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华服风姿 时代缩影

来源:文艺报 | 李小玢  2017年06月02日06:45

闲来无事便喜欢看书。看这本书的欲望是因为书名中的“华服”勾起了我对美的好奇心。

翻开小说《华服传奇》,犹如展开了一部民国生活的长卷——穿越百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个洋溢着京腔京韵的老北京城,便在眼前变得鲜活起来,读着就被北京城里浓浓的民国风气包围,眼前晃动着旗袍、四合院、茶馆、戏园子、大总统、小裁缝……流畅优美的文字引领读者回眸历史,品味一个和旗袍有关的传奇故事。

有人说我是“文革”之后第一个穿旗袍的人。那是1977年在首都体育馆为“五讲四美”晚会报幕。那天,穿着粉红色旗袍、梳一条长辫子的我一出场,全场鸦雀无声……后来有位记者朋友告诉我,这身典型中国女孩的打扮把观众惊呆了,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几二十年里,已经看不到有人穿旗袍了。

我这身打扮是我姥姥的“策划”,那时候我报幕没有演出服,姥姥找出一块存了多年的绸料亲手给我缝了这件旗袍,因为料子只够一个身长,就没有袖子。而因为没有袖子,这件旗袍突出了某种时尚元素。姥姥是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懂得审美、热爱生活,亲手调教出女儿和外孙女两代在当时那个红色年代里有些与众不同的“淑女”,而姥姥的为人处事,也让我体会到了民国时期女人的教养。

然而,民国在我脑海里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的上两代人经历过的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怎样的一种生活,我无从具体地了解; 惟一清晰的印象就是旗袍——民国的女人们不管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她们都身穿一袭旗袍。那是一件多么朴素端庄,又多么性感妖娆的华服!是谁的发明?又是谁在改良……小说《华服传奇》说了,是苏记裁缝铺里那个江宁织造来的苏师傅,是他的徒弟成子,是以他们为代表的许多用双手裁剪了最美的时尚线条,却没有留下姓名的巧手工匠。

当然,《华服传奇》的作者不是为了写旗袍而写作,旗袍、裁缝只是她裁剪民国历史的一个角度,正如朱晓平的推荐词所言:笔写历史,绢裁时代。小说把主人公成子从小到大到老的生命过程放在了清末民初直到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展示了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中华服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由此,民国历史在读者面前清晰了起来——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宣统退位、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溥仪被赶出宫、皇姑屯事件、妃子革命、七七事变……每一个历史的节点都因为一个裁缝——成子的亲历有了平民视角,变得不那么遥远缥缈。成子传奇的人生就是这样在作者的笔下浓缩了历史,同时也让读者长了知识。

提起服饰,人们很容易想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衣为首,自古以来的排序“衣”竟然在食之前。然而不吃饭会死人,不穿衣服或许不会死人(寒冬腊月除外),但古人为什么这么排序?《华服传奇》给了读者很好的启示。

服装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服饰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用来遮羞御寒,而是具有“礼”的象征意义,并且历朝历代都有其规制。比如古代平民百姓只能穿麻或棉质,贵族才可以穿蚕丝织物,以至于留下“一介布衣”的成语用来表示平民地位。小说《华服传奇》在这方面给读者做了文化普及,用裁缝具有的常识讲出曾经是社会生活重要内容的服制规范:什么人可以用什么质料、什么人可以穿什么衣服、什么等级衣服上可以用什么图案;民间、宫廷区分等级阶层的服饰标准、以及当今我们在生活中什么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不能穿什么衣服等等。这些服饰修养、服装美学在很多百姓中,特别是年轻一代中是缺失的。而至今我们这个曾经讲究穿戴的华夏大国都没有一套确定的、能展示中国人风范的“国服”,这是我在读书时悟到的遗憾。

除了服饰,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书中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郝义成(成子)善良厚道、手巧心细,对手艺精益求精,对爱情忠贞不渝。他见证了许多历史大事件,经历传奇,但他始终是个生活在翠花胡同里的小老百姓,本本分分走完了一生。这让人感觉亲切,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熟人,一个好人,甚至有种忘了他是个文学形象,想去找他做件旗袍的冲动。

围绕在主人公身边的,还有几个鲜活的人物:乐观豁达仗义疏财的郭云飞、革命党人赵先生、武术救国投身抗日的柱子、幽默热心肠的巡警老郭、成子的恋人玲儿、暗恋成子的女孩瑶瑶、柱子的女友赵丽君,还有作恶多端的南城恶霸大驴头……这些正面的、反面的人物穿行于传奇故事的架构之间,让成子这个人物的人生丰厚起来,也让和华服有关的百姓故事生动起来。

诚然,作品并不完美,有些历史阶段的一笔带过颇有些吊起了胃口又没有得到满足的遗憾,但平心而论,这是一部有美感、有品位、值得捧读的好作品。

(《华服传奇》,尔火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