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益门南去有佳境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维新  2017年06月14日23:12

在槐花飘香的季节,我从北京回到宝鸡,听说小妹在益门买了房,我和妻子前去认门。小妹说,南山有一处新建的公园很漂亮,今天天气凉爽,咱们去转转。

我们乘坐12路公交到了终点站太平庄,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这里是秦岭北麓的地段,群山千嶂,碧波万顷,川陕公路在山间缠绕穿越,在13公里处的西段,藏着一个占地200余亩的人文景观。我抬眼望去,在一块麻石影壁上,阴刻着4个红色大字:古弓鱼公园,一看笔迹,便知这是西安书法家吴三大的作品。影壁坐西朝东,望着公路上串流不息的车辆。我们跟着小妹踏进这碧海荡漾的美景当中,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高高的24个节气圆柱雕刻,上面阳刻着图腾和云朵,与这些高大的建筑物相邻的是汉白玉雕塑:夔龙、白兔、神牛,憨态可掬,栩栩如生。镶嵌在石壁上的古人的诗词歌赋,彰显这里不仅仅是一处生态公园,它的文化品味让我赞叹,驻足细细恭读。在这空气清新的绿海中欣赏古典文化,是一种难得的身心享受。

我们顺着甬道向西走去,归隐桥豁然入目。山门的两侧有一副对联:回归自然唯爱唯美览真迹,隐入山林亦真亦幻寻佳境。我突然想起我们常说的那两句话,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我倒觉得真正能放弃都市生活,隐居山林的才是高人,才是有品味、有修养的大隐。

越过归隐桥便到了西山影壁前,这里中间有一副雕刻画,上方有两句诗: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左侧是陆游的石刻塑像和他的诗词。右侧是放大了的“开元通宝”古钱形状做的门,紧接着是一副长方形的镂空剪纸图案牌匾,画面上有太阳,有鱼,耕牛和农夫,两边用篆体刻着8个字:绿色古城,生生不息。

我们沿着蜿蜒的环山踏步登上揽月亭,两侧亭柱上挂着两条黑色木牌,阴刻着一副楹联,用金粉涂过,分外大气,端庄:观天地风云奥妙,揽明月星辰。站在这里,山下的房舍,公路,绿色的植被,对面别墅区像棋子一样摆布的房屋尽收眼底,突然感到我们眼前的视野非常开阔了,我好像看到了古栈道上行走的商贾、文人、墨客,好像听见了烽火台上的隆隆炮声,真有点发思古之幽情了。

据说古道广场,是根据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小曲构造的。这里有桌有凳,在广场的西侧,是一副石刻的古栈道地图,地图两边是古代的典故雕刻图案,南北两边塑着诸葛亮和司马懿的造像。环绕小广场四周的石壁上刻着古人咏大散关、栈道、益门的诗词。我站在边上一看,脚下是淙淙流淌的清姜河,河滩的石头很多,在一个特别大的卧牛石上刻着“望月”两个字,朱红点描,格外醒目。

我们越过小桥,来到河的北岸,河边用石头雕刻着一个古代的居士手执酒杯,好像喝醉的样子,十分逼真。在他的旁边从一个古龙的嘴里溜出一股清泉,小妹说这水特别甘甜,他们用大桶接回去就这样喝。水流的地方,是一个繁体“龙”字的阴刻石槽,水顺着笔画流过一圈然后淌进了清姜河。

在朝公路行走的路上,我看到石壁上金色刻着不同写法的“龙”字,据说有一万个之多,我们姑且将他叫做万龙壁吧。这里的一切,足以显示规划者的独具匠心和绿色文化意识,让人赞叹,使人感到身心愉悦,这里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他不仅是空气清新的绿色氧吧,而且是陶冶人的性情,缅怀我们先祖,传承圣贤精神风范的道德高地。我们为此而点赞!

我们没有走回头路就到了下车的公路边,小妹说,这里夏季的时候,人特别多,山上的生意也好,吃烤全羊的人要提前预约。

站在风景如画的清姜河畔,远远望去,嵯峨挺拔的大散关犹如画家笔下的远峰让人浮想联翩。在这片洗去风尘,没有污染的生态景观里,让人有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感觉。

“古道谱华章,苍生写传奇。”我虽居住在桥南,移步秦岭脚下,这还是第一次,据说这里属于神农镇的地盘,过去叫益门。我曾经读过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的五绝《益门镇》:“天险当秦风,提封界雍梁。枕云高不落,陇树晓还苍。”

益门是陈仓的北口,也是过去益州的北大门,元末陕西平章政事李思齐曾在益门山口筑城为镇,屯军防御蜀军进犯。明代成化二十二年(1486),今神农镇刘家槽村人白鸾中举,次年他高中进士。这个人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按等高职,他在《益门镇记》这篇文章里,对益门镇的险要位置做了精彩描述。

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明弘治六年宝鸡县知县许庄,在宝鸡县西南益门镇二里散关巡司修建城堡,曾题“益门雄镇”四字镶嵌于牌楼正中。

1949年7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发动扶眉战役,7月14日,第二兵团解放宝鸡,第一兵团攻克益门,扶眉战役胜利结束。贺龙率部取道散关南下,追击胡宗南残部。

从石刻上了我了解到,如今的美景是由宝鸡市南山建委策划,渭滨区园林绿化管理站承建,2014年春天完成了一期工程。后续工程正在续建。我们来到这里时,看见西山上有挖掘机和工人师傅正在施紧张施工。

离开这美丽旖旎的绿色氧吧,我们回到了益门镇,看到小镇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两边应有尽有的店铺,我的视线从对历史的回味拉回到了现实,我想,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我们能不能完好的把它移交给子孙后代,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仅需要金钱,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三思而行,只要我们把环保意识当成自觉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山,我们的水,给后人留一些有用的自然资源,我们也就无愧于祖先留给我们这些引为以骄傲和自豪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