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老芽
丁酉年春。回到家乡,有友来聚。中午的几碟山野菜,晒出了老伴的思乡情结。这个味辣是山辣椒秧,这个味苦是苦老芽,这个发腻是猫爪菜;大家品着、议论着、回想着採山野菜时的记忆。你一言他一语,兴趣盎然。在老伴端来最后一盘菜,不,还是在她烧炒的时候,那股醇香就已经溢到桌面上了,品一口——它香的不浓,是幽幽的清香;它既有根的淳朴,又含有枝的灵性。齐赞:香的好妙。兴趣也转向这个美食——被誉为山野菜之王的刺老芽。
近年来,许是肥甘厚腻用的多了,人们对山野菜越发钟情呢。不管城市或乡村,都把吃到的山野菜作为向亲友眩耀的谈资。这不,知道眼下正是採刺老芽的时节,一桌子的人没了酒兴,来了採山菜去的劲头。也顾不得吃没吃好、喝没喝足,丢下满桌子狼藉。驱车直奔上苍赐与我们美食的地方。
车子进了山里,窗是一定要开到底的,因为山里的空气都是甜的,能甜得你心肺舒畅;那些懊恼、纷争、躁扰……统统留在外面,因为有大山挡着,不让它侵犯天籁之地。如此一来人就清爽啦,轻松起来。人一精神眼睛也活泛啦——看到松鼠了,停下来拍照;遇到野花啦,嘴唱着“不许採”却别在了自家的衣兜里;瞧见标致的树叶,也想方设法摘下来。仿佛我们到山里来根本没有所求,而是来寻找童心罢了。
有跑山经验的小谭说:“还有一段路哪。得赶紧呢……”
我们加快了向大山深处挺进的速度。“哎!”小谭叹口气说:“附近山上的山菜快绝迹了,採菜、刨药根的人,多了去啦。”一句叹谓,向大家传递这样的信息——今天能遇到本来稀少的山菜之王——刺老芽吗?
如果说没看到刺老芽之前,我们还心意满满;当我们几经跋涉,在大山的褶皱里爬过两个山梁,终于看到山脚下那片刺老芽时,我们都呆若木鸡,心低意沮……绿葱葱的世界里,几簇没有一点绿的光亮的刺老芽郁郁地立在那儿;像群受责罚的孩子,无良的人贩扒光他们的衣服,任由蚊虫的叮咬;更像一群难民,灰突突的在山下歇息着呢,他们还在等待上苍的给予吗?
眼前看到密密匝匝的刺老芽,已经被贪婪的人们抢劫得一贫如洗。那还见得芽哟,笔直的杆上找到绿色都难;只有那尖挺的刺闪着愤怒的光,那掰掉芽的树丫在流血……关键是只有矮一点的树杆还泛着润泽;大多都是灰头土脸的没了血色,早已死掉。成了一簇簇罪状,在昭告它的劫难……刺老芽。你空有满身利刺,没能护住你的嫩芽和生命呦;没能逃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法则,何况你在无所不能的穷搜尽索的人的面前。
你的绝迹只是个时间问题。
还是小谭眼尖,他在那枯死的刺老芽的根部,发现了嫩芽;那芽儿刚从土里钻出来,和地上的绿草的颜色不同,它的尖部是淡紫色,中间呈浅黄色,只有到了下面才现出是点点的绿——怯怯的,现出凄怆可怜的模样。让我们感到忧虑和惆怅,颓丧和无奈。
我们谁也没动那些惹人怜爱的嫩芽。小谭嘟囔:“我们不採,也剩不下,过两天准没喽。”我心想:爱谁採谁採吧。自己的心留住宁静就好。
天黑下来才送走客人。我捡起回来的路上的那个想法,嗯,是思路,渐渐清晰起来。——我在濒临灭绝的刺老芽身上看到了商机。我要人工栽培刺老芽。市场上一斤刺老芽四五十块,往贱里卖也得二十多块。销路没得说。折算一下产量也可行。关键是栽培问题……筹划好以后。我打电话告诉儿子我们不去上海了,并且述说了我的商机和可行性分析。儿子支持我,让我们不用挂念孩子,可以雇保姆……
万事开头难。头一宗事:去哪里搞到种子呢?好在眼下信息便捷,秋天就收集到了刺老芽的种子。春种秋收咱是行家。转过年刚化冻,开始整理苗床,进四月种子下了地。盼望它破土而出的喜悦,只是止于望眼欲穿的颓丧。原来树木的种子外面包着很硬的壳,或冻、或热让壳炸开缝,那芽才能钻出来。
今年没成,来年接着干。哪有一帆风顺的事儿等你去做。
功夫有心人。三十亩的刺老芽长势喜人。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就能採摘。我和老伴没日没夜的在地里,锄草浇水精心侍弄。第二年便一米多高了。为了它能长得壮实,一定要让它长到年头才能採摘。
我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算计着挣了钱要买车或者别墅……可是,一本全国有名的养生杂志《大家健康》,发表了一篇【揭开刺老芽有毒的秘密】,把我的发财梦击个粉碎。文章里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室数据,说刺老芽含有皂4v,它能逐渐杀死脑细泡;说食用刺老芽能使老年人,提前二十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文章还深入浅出的阐述,刺老芽之所以满身长刺,就是告诉人们不要食用它……
刺老芽有毒!这个信息对于我不啻五雷轰顶。三十亩的刺老芽花掉我二十多万啊,那真是——三年的心血付之一毒,三十年的积蓄付之一地。……我郁闷至极,宣泄吧:“啊……啊……”
“喊什么,喊。吃早饭啦。”老伴接过话题。但是她说的是吃早饭。没和我对上茬儿呢?觉得不对,要摸摸头,一扬手才知道手在被窝里。
喔,是做梦。不过这梦做得太清晰啦,清晰的有些怪异。老伴觉得我是范神经,说:“做一梦,有啥怪的。”我把昨天上山採刺老芽的情形陈述一遍;又仔细描述了昨晚的梦境……
老伴听完,想了想说:“哎,梦也像是真事似的。该不是刺老芽给你托梦吧。”
于是,我谨录于此。(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