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京剧创新实践获专家肯定 《美丽人生》亮相第八届中国京剧节
来源:文艺报 | 徐 健  2017年06月12日06:49

由武汉京剧院和武汉爱乐乐团携手演出的大型京剧《美丽人生》日前亮相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美丽人生》根据方方小说《万箭穿心》改编,是武汉京剧院“汉口女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由刘子微和关栋天主演,王筱頔导演。与原著小说相比,该剧将主人公李宝莉变成了“李美丽”,删去了小景、爷爷、奶奶等人物,把叙事重心放在李美丽与丈夫马学武、旧相识建建的情感以及和儿子小宝的交流上。同时,在表现形式上,该剧在保留京剧唱腔韵味的基础上,融合了合唱、伴唱、人偶以及富有现代感的群舞等元素,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在演出结束后举行的剧目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该剧的创新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与会者认为,《美丽人生》是一部非常另类、极具探索性的京剧,表现了女主角从无限的骄纵到挑起家庭重担、艰苦奋斗、反省自我的转变,以及直面曾犯的错误、积极面对困境的人生之路;演出集京剧音、歌、舞为一体,虚实结合地呈现出人物真实的情感,又让观众感受到现代舞带来的激情和节奏。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京剧要发展,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美丽人生》就体现了这样的创作走向。李美丽的人生故事充满了时代感,几乎每位观众都能在剧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获得启迪。“从小说《万箭穿心》到京剧《美丽人生》,我认为是一种飞跃,它体现了当下的审美趋向,表现了艺术家在艺术理想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性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安奎谈到,该剧将李美丽的人生演绎得一波三折、激荡心灵,特别是形式创新上,借鉴了现代歌舞和音乐剧的表现元素,如李美丽跟踪丈夫一场戏,就采用了歌队、舞队符号化的群众演员来表现,“这种探索对表现当代尤其是城市题材,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薛若琳表示,武汉京剧院10年来专注于现当代题材的创作,连续推出《吉庆街生活秀》《水上灯》和《美丽人生》三部作品,体现了戏曲工作者对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