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鸿钧:对传统文化持敬畏之心
灵泉禅寺
逸笔山水
5月26日,由北京慧语文化主办的“游于艺——买鸿钧小幅作品初夏品鉴”在京举行。展览展出了买鸿钧近年来创作的山水、花鸟以及书法精品40余幅。这些作品尺幅不大但均为寄情笔墨的佳作,既是他的砚边独白,又是他平日诗情画意的灵性抒写。买鸿钧不但书画高妙,还精通诗词,画中题款大都是他自己赋写的诗词,赏画品诗别有一番韵味。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在谈及买鸿钧时说,中国画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诗书画要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精神的境界,不是只满足视觉的追求,也不是只有绘画的功夫本事就行的。买鸿钧很重视这一点,诗文书画兼并,而且打通诗文书画,这个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他的作品重视审美感悟,讲究审美品位,他画的大自然让人向往,看他的画非常享受。他比较理解传统山水画有多种功能,其中有一种最大众化的功能就是“养心”,以画为记,以画为乐,他的作品重视审美感悟,讲究审美品位,他画的大自然让人向往,看他的画非常享受。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认为,买鸿钧从小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在自学之中找到了对传统的敬畏之心。他对诗词、书法、篆刻各个方面的全面修养,是支撑着他很多方面有所突飞猛进的积淀。他的笔墨是很讲究的,对生活的感觉和对传统笔墨的滋养在法度之中,又在法度之外,不被法度所束缚。
评论家李一也谈到,买鸿钧是一个喜欢静并能静下来习书作画的画家。读他的作品,有一种树苍石古、地老天荒的感觉。当代的山水画多躁气,就是因为画者静不下来。有静气方能入佳境。真境静中造,妙意静中得。逸气静中来,大美静中参,至道静出悟。买鸿钧能于静中思天地之奥妙,天籁之希声,画山川之清气,写云水之苍茫,令人敬佩。
在展览现场,买鸿钧说,这次小品展的作品可谓是“正经创作”后的“不正经”作品,随心所欲,悠游自适。有山水、花鸟、书法,信手为之,不计工拙,少了些许的顾盼与禁忌,点画间由于情绪的流露或于瞬间萌发的机趣,倒与平时的“正经”作品略不相似了。人类情感是共通的,所谓“思接千载”正是这一情感承递的通俗说法。艺术家与哲学家往往比常人更具有敏锐的先觉意识,更能体味和觉察生命与大时代的细微变化。而当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在时代的前行中稀释与消解了自身的理想价值与艺术情怀,就有可能随时代的沉浮而沉浮,并渐渐地迷失自己,其作品的质量、内涵必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