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东西作品国际研讨会举行
来源:文艺报 | 刘秀娟  2017年06月26日06:30

6月18日,东西作品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学问》杂志、《作家》杂志、《南方文坛》杂志、《世界文学》杂志、广西民族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国内外的20余位作家、学者与会研讨。

作家东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并迅速成长为引人注目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既有先锋小说强烈的叙事探索性,又深深扎根中国当下生活,关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精神困境,以其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表达的犀利直抵现实生活的深处,直击人生命运的痛点,形成了自己新颖而鲜明的风格,成为“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曾获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被称为当代人的“命运三部曲”。

研讨会上,东西作品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寓言性与现实性”、“反讽与荒诞”、“绝望与希望”、“想象力与创造性”、“悲剧性与黑色幽默”成为研讨的重点。与会者认为,东西是一位通晓“现代”叙事艺术的作家,他的作品打破陈旧的小说叙事,既讲究叙事的难度又不牺牲故事的可读性,注重思想性却不概念化。同时,东西又是一位持续书写当下、关注当下生活的作家,他的作品表现的是中国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基本态度,从中我们能够把握当下生活的关键词和最重要、最普遍的心理情绪,体现了“现代主义情怀”与“现代主义叙事”的双重努力。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罗鹏、捷克汉学家李素、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李永求从比较的视野阐述了对东西作品的认识。李素认为,东西以及更多中国作家与当下欧洲作家不同,他们坚持有力量的大叙述,大胆不讳地表现人的自然情感,以朴素的方法讲述朴素的故事。随着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读者认识和喜爱中国当代作家。

容本镇、石才夫、宗仁发、高兴、张燕玲、谢有顺、黄晓娟、李森、王侃、张柱林、符二、凡一平、黄佩华、田湘、胡红一、朱山坡、李约热、田耳等参加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