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微尘众
来源:中国文化报 | 陆梅  2017年05月23日08:43

惊蛰日,即兴起意出游。去哪儿呢?城市的周边大抵是新起的水泥楼盘,挤挤挨挨铺排成一片片,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这里那里,遮天蔽日,简直密集到恐惧。久居城市的人终被城市所困。然而终是要努力,不放弃微小的找寻。

手机信手一点,导航到了金山亭林镇。好吧,记得友人说:“亭林有个松隐禅寺,寺前有条小河,很是安静。”那就去松隐禅寺吧。松下风,林中隐。“松隐”两字,真真不负一座寺庙的名。向来有一个偏执,以为寺庵庙宇的理想之地该在僻静处、山野里,惜乎红尘更爱抱佛脚,城市内外哪还有清修小庙?

上午十点出发,驱车七十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路,刚好适合临时起意。高速路到金山界,眼前突然敞亮起来,大片农田袒露,收割过的稻茬儿还留在田地里,也有才刚翻耕过,黑土醒目;闪过杉树林、香樟林、棕榈树和各种苗木的树林子,疏疏朗朗,深浓新绿;远近粉墙黛瓦的农舍陡然间一亮,那黑线条勾勒的悦目的白,放在这旷野里,竟似一个梦——好像哪里见过?噢,吴冠中的画!这倒给了我一个意外,“原来上海还有这么美的村庄啊!”话一出口,不禁哑然。有道是久在樊笼里,无意返自然,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了。

车过亭林镇,以为松隐寺就在左近不远,却是越开离镇子越远,复又敞亮——又见大片农田、林子和村庄。只这村庄小楼不复是簇新的粉墙黛瓦,而是新旧不一的农家院落,驳杂,却也更见朴素。

松隐禅寺隐在这乡间。一条华严塔路指向明黄的院墙。这里定是了。真有一条洁净小河自寺门前流过,河上居然跨了两座桥,一新一旧,皆名华严塔桥。旧桥建于清朝,和六百六十多年前(元至正年间)松隐庵内的华严古塔相辉映。脑海里翻出一句话:“我们过桥,是为了从此岸到彼岸。”

彼岸正佛号一声,钟磬一声,法音潺潺。正待敛声谛听,突然又消隐了。边门进去,但见几个工人正忙着切割钢筋,地基已挖得丈把深,原来松隐禅寺正兴土木。迎面走来一位僧人,一袭袈裟,眉清目秀,微微颔首。以为是礼节性招呼,没承想师父却道:“吃过饭了吗?”本能摇头。“现在还是饭点,快去吧!”说着指点:“这条路走到底右转即是,现在应该还有。”遂恭敬从命,感恩称谢。今天的第二个意外。

斋堂里一桌僧人,一桌工地工人,各自吃得安静,小声言语几句,陆续吃完离座。就近择了一张空桌子坐下,桌上有四个菜:芹菜素百叶丝、清炒菠菜、香菇菜苋、红烧萝卜。清疏简淡。菜已微凉,米饭打来尚有余温,斋堂阿姨端来一碗豆腐蛋花热汤。竟然就安之若素地吃起来了,仿佛回到小时候的自家客堂。菠菜清甜,菜苋青嫩,米饭也是软糯可口。阿姨过来说:“好吃多吃点。”三个人真就把桌上菜吃个干净了。放下碗筷,见阿姨正双手合十,恭立在弥勒前。心下忖度,这阿姨是居士吧?吃斋念佛,斋堂忙碌,不披袈裟,也一样修行。想起我在小说里写到的一句话:“庙外俗事,庙内佛事,心静时,庙里庙外都是佛事。”也是,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

饭后在寺里踱步。不闻人声,不照人影。僧人大概都打坐去了,连工地上的工人也都止了息,不知在哪个角落打盹儿。如此静寂,步进殿堂内更不敢轻慢。藏经楼一楼的法堂内,两边桌案上置有一叠金黄色封皮《地藏菩萨本愿经》。信手翻开,小声诵念:“慈因积善。誓救众生。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智慧音里。吉祥云中。为阎浮提苦众生。作大证明功德主。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殿内阒静无声,桌案上的引磬、木鱼、云板、铙钹,以及佛前的净瓶、香花、紫金钵盂、花幔、香炉统统静谧得不由你心一颤。它们都在谛听,牵引着你摄受身心。你立定在那里,无有杂念,心怀踊跃。此种奇异清明的感觉是今天的第三个意外。

手机录下了寺内石柱上的两首七律,皆为吟咏松隐禅寺的古诗。其中一首,元朝王逢的《题松隐庵》:“一片流泉泻玉虹,九峰分绕梵王宫。雨余清气来天上,风定鸟声落座中。松叶昼昏云欲合,藤花雪白径微通。老僧异我君亲念,一卷琅函答太空。”大抵可以遥想昔日松隐庵的蓊郁扶疏,老僧黄卷经书,“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张岱《天境园》)

《金刚经》里说“微尘众”,多到像沙尘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流转。果真如此,一切的起点都将是终点。时间无限循环。世间万物重重无尽,小到极微之微,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这是佛法世界里的修行。读书人的修行呢?明心见性此其一,倘能寂然光动大千,以美的心唤醒人的心,进而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真就是一个民族的生生之力。

出得庙门,想起今日惊蛰,下过雨,空气里荡漾着湿濡濡的清和新。跨过旧桥,复归此岸。桥岸边一畦青菜是明翠的绿,萌生着一层白,像是少女的脸,一脸明媚的天真气。叶片上聚落着一颗颗的雨点子,水钻般发亮。忍不住去逗弄水珠子,亮闪闪的珠子一下滚落,一下碎裂,忽地不见。

春天正在缓慢生发。二十四节气里,立春和雨水之后,就是春意萌发的惊蛰。小时候的课本里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昏睡了一个冬天的虫子们醒了,从黑夜里爬出来,脱胎换骨,向死而生,唤醒村庄、田野、花树和整个的春天。想起彼岸的诵念,仿佛一个清明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