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民文艺家之歌——读长篇报告文学《放歌天地间》 

来源:文艺报 | 木弓  2017年05月24日07:14

在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日子里,读到作家谌虹颖的长篇报告文学《放歌天地间》,非常动心。这部作品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了老一辈军旅作家阎肃为士兵写作、为军人放歌的艺术生涯,生动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忠诚党的文艺事业、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守军旅文艺高地的责任,从而展现了人民艺术家的精神风貌,塑造了我们时代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文艺家形象。这是一部主题鲜明、格调高昂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一首深情的人民文艺家之歌。

作品突出赞美了阎肃同志一生为部队官兵创作的崇高道德品质。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青年时代就创作了红色题材歌剧《江姐》,产生了全国影响。这部作品一直影响着我们几代人的思想成长,直到现在,仍然是中国红色文艺经典宝库里最重要的作品。他选择成为一名军人,走上了为战士写作的道路,把他所有的艺术才华与艺术生命,都献给了人民军队的文化艺术事业,献给了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几十年来,他写了那么多的歌词,那么多的优秀作品,都是积极反映军队生活,都在歌颂人民军队,都在表现军人的精神,都在努力塑造中国军人的艺术形象。这些中国军人的精神和形象,不仅深深扎根在军人们心中,也深深地扎根在普通群众心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他以自己所有的创作,自觉践行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我们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倡导的文艺思想,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他心中的人民就是一个个普通的战士,就是每一个中国军人。他以几十年的艺术坚持与实践,积累起一座艺术高峰,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报告文学《放歌天地间》把阎肃同志艺术心路写得非常真实感人,写出了一个人民艺术家的精气神和高境界。

《放歌天地间》还重点描写了阎肃同志对深入生活的高度自觉和坚持。“深入生活”是新中国文艺思想的关键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关键词。时代生活是一切文艺的源泉。中国作家、艺术家必须通过“深入生活”,向人民学习,在人民的生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才能创作出受人民欢迎的好作品,才能创作出与我们伟大时代相称的优秀作品。阎肃同志正是按照这条正确的创作道路,长期生活在军营、海疆、边防和阵地上,长期和士兵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交朋友,和他们共同体验着军队生活的欢乐与痛苦、艰难与光荣。他本可以是一个颐养天年的老人,但他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年轻的军人,他身上永远奔腾着军人的热血、肩负着军人的责任,同时也永远承担着艺术家的责任。他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仍然不懈地写作工作。他的作品来自火热的生活,所以充满生活的乐观精神,所以有强大的思想艺术力量。作为一个淡泊名利、德艺双馨的人民的作家、艺术家,他身上同样体现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成为我们时代的道德楷模。他的创作实践,应该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特别是军事文艺创作的重要经验。可以说,该报告文学把他的创作经验做了极好的梳理。

《放歌天地间》的主题引导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阎肃同志对我们中国文艺发展进步的贡献,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经历了被消解、被边缘化、被市场化的痛苦时期。在中国文艺思想经受严峻考验的年代,军事文学的基本思想也受到了来自现实的挑战,出现了一些困惑,主题也有些分散,思想焦点也不那么集中。例如怎样坚持军事文学中的国家意识、英雄主义,和平时期怎样坚持军事文艺方向等问题,都受到当时社会意识的影响,出现了弱化模糊的现象。阎肃同志不是理论家,但他却能自觉坚持站到党和国家立场上,以自己坚实的创作,坚持发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时代强音,坚持了军事文艺的核心价值和正确方向,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当时困惑在军事文艺里的重要问题,为中国的军事文艺走上正确的创作道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历史和现实事实证明,军事文艺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越是和平时期,越要坚持军事文艺的基本主题,弘扬军事文艺的核心价值。

阎肃同志的创作道路给我们的文艺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中国的文学中国的艺术应该走向世界,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国的作家、艺术家却不能过急地走向世界,而是应该沉下心来,更加老实诚恳地走向自己国家、民族、人民的时代生活中,更应该把热情和心都沉到生活中,更加努力为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创作,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中国文艺才有可能走向世界。文艺只有首先为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服务,得到人民的认可,才有可能加入世界文艺的大家庭中,积累成为人类精神的财富。文艺特别是文学,是用自己国家民族的母语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塑造形象、揭示本质,这个基本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注定了中国文学的本质特征,也奠定了中国文艺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文艺的主流必须跟随着国家民族的进步而进步,必须跟随着国家民族走向世界而走向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一个深刻的道理,也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因此,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阎肃这样的中国作家、艺术家。有了他们,中国的文艺才能和世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