以把其转化为学语言的过程,因此完全可以把游戏延伸到语言或者其他课程的学习中。

既然孩子们喜欢游戏,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更多的办法,把很多课程特别是孩子觉得枯燥无味的课程转化为游戏。比如,因为很多小孩子乘坐地铁时读言情小说,我的一个朋友就在琢磨写与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有关的小说,想方设法把这种考试用的单词都编进小说里,试图用这种轻松的阅读小说的方法,让阅读者学会其中的所有单词。除了学习语言以外,国外二十岁左右搞创业的年轻人都喜欢连续几十个小时参加一种用电脑编程、叫作Hackathon的聚会,并时常在编程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产品,有的朋友甚至把做出的产品卖给Facebook、谷歌或其他大公司。对于这些人而言,除了交流想法外,已经把游戏玩到了极致,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觉得,这个“抢凳子”的游戏,在国外教育中抓的重点可能会不一样。如果在国外玩这个游戏,可能在游戏之前会给孩子们五分钟时间,并告诉他们这是提问时间,请孩子们把与这个规则有关的问题全部提出来,并予以解答。我看这个案例,认为有点骗小孩的感觉——到游戏结束时,小孩才觉得上当受骗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感觉,会让孩子们很失落。因此,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做事情不能投机取巧。虽然这是游戏,目的是让孩子的脑子转得快,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把游戏规则给孩子们讲清楚,或者让孩子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中,而不是大人包办一切。

如果孩子喜欢打电子游戏,老师和家长没有必要制止,更不必感到恐慌,完全可以把这个动机转化为正能量——把打电脑游戏转为对编程的热爱。我妈妈很害怕我弟弟迷恋电脑游戏,在他三四岁时就买了编程系统。这样的话,到他会打游戏的年龄时,就已经成“黑客”了。到那个年龄,他看到游戏就知道这个游戏是怎么编出来的。他可以直接进入游戏的操作软件,把代码一改就完成了游戏的通关过程,这样打游戏就没什么意思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只愿意创造自己的游戏,而不是打别人的游戏,因为打别人编的游戏,一定不会有自己创造的游戏有成就感。

让孩子的“起跑”更有力、更持久

房超平

我曾经把一句名言做了修改,即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改为“让孩子的‘起跑’更有力、更持久”。而要让“起跑”更有力、更持久,靠的绝不是提前让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孩子思维力的有效发展。在不影响娱乐性的前提下,通过改造儿童最喜欢的游戏活动,提高游戏的教育性,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显然,这个案例中的游戏活动,就达到了促进思维发展的目标。

人的思维有很多特性,比如独创性、多项性、批判性等,这些特性说起来好像很抽象,但是都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对儿童进行训练。这个案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游戏过程中,老师或家长不妨给儿童设计一些“陷阱”(设计这些“陷阱”并不是要欺骗儿童,而是通过“陷阱”的设计引发思维冲突)。设计了“陷阱”之后,下次儿童再思考问题时就不会那么单纯了,就会考虑如何避免这个“陷阱”。当然,游戏规则不能由老师“一言堂”,完全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制定。

从游戏和教育的关联度上看,儿童玩游戏是为了追求快乐,老师或家长让孩子参与的目的则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这样各取所需:儿童玩得快乐,教育目的也达到了,这样的游戏是最有价值的游戏。现在的各种电子游戏,很少设计教育的元素,过于简单化,是一种低端的游戏。高端的游戏应该把思维力、想象力这些发展儿童智力的因素渗透其中,从而实现在游戏中发展儿童思维、提升儿童智慧的终极目的。

此外,老师习惯于从抽象的、单纯的数字入手,教孩子认识数字,学习数学。事实上,孩子认识数字、学习数学时,可能对具体的事物、与生活有关联的数学会更感兴趣。按照常规的数学教学方法,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一比二小或者二比一大,却并不理解实际生活中两个物品和一个物品之间没有可比性的道理。因此,在幼儿园乃至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必须真正和游戏、生活结合起来,在游戏中渗透教育内容,在游戏中渗透生活道理,在游戏中增长孩子们的智慧。我相信,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当然,如果是单纯的没有进行教育设计的游戏,没有任何教育价值,是毫无意义的。这里的教育设计并不单纯指学习内容,更多的是指能够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促进孩子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的活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游戏的权利,能与孩子一起游戏尤佳,因为这样做,不但方便家长把教育内容渗入其中,而且有利于密切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乐观、自信品格的形成。当然,未必所有的游戏都刻意设计教育内容,一切游戏和教育活动都应以促进孩子发展的动力更为持久为基本出发点。

2 张开想象的翅膀

【提要】

●孩子的表达欲望是一种先天存在,关键是如何将这种欲望引向积极而有益的方面。

●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让每一个孩子开口说话作为基本目的,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乐于开口。

●对于孩子而言,故事本身的意义,要远远低于参与故事接力的意义。

●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讲故事,那么为孩子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就是必须的。

●想象力具有一定的基础:在一定前提下,原有的认知或经历能够引发孩子的无穷联想。

●要让孩子成为真正的“故事王”,必须让孩子学会讲自己的故事。

【案例】

“龟兔赛跑”新说

导读:幼儿园冯老师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龟兔赛跑”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改成龟儿子与兔儿子赛跑的新故事。在老师的提示和大家的帮助下,孩子们以故事接龙的方式,你一言我一语,非常兴奋地创编了一个与原来故事过程和内容完全不同的新故事,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在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前,年轻的爸爸妈妈要么出于望子成龙的急迫心情,要么迫于孩子的强烈要求,都会给孩子讲很多有趣的童话故事。

上了幼儿园以后,非常爱听故事的小朋友会发现,老师们讲的故事,爸爸妈妈很早就讲给他们了。怎么办?经过认真思考,某幼儿园的冯老师想出了一个新的活动方式——故事新说。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把以前自己听过的故事改编成新的故事。

想好了活动的安排后,冯老师就说给孩子们听:“宝贝们,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多次,很多宝贝还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讲,龟儿子和兔儿子赛跑的故事。老师开个头,聪明的宝贝可以接着老师的继续讲。大家说,好不好呀?”

“好呀。”孩子们兴奋地齐声回答。

“那好,老师开始讲了。”在孩子们的期待下,冯老师讲了起来,“龟爸爸和兔爸爸的赛跑结束三年后,龟儿子和兔儿子都慢慢长大了。想起爸爸的神威,龟儿子向兔儿子发起了挑战:‘你爸爸和我爸爸比赛时,你爸爸输给了我爸爸。因此,我也要和你比一比,也想赢了你。怎么样?敢不敢比一下?’兔儿子说:‘我爸爸输你爸爸后,他感到非常惭愧,并时常提醒我,不要想着跟那些不如自己的朋友比赛’……接下来谁讲?”

“我说”,“我说”……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这样好不好?大家一人说一句,后面的人接着前面的人说下去。”冯老师指着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说,“从你开始。”

“龟儿子缠着兔儿子说:‘我就要和你比嘛,因为我想赢你。你们兔子不会不敢和我们乌龟比赛了吧?’”

“兔儿子谦虚地说:‘不是不敢跟你比,是比赛赢了也不光彩,因为我们各有所长。’”

“龟儿子不同意兔儿子的说法,他很傲慢地说:‘不敢比就不敢比呗,还说赢了不光彩。’”

“接下来怎么说呀?”一个男孩子着急地问上一个孩子。

“动脑筋想一想呀。要是你是兔儿子,你生气不生气呀。”这个男孩子提醒道。

“听了龟儿子的话,兔儿子非常生气,实在受不了啦,只好同意与龟儿子比赛。”

“没有办法,兔儿子只好说:‘比就比,谁怕谁呀?’”

“比赛开始了。发令员一声枪响,兔儿子一下子就飞跑出去了。”

“龟儿子却慢腾腾地往前爬。”

“兔儿子跑的时候,想起了爸爸的叮咛,再也不敢大意了,一路上跑得飞快。”

……

“老师,我不知道怎么接了。”一个小女孩急得哭了起来。

“宝宝,没关系。不要急呀。想一想,兔儿子那样想,龟儿子怎样想呀。聪明的宝宝一定能接下去的。”冯老师提示道。

“龟儿子心里想着,哼,别看兔儿子开始跑得快。我爸爸说,他半路上肯定会睡觉。”

“跑到爸爸睡觉的树下时,兔儿子想起了爸爸的劝告。”

“想到这里,兔儿子再也不敢在树下睡觉了,很快就跑到了终点。”

“龟儿子爬到兔爸爸睡觉的树下,没有看到兔儿子,就呜呜地哭了。”

“龟儿子哭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地说:‘爸爸给我说,兔爸爸在这里睡觉,兔儿子也一定会在这里睡觉。这不是骗我吗?’”

“看自己跑不过兔儿子,龟儿子就赖在那里不跑了。”

“龟儿子不跑了,是不是就不比啦。”这时候,另外一个小女孩问冯老师。

“你觉得呢?”冯老师反问道,“要是一个人不比了,比赛就停了,还算比赛吗?”

“哦。我知道了。”说完,这个小女孩接着讲故事,“裁判员猴子宣布兔儿子比赛获胜,还要兔儿子去领奖。”

“但是,兔儿子没有去领奖,因为兔儿子记得爸爸的话,自己觉得赢了龟儿子也不光彩。”

“比赛结束了,兔儿子看到龟儿子很不开心。”

“兔儿子走到龟儿子面前说:‘跑步你肯定比不过我了。可是,我游泳也比不过你呀。’”

“听兔儿子这样说,龟儿子开心地笑了。”

“从此,龟儿子和兔儿子成了好朋友。”

虽然孩子们在说的过程中,时断时续,但在冯老师的提示、鼓励和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之下,还是把这个新的故事说完了。

“宝宝们说得真好。大家给自己鼓鼓掌吧。后面没有说的宝宝能不能从头再说一遍。”看孩子们热情很高,冯老师指着一个高个子的男孩说,“这一次,你当老师,从你开始讲。”

在冯老师的鼓励下,这个男孩装着冯老师的腔调,开始讲故事。

接着,其余的孩子又像上次一样,说起了龟儿子和兔儿子比赛的新故事。当然,在说的过程中,与上一组孩子讲的情节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后来,冯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进来,就让一部分小朋友说,让另外一部分小朋友在教室中间进行表演。

孩子们对这样的故事新说非常喜欢,一直说个不停。

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解读】

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故事王”

在故事接力中让孩子学会开口说话

黄建海

“龟兔比赛”是一个经典故事。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孩子逼着父母讲故事,可是很多父母因故事早就讲过不知多少遍了,而显得不胜其烦和黔驴技穷的样子。本案例帮家长、老师和孩子找到了一个新思路——故事新说。只要是经典,即使是讲过数遍的故事,不断地演绎、改编,照样可以讲得十分精彩,照样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致。再者说,让孩子由听众变为改编故事和讲故事的主人,主动参与进来。这个案例看上去是一堂再普通不过的活动,但它却给予了我们很多教育的启迪。

阿德勒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追求权力、地位等优越感的欲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支配欲、孩子王等。不管是好是坏,这个欲望都是一种先天存在。关键是如何将这种欲望引向积极而有益的方面。事实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和幼儿老师都严重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孩子们表现出暴虐、霸道,或自卑、孤傲等特征。怎么样的优越感才是有益的呢?阿德勒的观点是:符合社会利益。将孩子与生俱来的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即社会利益,是父母和幼儿老师的共同职责。那么怎样引导孩子追求社会利益呢?最有效也是最可行的方式,就是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通过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而对于幼儿来说,在集体互动中训练和提升语言能力至关重要,接力故事新说,就是极好的案例。

孩子语言能力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因于天赋之别。依照阿德勒的观点,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对社会生活广泛的参与,如果他只在封闭和隔离环境中成长,那么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受到阻碍和延迟。而开口讲故事,尤其是接力式,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语言训练方式,值得在幼儿园普及推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课程设计的时候,一定把让每一个孩子开口说话作为基本目的,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们乐于开口。家长或老师不要代替,更不要粗暴地制止孩子说话,即使有的孩子讲得结结巴巴或文不对题。这里特别适用伏尔泰的那句名言,尽管他是说给成人听的,孩子的世界更应如此:“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父母或者老师要注意察言观色,一旦孩子流露出想说话的举动时,就要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发声。否则,孩子丧失了说话的机会,就等于失去了一次与外界联系和交流的机会。

然而,对孩子语言权利伤害的事情,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是普遍存在。有的孩子说话胆怯,或者战战兢兢的样子,大体上都是在儿时受到伤害,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所致。至于有先天语言障碍的孩子,就更容易遭受这方面的伤害。口吃的孩子就是最大受害群体。千万别随便取笑。语言作为孩子彼此之间相处交往的工具,是获取社会情感和公共责任感的基础。通过故事接力这样的课程,锻炼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就是这么重要。

对于孩子来讲,故事本身的意义,要远远低于参与故事接力的意义。也就是说,即便孩子没有弄懂故事的含义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参与到故事新说中来,这比单从故事中获取所谓的道德教育要有价值得多。而故事新说比单纯地重复一个现成的故事,更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这正是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语言能力是孩子获得社会情感,逐渐树立社会利益观念的前提。设法让孩子开口讲话,不是个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事,而是事关孩子人格是否健全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本案例的意义不仅在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大致含义,还在于通过与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一起交流中,实现与别人合作,与他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说到这儿,笔者提请家长和幼师朋友注意,在开展类似的活动时,应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不善言谈、怯于开口,或对公共事务不热心的小朋友,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

“讨论式”交流收获多

秦九歌

这个案例让我感触良多。其实,让孩子开口说话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局限于故事新说。我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我父母一块儿看电影,每次看完电影,我们至少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的话题包括电影里有些什么样的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电影要达成一个什么目的,等等。经过很长时间以后,我已经习惯于这种讨论、交流的方式,以至于到现在,看完电影后,我也会跟朋友一起交流这些话题,要么是做人可以像影片里的某个人物一样,要么就是这个事情不应该像电影里的某个人物那样处理。

有一次,我妈让我看了一个小女孩被绑架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妈要把这个电影里面涉及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和我一起讨论故事里的情节,讨论如何防止被绑架,包括不要跟陌生人到偏僻的角落去,不能上陌生人的车,等等。直到现在,我看任何娱乐节目或者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都会尝试着在里面找出可以学习的东西,即便没有任何营养的电影,我还是会在剧情当中吸取我要学习的东西。

我弟弟现在只有七岁,但外人很难看出他只有七岁,因为他可以和你坐在一起长话连篇,并且说得头头是道,有时还会把你说的问题和漏洞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究其原因,一是我妈妈每天睡觉之前都会陪我弟弟讲故事,二是我妈妈给我弟弟建了一个读书群,让他跟他的小伙伴们在读书与分享中找到乐趣。有时候,我妈妈还会让他们把他们读的段子表演出来,这样孩子可以更具体地理解书里所说的概念,把自己的感情跟书连在一起。很多时候,我妈妈会把他往读书俱乐部里一丢,然后,他就跟这个俱乐部的小朋友们一块儿读书、打闹、交流。因此,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讲故事,可以设法为孩子创造氛围,让孩子多与别的孩子交流。

在经典故事再创作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房超平

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非常重要,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想象是创造的根基。这个案例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是靠听,二是靠说,但主要是靠说。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是值得每一个幼儿老师和家长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案例给每个幼儿老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孩子对经典故事的再创作——用自己的嘴巴创作,就能激发孩子说的欲望。按这个思路,任何一个能让孩子开口讲话的设想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比如,让孩子回家后模仿其他小朋友的腔调,进行模拟表演;让孩子说出幼儿园的所见所闻;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的讨论等等。这样做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在一定前提下,原有的认知或经历能够引发孩子的无穷联想。从龟到龟儿子、兔到兔儿子,就能引发孩子对原有的龟兔赛跑的认知进行新的联想。同样,从狮子到老虎,从黑猫警长到孙悟空等角色变换,都会引发孩子对以前形成的故事的新的联想。因此,这个案例对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启迪作用无疑是很大的。老师和家长不妨根据孩子年龄的变化,从角色变换,延伸到时空变换(比如把寒冷冬天变成温暖春天,把原始森林变成海底世界,把远古时期变到未来世界等)、因果变换(比如把农夫救蛇变成蛇救主人,把盲人摸象变成象群议人,把掩耳盗铃变成孩子护铃等),以及内容变换(把保护动物变为动物自保,把环境污染变成环境改造,把鹦鹉学舌变成人学鸟鸣等),创新故事新说的形式和内容,进而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求异思维。家长们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创新看图说话——让孩子对着图片说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家长根据图片上的解释进行说教),并根据孩子的叙说,适时提出问题,与孩子进行互动,启发孩子进行更多的思考。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故事王”。当然,故事王也可以“分级”。要成为初级“故事王”,孩子必须能复述很多故事(当然是孩子听父母、老师讲过的故事),这就要求,父母和老师多给孩子讲故事,并创造机会让孩子复述故事。比如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让孩子讲故事,从而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要成为真正的“故事王”,必须让孩子学会讲自己的故事,或者把原来的故事换个主题、人物、内容再说一遍,或者把身边有趣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显然,这个案例使上述设想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