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封家书抵万金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莫秋言  2017年06月23日09:28

新兵连那会,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收信,是枯燥训练之余最好的精神慰藉。每隔几天,新训的老班长会从传达室带回一叠叠的信笺,从全国各地发出,漂洋过海地寄往我所在的黄岛“北营房”。

那会儿当兵不久,因保密守则纪律约束,用不上电话,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唯一通道,便是书信的来往,一封封手写的字迹,像是远方的问候,给人以鼓舞和振奋。在每一个想家的夜晚,站在冬季萧瑟的寒风里读起,常常泪水沾湿了眼眶。

爷爷的家书正是在那个时间收到的,虽只有简短的几行字,但是牛皮纸的信封上被打上了家乡的邮戳,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那封沉甸甸的家书中还捎带着两张照片,分别是爷爷和父亲两代人的军装照,年代久远早已泛黄。

爷爷曾是一名老兵,新中国成立不久,为支援国家建设,新兵下连分配到沈阳兵工厂。生长于江淮平原的汉子,却赤条条地耐不住东北的恶劣气候和艰苦条件,患上了严重的风湿骨病,每逢阴天下雨便要时时作痛;又一生都在同气管炎等老毛病做着顽强的“斗争”,乃至那些旧时的顽疾摧残着他整个晚年。但是每每细数过往,他都内心笃定,一身堪称古董级的旧军装如同至宝,又如情深意切的挚友。

爷爷曾在那一纸家书中这样写道:“龙龙(乳名)同志,你寄给我笔挺的军装照我已收悉,入伍短短数月,你已更加结实和硬朗。我家一脉三代人从军,你能秉承爷爷与父亲的志向,于大学毕业后投身火热军营献身国防,这是我一家人值得高兴之事。但从你信中知你思乡心切并诸多挂念,这确不当取。既已投笔从戎,便应深知责任之大,使命之高尚,望你心无旁骛、扎根军营,纵不能建功立业,亦应使青春无悔!敬礼——”。落款处还不忘署名“老兵”。

那时的爷爷年逾古稀,我能想象得到,他在信的那一头的白炽灯下,戴着老花镜力透纸背的深情模样。也正是那一纸信笺,让我整个新兵连以及军旅生涯都元气满满,热血复活。

那会儿,我并没有及时给他回信,而是卯足了劲,在本职的岗位上埋头苦干,训练上树标杆,工作上争先进,有一封封立功受奖的报喜函不定期地寄往家中;我能想象得到,远在乡间的爷爷收信之时,那挤满皱纹的脸上定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后来,这一封家书被当作范本于军人大会上宣读、传阅,向许多年轻的战友传递过满满的“正能量”;而那一位真诚的“老兵”,也真正发挥过自己“退伍不褪色”的余热。再后来,那封珍贵的手稿陪伴着我走过每一个人生的重要关头,其中的每一个字节都在我的生命中闪闪发亮。

如今,爷爷告别了病痛,已然离开了我们。我会将那一封纸比金贵的家书永久地传承下去,给我的孩子,给更多未来的“接班人”。我相信,那是矢志不渝的精神丰碑,是一个家庭和一群“当兵人”永不褪色的魂。有了它,生命终将落幕,星辰却不曾暗淡,信仰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