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怀念小城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薏如  2017年06月22日09:21

夏日的微风中似乎还夹杂着丝丝小雨,暑期如约而至。

你是否还在梦中与周公约会,你是否还在小河边嬉戏着鱼儿,你又是否在夜空下欣赏着点点繁星,而我却在窗前阅读着一本书籍,正遨游在林海音作者笔下的小城中。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邓丽君歌中的小城是那么美丽,所到之处都是胜景,所听之物都是欢乐的事。但是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小城市由有喜有悲,有爱有恨的繁琐小事勾勒而成的。跟随着作者的步伐经历那一幕幕的场景,让我颇有感触。

惠安馆中的我以及她和她

我放佛看到了秀贞和妞儿(小桂子),我同情秀珍的遭遇,为妞儿的身世揪心,更为母女重逢的画面感动。秀珍不疯,她对爱人的爱恋与思念,对小桂子的想念与盼望,她是那么的可爱,而有那么的可怜。妞儿一边面对着养父母的百般虐待,一边又与英子玩乐,她更是让人心疼与牵挂。在一次偶然发现中,英子得知妞儿的真实身世,善良的英子为了让母女俩相认,却不曾想在雨夜中母女俩的不幸遭遇。我哀叹,悲愤,两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惨遭不幸,但同时感到庆幸,骨肉间的亲情谁又能割舍呢?

我们许下一起去看海的小小诺言

我听到“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原来已经到了新帘子胡同,我仿佛看到了英子与陌生男青年的交谈的画面,年幼的她怎能分的清海和天,又怎能分得清好人与坏人,只凭借着男青年她那厚厚的嘴唇,就相信他是一个好人,想必每个孩童的眼中都是如此吧。青年的话语,也让我不得不理解同情他“做贼”的无奈,只因供成绩骄人的弟弟上学,而做出不得已的选择。传统的文化思想和沉重的生活负担是他的精神和行动严重分裂,但他希望英子可以理解他并不是真正的坏人。看到英子的无心之举,却“出卖”了青年时,我感到十分的无奈。的确,好人、坏人,成人的世界与儿童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形态,谁又能分得清?

兰姨娘再抱一抱我

当我看到年仅十岁的英子因为同情妈妈,而种种设计与牵线搭桥,让兰姨娘与徳先叔从彼此有好感走到手拉手,缓解了妈妈与爸爸的紧张气氛,我感受到了英子的机智与对家庭的爱,还有那一分孩童气。章末时,英子的想哭,又想笑。我觉得这种“百感交集”的人生状态对于年幼的她来说,是一次新的成长体验吧!

宋妈会再回来看望我

不知不觉中,来到城南的一座四合院中,聆听着宋妈的悲惨命运,旧社会的穷人家里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悲剧。生活所迫,宋妈不得已的选择,放置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来当英子弟弟的奶妈,还有她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宋马儿子的死使她无奈,悲痛与绝望,最终选择离开,决定重新做回母亲。难道他不是旧社会穷人家的典型代表吗?

爸爸我为你再次戴起夹竹桃,可好

爸爸对待英子的严厉,但是严厉中也带着深深的爱,他又是那么的慈祥,对待孩子的教诲与关心,让我着实的佩服与尊敬。爸爸的离去让年幼的英子过早地品尝到了人生的苦涩,过早地成长为早熟多思的少年,准备承担起父亲去世后家庭与人生的责任。文章虽短,但读来却温暖感人,深入肺腑,不得不让人对这位作者肃然起敬。

的确,一幅场景一幅场景的描绘出一个孩子眼中的北京城,是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醇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逐名利心啊!

我轻轻地合上书,放一片花瓣于书中,写下日期,记录着在这个花开半夏的时刻,我与这位女作家的相识,以及游历小城的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