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并不是孤独的声音
近日,十月文学院系列文学讲座“名家讲经典”第三讲在佑圣寺举办。作家阿来以“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为题,从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坛的影响谈起,梳理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被孕育的时代土壤和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十月文学院院长曲仲出席活动,十月文学院副院长吕约担任讲座主持,来自首都各大高校的学生代表、文学爱好者百余人参加活动。
今年是《百年孤独》出版50周年。作为“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作之一,《百年孤独》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影响最为广泛的20世纪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对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而言,马尔克斯和《百年孤独》更是存在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阿来的写作根植于藏族民族生活与历史文化的土壤,他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独特思考,与《百年孤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
阿来谈到,《百年孤独》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文学事件,而是与拉美地区的政治现实、文化背景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超现实主义热潮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仅只有一个马尔克斯,不仅仅只有一个《百年孤独》。而且,当拉丁美洲走上民族独立运动之路以后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只有魔幻现实主义一种,还诞生了其他伟大的声音,这才是文学真正的生成机制。他认为,《百年孤独》中魔幻的、超现实主义的修辞和书中描写拉美生活的现实之间达成了一个绝妙的平衡。马尔克斯用魔幻的、超现实的技法来刻画荒谬至极的现实,这比一般的现实更高级。他们不但没有脱离现实,而是更深刻地揭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