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雨后
雨后的早晨,天格外晴。
虽已是深秋,汶河湿地、云湖岸边的河柳仍然散发一种老绿色,甚至隐约可见一些嫩绿的新芽,让人怀疑是否冬天就要来了。
晨练的人们沐浴在晨曦中,着急赶路的人,脚步匆匆、车水马龙。
远处,白鹭在柳枝与湖面之间优雅的舞蹈,成群的野鸭悠闲地浮在水面上,偶尔还有三两只不知名的水鸟在嬉戏。它们一定在享受这难得的朝阳,“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鸟的天堂也不过如此吧?
市北区,灰瓦白墙、蓝天绿地、宽阔的马路,还有那无数的高楼都仿佛一洗连日阴沉,纷纷散发出夺目的光彩,熠熠生辉!
每天早上,走在上班的路上,不知是我在画中,还是画中有我,仿佛整个城市就是一幅画!
很快,我来到了单位,同事们都已整装待发。
今天我们要去村里走访。说到农村,我并不陌生,一个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的人,对农村的一切自然是熟悉的,心底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感。
记忆中,儿时的农村是静谧的,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凡尘的纷扰,好像一村就是一世界。
村子里,小伙伴儿们追逐打闹,有的在过家家;大人们早出晚归,忙着地里的庄稼活;那些闲散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村头巷尾拉呱晒太阳,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叫东孟家庄的村子。
从单位出发,沿青云大街向西,绕西外环接下小路一路西行大约五十公里,我们的目的地就到了。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这个村,东孟村成为我们的联系点已经有八个月,八个月来我走遍了全村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条胡同,到过大部分村民家中,甚至村里哪里有一棵树,哪里有一口井,谁家的地在哪里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虽说远离市区,但轻车熟路的我们并未觉得远,就像回自己家一样。再远,心在,也就不远了。
汽车在一个大拐弯处驶离了主干道,向北拐进了一条旧水泥路,我们就在村头下了车。
虽说是水泥路,却也已经坑坑洼洼。田间的泥土在雨后的上午紧随着人们的脚印,倔强地趴在路面上。泥巴们是很有韧劲儿的,你越是想从鞋底甩掉它们,它们反而越积越多,想必它们也想跟我们一起走街串巷。薄薄的鞋底拖着厚厚的泥巴,我们步履蹒跚着地走着。偶尔一两块小石子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好像在跟你笑!
猛地抬头看,村里的房屋、院落以及房前屋后的各种树木,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杨树皲裂的老皮皮笑肉不笑,枯黄的叶子稀疏的挂在半干的枝条上,地面上也铺了厚厚一大片。落叶满身泥水,像是老泪纵横,和着泥水中间,一条街满是的。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只露着半边脸;有的跟我们捉起了迷藏,隐藏在泥水下面;还有发黑的、腐烂的叶柄跟叶片依偎在一起,仿佛在相互诉说着风光的往事,又仿佛在告诉我们,它们也曾经年轻过。间或有一两片坚强的黄叶依然在冷风中跳着舞。几片在风雨中坚持了数日的老树叶看到了我们,毫不犹豫地俯冲下来。这种黄叶舞空飞的欢迎仪式我不太喜欢,不过也说不定它们有另外的想法,或许只是想急切地投入大地的怀抱。
有几个村民正在修葺房顶,可能是连日阴雨,村民发现房顶漏雨了吧,雨后正是修房子的好时机。
几只喜鹊在不远处的树杈上守着它们破败的窝,一缕青烟从一片红瓦中间冒出来,飘向天空,一会儿就不见了。我心想,农村人吃饭不卡点,我以前不也是这样吗?想到这些,我想起了年迈的父母,虽然我一再要求他们跟我一起住,可是他们说离不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要守着他们的老屋,就跟这里的村民一样。
村民韩丰吉看上去心烦意乱,嘴里叼着大烟袋,吧嗒吧嗒急促地抽上几口,就走开了。他那双脚底的泥巴已经快要把鞋完全包裹起来了,要不是裤腿下面看到有鞋带,我还以为他没穿鞋呢。他在弟弟韩丰田的宅子外边来回转悠,跟他一起转悠的正是他的弟弟丰田。丰田看上去老实巴交,木讷地跟在哥哥身后来回踱着步,一言不发,可能他还在顾虑着家里有癫痫病的老伴吧,生怕她犯病惹出什么事端来。
丰吉是我要走访的一户村民的男主人,今年六十六岁,身体尚好。看到我的到来,他很高兴。一见面就跟我说:“可把你们盼来了,快来看看丰田的房子吧,这几天一直下雨,虽说漏雨不怎么厉害,可是心里害怕啊。你看那房顶,你看那屋脊,好几个地方裂纹了。”我走上前详细勘察了一下丰吉的房子,虽说暂时不至于倒塌,但也确属危房了。眼看冬天就要到了,村民住这样的房子,确实令人揪心。我详细记录了所有的情况,安慰了一下丰吉跟丰田老哥俩。我告诉他们,如今政策好,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居住条件也会逐步改善。他们不住的点头,微笑写在了皱巴巴的脸上。丰吉深深吸了一口旱烟袋,接着跟弟弟丰田忙活开了,只在我们身边留下了几个烟圈儿。
记得四月份我刚来村里时,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整个夏天,我也来过无数次。虽说村里一直以来几乎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家,年轻人多数都去了城市,少数没去城里安家的也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来几趟。但不管怎样,还是让人挺舒心的,可是这会儿怎么会如此狼藉呢?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我忽然觉得,是季节欺骗了我。
春夏之际,万物生长,自然会有一种向上的气象。如今是收获的季节,干枯的秸秆、萧索的树叶自然也是应景的,虽然此情此景有些意外,但一切却都在情理之中。
在村干部的带领着下,我走村入户,了解了不少情况,也知道了村民的真实想法和困难。一天下来,满眼都是收获,泥泞的胡同留下了我无数的脚印,许多村民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希望能帮着修一下村里的路,我表示会向上反映他们的问题,村民阴郁的脸上有了满是期待的笑容。仿佛我是他们家的一员,每当见了我,就有说不完的话,拉不完的呱。村民的热情感染了我,那种醇厚与朴实难道不是我也该有的吗?
一天的走访,令人疲惫,村民的经年累月却铸就了他们的坚毅与乐观!
回程路上,我欣赏着沿路的风景,道旁树飞快地跑向身后,新型农村社区不时映入眼帘,再不见那燃烧木柴的袅袅炊烟。我想,这些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引领着当下的新农村建设,不久的将来东孟村的老少爷们们也可以看河柳映夕阳、白鹭凌空舞了......
(山东 夏洪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