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好朋友 拉拉手

来源:文艺报  | 青梅  2017年06月07日11:30

这次生病,老爹先是住了10天医院,恢复得奇好,甚至一度都丢开了拐杖,不说健步如飞吧,也能说足下生风,一天里有两次是去他的果园里,全家人很是欣喜,我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忙几天自己的事情,电脑已经超过一个月不开机了,小说也写得少。

一周后的周三,天气冷了起来,老爹忽然有些懒,赖在床上不肯起床,也不肯吃饭,总是迷迷糊糊地睡觉,当天就被送进了医院。一检查,脑梗加重,被推进病房时,老爹已经不会走路了,两条腿团成了一团,两个人也架不起来,说话也不利索,听不清在说什么,有涎水流了下来。

头三天被困在病房里有专人陪伴。第一天,老爹没有吃下一点东西,白天由我看护着打吊针输液,夜间由大哥陪护,老爹变得非常烦躁,折腾了一个白天和黑夜,在第二天清晨6点多才终于睡了半小时。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从馅饼周那里买了老爹爱吃的馅饼,赶到医院时,老爹还没醒,大哥说一晚上好是折腾,看老爹脑袋枕着左手,我坐在床边拉住他的右手,老爹的右手食指勾住了我的手指,好像白天医生与他勾勾手检查一样,他下意识地勾勾我的手,好像小时候我们的拉勾勾一样,拉勾上吊,一万年不许变哦!

老爹的指尖粗大,这是干了一辈子重力气活的手,我心酸的不得了。老爹又醒了,看到我,好像有些委屈,说话还是不利索,他接过馅饼来吃,又抖着手要自己端粥,嘴里咿呀地说着:自己昨天一天没吃饭了。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说,“我知道,昨天白天我都在啊。”自从生病后,老爹戒了烟酒,夜间改吃零食了,吃饭也开始受重视起来,一日三餐都要正点,再不是平日里那样,忙着在山上的果园里刨地整堰,吃饭的点儿喊上三遍五遍喊不下山来了。

因为几乎是断食了一天一夜,老爹的心情很是委屈,他一边颤颤抖抖地咬着馅饼,一边又腾出嘴来抖索着用吸管喝粥,我站在旁边照顾着他,满脸是泪,平日里老爹是最看不得我淌眼泪的,他总是第一时间发现我的小情绪,可这次,老爹忽视了我的眼泪,他低下头认真地努力地把馅饼送到嘴里去。

第三天时,老爹说话有些清楚了,能自己坐起身子来,但上下床还是要人架扶着,老爹长吁短叹,下床时他佝偻着,矮了半截身子,对于上厕所他心生畏惧,不肯多喝一口水。

第四天上,老爹自己不用扶着就能上厕所了,虽然需要拐杖,虽然走得极慢,但已经很让人高兴了,人一高兴,心情自然就好,这一天起病房里开始有了笑声。

自己还能走,老爹便再也不肯夜晚在病房里住了,他嚷着晚上要回家去住,只白天来医院输液。我们答应再让爹只住医院一夜,明天晚上就回家去住。这天晚上由小弟陪护,而我和娘和二哥开始在家里布置屋子,屋子里重新规整了暖气管道,调了橱柜,又从二哥的温室大棚里搬来了几盆绿植:红豆杉和虎皮兰,芦荟和开了花的杜鹃,地又被擦了一次,墙皮有发污的地方也重新涂了涂料,娘说:“老头子回来,看到屋子里大变了样会高兴的吧。”我赶紧拿出手机来拍,说:“明早去医院,先让老爹看看,他不在家几天,家里已经变得更温暖了呢。”

第五天晚上,老爹终于回到家了。“屋子里暖气很热,比医院里还暖呢。”老爹喜笑颜开地说。

“那我们拉拉勾,你好好配合医生,我们每天都让你回家。”我把老爹的小指拉过来勾住:“拉勾上吊,一万年不能变哦。”

二哥家3岁的小孙女晓冉看到了也跑过来说,“老爷爷,来,拉拉手,拉拉手,拉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老爹咧开嘴,他两只手的小指被分别勾住,好像在扯锯子一样,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晓冉去,姑奶奶去,就是不让不听话的去。老爹呵呵地笑了起来,他因为从13岁就开始登台唱戏,肚子里可是有不少的逗趣。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老爹的病状一点一点地减轻了,过第12天时,一大早老爹忽然站直了身子,站直了看,老爹还是蛮高的嘛,还是那个山一样沉默厚重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老爹,老爹很得意地看着我们:“三爷我又当上联保长昂!”这是老爹唱过的戏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我其实是想说,老爹应该配这句词才更入味儿。

到14天上是一个疗程,老爹恢复得不错,连医生都说老爹勇敢坚强,老爹被批准出院,办理完出院手续,我很是感慨,人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才不怕严霜,有一颗勇敢的心才能笑对四方。愿老爹从此后开心快乐,平平安安。

老爹又上了山,站在风中他看到了脚下的果园和果园里光秃的树,看到了山上的石头和树上孤零的鸟巢,也看到了冬日里寒冷的呼吸下那些蓄意等待萌发的草籽粒儿,他看到了整座山的骨胳和心脏,他丢开了拐杖,对着大山张开了双臂,仿佛那些他盼望的同样盼望着他的土地一样,他们一起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到来,盼望着绿衣扮靓山岗,盼望着花香果香,盼望着秋收冬藏,盼望着重拾起葱茏岁月荷锄人生四季。他们一起盼望着,盼望着青春做伴好还乡。

老爹又上了山。

老爹真棒!能直立行走,能独立吃饭,能大小便自理,能言语表达清晰,能思维活跃讲笑话,看电视能揣摩编剧导演意图,我们又把老爹当成了当初还很年轻的模样。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