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吾辈虽未居庙堂,却居在"庙塘"。童年的我,不知何谓忧民忧君,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已然与塘有了不解之缘。我家门口的这口水塘却不同于一般的水塘,它很有灵性,它的灵性源于塘头的那座庙。据说这座庙是神庙,那时我家门口常年香气萦绕,本村的与外村的皆有人来供奉香火,祈求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免灾免病、孩子上学金榜题名。谁家的牲口丢了,问问神,那牲口便会回家。有一次,我放猪看云,那云有的像大山,有的如仙女,有的似动物,还有天兵天将战争的场面......看了许久竟把放猪的职责忘了。在确定丢了后,心急如焚的我便求助神。之后脑子里忽然想到在邻居屋后的竹林里,过去一看,真在竹林里,欣喜若狂,心里不由对神多了几分敬畏。
夏天,庙塘便成了我们这些小伙伴们的天然游乐场,我们各自展示自己的泳技。比谁猛子扎得深,扎得远;比谁仰泳一条线;比谁敢在深水踩水时间长;比谁在水面读书而书不洇湿,最短时间背出一首诗;比谁先摸到鱼,抓到水蛇。最糟糕的是,大人们来了,要躲在水里不露面,憋了好久,赶紧上岸,衣服却没了,只好摘些荷叶或树叶遮羞。
其实庙塘在我记忆里是没有多少荷叶的,只能说星星点点稀疏散存于塘里几处,菱角也是偷偷地东一片西一片顽强地求生着。据老人讲,这里曾经有条环庄围沟,日常月久就被自然锋利的刀锋切成了几段。曾经的围沟宛如河流,将村庄紧紧环抱,进入村庄只有唯一的一条路,不但安全,而且从外面远眺相当壮观。每遇盛夏,整个村庄便被一条绿带包围,争相竞放的粉荷尤如一个个粉妆待嫁的姑娘,羞涩地含情注目着远方的情郎。那肆意撑起的绿色华盖彰显着华贵与端庄。
极目庙塘那些顽强的生命迹象,可以还原曾经菱成片,耦相连,青色遮眼帘的繁盛景象。它们残存下来需要历经多少次自然的无情杀戮啊!——生存,需要勇气和力量。
庙塘边的夜晚,总有一张竹床,几张竹椅,一个会说故事的长辈,在月光下娓娓道来:话说一个年轻后生一日巧遇美如仙子的姐妹俩挑着秧篮,篮里盛满了水。只见水桶盛水,未见秧篮能装水的。他非常吃惊,便问之。姐姐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妹妹不也一样吗?他又问妹妹。妹妹嫣然一笑说姐姐不也一样吗?听到这里,我一下跳下床,赤脚跑到廊台,拿起脸盆从庙塘端半盆水就往秧篮倒,可无论倒多少秧篮都盛不住水。我垂头丧气地回到竹床上叫长辈继续说。他说歇会儿。我慌忙递一支香烟,给他点着,又把他茶缸里的水加满,然后问他原因。他笑着说因为你是凡人哪!此时我们小伙伴们才恍然大悟:仙人能做到的,凡人做不到。
在县城的堂哥,每逢暑假总会下乡来玩。那时城市对孩子们来说只能靠城里人来获取信息,于是堂哥成了孩子们最受欢迎的人。因为来我家的城里人是我堂哥,更加觉得荣耀,觉得脸上有光。每当有村民问起来我家的陌生人是谁时,总骄傲地回答县城的俺哥。
堂哥喜欢钓鱼,他带来的鱼具相当精美,不像我们的鱼具是一根竹竿拴上尼龙线挂上钩。堂哥的钩是双钩,常常一钓两条鱼。堂哥在庙塘钓的野鱼不多,他说这里野鱼少而且小。他大多在庙塘东面的高处塘垂钓,他的身边时有漂亮的女孩帮他拎鱼篓,并带他到村里有野鱼的塘里钓。
庙塘因为无野鱼才得以保全一分自尊。庙塘就是庙塘,它就是与众不同。
庙塘虽钓不到野鱼,却可以钓到龙吓、泥鳅,运气好还可以钓到黄鳝。我们不用鱼钩,用烧熟的带点猪肉的骨头或动物内脏放在篮子里沉入水里,过段时间就可以有收获了。
庙塘里小鱼小虾泥鳅非常多,我们洗脚的时候,它们总会游过来咬或夹脚指头,痒痒的,有时被大龙虾夹得缩回脚。这些淘气的小家伙总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你亲近。它似乎告诉人类:我们是可以成为朋友的。
每当一夜大雨过后,笫二日清晨,门口总有些大鱼在地上躺着,以为是天上下雨下来的。后来才知是庙塘水涨送上来的。
在庙塘练"水上漂"是我们男孩子夏天的必修课。大家在水面上铺一条凉席,看谁能飞快踩上去不沉。多次试验后无人能成功。可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兴趣不减。在水面上打水漂也是我们的运动之一。用一块薄的碗块或瓦片之类,从庙塘一端穿过水面激起一条银亮的水花到另一端,穿的越远,技术等级越高。比如,赶鸭子、鹅就能用到此项目。
庙塘在冬季遭遇极寒之时,尤如在南极。塘面能跑车。我们便在上面亳无章法地滑冰。有时一个趔趄就被甩出老远,呼叫声不绝于耳;有时牵在一起的几个伙伴,倒下一个,就会牵倒一片。我们还会趴在冰面用嘴贴着冰印一个唇印。如果不是极寒的冬天,我们便会从庙塘取一块薄冰,放在口中享受那清脆悦耳的声音。
那些姐姐更是有趣。有时候,庙塘的跳板上,洗衣的姑娘们边洗衣,边唱歌,棒槌此起彼伏。有时见她们嬉闹,互往对方身上浇水,本来是盟友的,刹时成了敌人;刚刚还是敌人的,却又成了战友。那时候生活多么美好啊!庙塘总会带给我们快乐!
上学后,不再无忧无虑,读书成了任务。庙塘边,我大声朗读课文,背数学公式,总感到庙塘里有一种灵气泛出,氤氲我周围的空气,我意气风发,灵感顿出,难题迎刃而解。我知道我是离不开庙塘了,它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于童年而言,它主宰了我全部的欢乐,它让懵懂无知的孩童有了天真浪漫的想象——谭庆龙,你不只属于自己,你是庙塘的载体,你要背负一定的使命,走向未来。
我忘了吗?没有!如今在我心中,庙塘的波光梦影时时浮现,那清碧的荷叶,那五颜六色的花草,那高大的洋槐树,它们簇拥着神谛造的世界——庙塘的清韵高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我把庙塘赋予我的灵气升华了文学,我在文学的田野守望那阵阵飘来的馨香。庙塘,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