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迎来20岁生日 建馆二十周年系列学术展呈现“重量级”展览
关山月的女儿关怡在开幕式上发言。
展览现场
坐落在莲花山脚下的关山月美术馆20岁啦!昨日的关山月美术馆,高朋满座,座无虚席,收到四面八方的祝福。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系列学术展昨日也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7月21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一“重量级”展览为鹏城的市民们带来一份营养丰富又具格调的文化饕餮大餐。关山月、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傅抱石、齐白石、吴冠中、李可染等诸多艺术大师的画作将与鹏城的市民“零距离”接触,市民可以一睹大师手笔的风姿。
●大师云集“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
今年是关山月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暨关山月诞辰105周年,关山月美术馆邀请杨晓能策划“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专题展。其以20世纪三个时期(变法——先驱之路、争鸣——时代颂歌、殊途——回归艺术)有代表性的、风格相异的、途径不同的、成就突出的山水画家为范例,以点带面,从纵向与横向的角度全方位地探索关山月的山水艺术和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轨迹。
此次展览大师云集,名家汇聚,共展出关山月作品36件,齐白石作品8件、黄宾虹作品5件、高剑父作品3件、林风眠作品4件、潘天寿作品2件、傅抱石4件、李可染作品5件、石鲁作品3件、吴冠中作品3件、刘国松作品6件,可谓含金量十足。
不久前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以3.45亿元人民币破亚洲拍卖纪录,备受业内关注。此次黄宾虹亦有5件作品与鹏城市民见面,观众可以借此机会一窥大师的艺术风格。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弥足珍贵,包括林风眠早年的水墨作品《水墨设色山水》、齐白石《借山图册》、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潘天寿《接天荷叶图》《秃鹫图》、傅抱石的《江山风雨图》等等,当中也不乏首次公开展出的艺术家早期代表作。
本展览是文化部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得到广东省博物馆、北京画院、中华艺术宫、浙江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山东弘川现代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关山月家属、石鲁家属以及参展艺术家刘国松本人的支持。
策展人杨晓能表示,此次展览将艺术大师关山月放置于历史之中研究,从他的老师、同辈艺术家以及当时活跃的传统大家入手,力图展现出上世纪这些艺术家如何从东西方吸取营养,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杨晓能强调,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探索、创新与发展都没有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这也是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认为,这一展览立足于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的立场,探讨关山月从学画、形成自己风格到独树一帜的艺术人生,同时对20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采用作品与文献相结合、图像与阐释相结合的方式,并试图在现象的铺排与个案的分析中,寻找20世纪中国山水画转型发展的内在联系。
●四位岭南画派大师“珠联璧合”之作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史称为“岭南三杰”,而他们的弟子,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亦被誉为“岭南画派艺术大师”。其中赵少昂、杨善深定居香港,黎雄才、关山月长住广州,他们在粤港两地为岭南画派在当代的发展都做出杰出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为分居粤港两地古稀之年的岭南画派传人带来艺术交流和合作的契机,三十年不曾见面的岭南画派的四位大师在香港的第一次聚会上,当即提出要创作一批合作画作为这次重聚的纪念。
由于当时四位老人年事已高,在粤港两地交流不便,就由时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杨奇往来于两地,将各自未曾完成的作品辗转交换于四人之间。他们心照神交、灵犀相通,既敢当大任,又甘当配角;既苦心经营,又能迁想妙得,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笔墨技巧,最终完成了一百余幅珠联璧合的佳作。
这些作品既凝聚着四位大师的集体智慧,又体现他们和谐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这次合作可以说书写了粤港两地艺术交流活动中史无前例的佳话。作品先后在香港、北京、广州等地巡回展览,引起极大的反响,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吴作人先生称赞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
此次展览从百余幅作品中精选六十幅,作为缅怀岭南画派先贤的一种方式,也为广大市民奉献一道重量级艺术大餐。观众可以从中体味大师与大师之间的才思碰撞。
●文献展回顾关山月美术馆20年历史
关山月美术馆是以岭南画派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关山月先生名字命名,将艺术名家纪念馆与国家美术馆各项功能相结合的现代美术馆。关山月生前将自己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813件以及一批图书文献资料捐献给深圳,既促成了这座美术馆的建立,也奠定了关山月艺术研究的学术基础。
文献展以时间轴的形式回顾关山月美术馆20年来的建设发展,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该馆历年的重要活动与取得的发展成果。
在展览中,按照时间的线索,观众可以从1997年关山月美术馆建馆看起,进而了解该馆以关山月以及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家为主轴的展览与学术实践。这些展览和学术活动均以该馆的馆藏作品为基础,具体作品和文献资料为依据,深入研究和系统展示了关山月以及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家在各个时期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艺术成果。
为了将设计师自发的创造力和相关产业高速发展的既定优势转化成具有深圳特色文化品牌,关山月美术馆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国家影响力的艺术与设计类别大展。打造出具有当代城市文化品格的设计艺术研究和展示的学术品牌。这一部分也将通过文献展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生活:深圳文化创意产品大展”,让文化创意焕发勃勃生机,让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之中。在活动当天,“改革开放沿海城市美术馆友好合作协议”也在关山月美术馆签署。来自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美术馆在今后加强资源互补,大力推动美术馆发展。(尹春芳/文 岑志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