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丰满的情感形象里发掘厚重的历史意义 ——青年作家谭冰小说创作简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曹万里  2017年06月02日08:27

近年,沉寂的鄂东文坛开始喧哗而热闹起来,一批似曾相识的写手纷纷扯起文学的旗帜,时刻作着向璀璨的理想彼岸冲刺的姿势,他们有叫嚷着走以文养文之道的,有奔跑着的正做着五颜六色的淘金梦的,还有三三两两失散多年的老兵重新归队,并以饱满的战斗激情将枪膛擦得放光发亮……

谭冰是一位文艺老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涉文坛,走过艰辛而曲折的人生历程,曾主持过大型诗刊《诗中国》的编辑工作,却因创作转向而未圆上诗人梦,相反二十多年的社会历练与执著求索,让他终于成长为一名成绩斐然的小说作家、众口称誉的文艺编辑。二十多年来,他相继在全国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40多篇,另有一批散文、纪实、报告文学也见诸报刊、杂志,特别是其中篇小说《红茶坊》、《弯弯十八坡》、《清清的芙蓉湖》先后在《楚文学》、《新作家》、《佛山文艺》、《古今故事报》、《文学报》等文艺刊物上发表后,引起了有关专家的热切关注和广大读者的感情共鸣,他在作品里贯注了对普通民众甚至来自底层的弱势群体命运变迁的深切同情与嗟叹,他表露的宽厚仁爱之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已激起了读者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感到生存发展的空间愈益狭小,生活生存的压力愈来愈大,因而容易产生被情所困,被物所累,被路所迷的人生困惑。反映在中篇小说《红茶坊》里的,则是一批人到中年的各色人物所面临的情感的迷茫,人生的困惑,无论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奢华、富裕还是贫穷、困窘,却都在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压抑和窘迫的感觉。毫无疑问,它折射出社会各阶层所面临的种种抉择的痛苦,是现实生活在他们心灵中的投影。小说主人公屈红是一位下岗女工,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令她充满迷惘和痛苦,丈夫惨遭车祸,家庭突遇变故,不幸屡屡降临在这个善良柔弱的女子身上。但她不甘沉沦,而是坚强地挺起胸膛,在几位老同学的帮助下,重新创业,在闹市区开办了一家茶坊,使几名二十多年前的同窗挚友邂逅相遇,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婉转曲折的艳美故事。作者把爱情与人生、理想与现实交织铺开,充分揭示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与深刻矛盾。

《红茶坊》主要是以围绕女主人公屈红与四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来铺排叙写的,时间跨度大到20多年,表面上是通过他们相聚时复杂微妙的心理描写来回顾中学时期的青春燥动与感情的憧憬,实际上从侧面写出了历史和现实的生活给予他们的深重影响。二十多年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山区青年,却因不同的物质环境和主观努力方向命运各自发生了变化。而在新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又都殊路同归地走在一条充满光明而又令人迷茫的道路上。作品的女主人公屈红,中学毕业后,饱尝了人间的艰辛与苦涩,特别是父母婚姻的变故,直接导致了她命运的坎坷与心灵形成巨大的阴影。她与同学袁琛的结合,与其说是传统的报恩喜剧在重演,不如说一位贫弱的女子在生活中的馁协和无奈,这实质上写出了人生的沧桑感。当她命运出现转机,生活又归于平静,人到中年的她谁知却接连遭遇不幸,下岗、丧夫,还被跋扈、迷信的婆家逐出家门,这一连串沉重的打击令自尊心极强的屈红倍感痛苦和迷惘。但作者着重笔墨的不是描述女主人公的失落和徘徊,而是展示了她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艰难历程,在她以女性的坚韧与顽强毅力向生活的重围冲杀的刹那间,她有幸懈逅了昔日的三位中学同窗,他们诚挚的友爱与迷离的情感令她不能自已,因而生发感慨:“男人和女人原本是一只完整的贝壳,却在一次天灾中被雷电击成两半。于是,男人和女人一生中在不停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这里,与其说是屈红新的生活开始,觉醒的她在追寻真挚、崇高的爱情,不如说是她在苦苦寻觅理想光明和美好的生活,包括她的三位同窗挚友也面临着生活现实与理想人生的矛盾困惑。屈红所要找寻的理想伴侣,毫无疑问是作家高山。高山才华横溢,有着坚强的意志和超凡脱俗的胆魄,他对老同学屈红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对她深切的同情与浓烈的爱恋发自内心肺腑。他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当屈红遭遇歹徒挑衅、侮辱的时候,一介文弱书生却挺身而出,义愤填膺,与流氓分子勇敢搏斗,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的喜剧,却也导致了自己的婚变。高山与屈红的爱恋姻缘表现了生活中偶然的环境变迁导致必然的结局。作品还描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公务员形象:杨光与金大丰。杨光是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可谓有权有势,生活优越、家庭美满,但他在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中,仍感觉到身心的疲惫、情感的迷茫、人生的困惑。他与屈红在红茶坊邂逅相遇,他对屈红的无私帮助与朦胧的迷恋,使他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洞悉了生活的本质。金大丰虽然与杨光是情同手足的挚友,却因不同的选择出现了命运的变迁,他正直、朴实,仍保持着山里人许多高贵的本质,昔日对屈红的暗恋已化作了他对青春时光的一种追忆。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映衬了女主人公丰满的情感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时代给予人的精神影响及在心灵中的巨大投影。

如果说《红茶坊》是通过描述一个美艳动人的爱情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年代人物心灵的悸动与振奋过程的话;那么,谭冰的中篇小说《弯弯十八坡》则以哀婉动人的笔调描述了一位风尘女子的惨痛故事,颂扬了她至善至美的心灵,显示出传统美德在现代物质环境中的巨大生存力和冲击力。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对社会历史仍起着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作品里描述的女主角艾娜(水桃)出身于贫穷、僻远的大别山区,本来是一个纯朴善良、充满幻想的花季少女,却因歹徒的强暴让她精神和肉体上遭受非人的折磨,她的命运之舟从而在狂风巨浪中辗转漂泊,最后在生活理想和爱情追求的绝望中惨死而去。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不仅仅用血淋淋的悲惨故事揭示了这个美貌多情、心地善良的年轻女子沦落风尘的社会原因,即农村经济的贫穷、落后与封建愚昧、精神荒芜是她产生悲剧的主因,更重要的是描述了她在生活困苦线上挣扎与觉醒的过程,从她身上显示了人性与人情的美,也说明了亲情与友爱的巨大力量。

作品里的男主人公秦钟,是一位正直坦诚,富有良知与深厚的同情心的知识分子。他与艾娜的邂逅相遇,是在旅途劳顿、生活寂寞无赖的时候,从婚姻的围城之外找寻的一个休闲驿站。艾娜给他柔情似水、温情脉脉的甜蜜感觉,使他游离于醉生梦死的边缘。但秦钟不是一个玩弄感情、游戏人生的玩世者,他的爱情生活曾经充满火热的革命激情,他的爱情故事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紧紧相拥。秦钟对艾娜的身世命运充满了深深的同情与怜悯,却在现实生活中又无能为力帮助她改变不公的命运。因为家庭的极端穷困和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艾娜在找寻出路中却误入魔掌,只能是倚门卖笑,出卖青春,心灵和肉体备受摧残和蹂躏,但她时刻渴望着真挚的爱情,过上全新的生活。当艾娜对秦钟绽放爱情的花蕾时,但生活实际总是事与愿违。她不愿面对这无言的结局,也不忍心看到因自己导致秦钟家庭的破裂与不幸,将对生活的某种渴望与追求深深地藏进心里,这说明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善良、纯洁在她心灵中有着坚强的内核。她只得撒谎避开秦钟的视线,以孑孑孤身顽强地与生活抗争。为了供养弟弟读书成才,她甚至过着屈辱的生活。虽然她早已病魔缠身,却甘愿忍受痛苦,不增加他人的负担,不愿成为他人或家庭的累赘,悄悄地惨然死去。作品不仅通过男主人公秦钟的形象塑造充分揭示了人道主义的巨大力量,也展示了一位贫弱多病的年轻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

文学是人学,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投影,是他经过艺术创造所推出的“代言人”。作家谭冰把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熔铸笔端,既写出了改革的时代一批弱势群体的挣扎与觉醒,迷惘与困惑,又赋予艺术形象更多的社会内涵,让他们更具精神感染力。如下岗女工屈红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命运多桀的柔弱女子艾娜身陷淤泥却仍表现出真诚向善、崇尚理想人生的顽强进取与自我牺牲精神。在中篇小说《清清的芙蓉湖》里,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了湖乡女子芙蓉,在“文革”与拨乱反正之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命运变迁,写出了她的善良本质与美好心灵。

《清清的芙蓉湖》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集中反映了谭冰成长时期的创作成绩。它承“伤痕文学”之余绪,既写出了那种看得见的累累伤痕,也写了看不见的、渗入骨髓的那种伤痕。刘石与芙蓉这一对在患难中倾心相恋的青年,他们的爱情充满神秘、浪漫的情调,湖乡如诗如画的迷人风景,爱恋双方那种心有灵犀的自然默契,让人体验到景美、情美、人更美的快乐。扼杀他们美好姻缘的是当时冷酷的政治环境,“唯成分论”的嚣张盛行。作者还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其性格命运所发生的巨大变迁,美丽、聪慧的渔家女儿芙蓉在经历了人生磨难之后,终于找到了美满的婚姻,并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发财致富的领头人;昔日在政治上迷信、盲从的陈莹已经痛定思痛,从惨痛的教训中醒来,开始了新的人生远征;青年画家刘石也摆脱了浓重的政治阴影,焕发出浓厚的创作激情,他们都豪迈地阔步在光明而幸福的坦途之上。昔日经受了暴风骤雨猛烈冲击的芙蓉湖,现在变成了风光秀丽、物产丰饶的“聚宝盆”,湖乡人民真正走入了“芙蓉国里尽朝晖”的灿烂画卷。

这篇小说人物刻画鲜明、形象,对环境充满诗情画意的生动、细致地描写,有力地烘托、喧染了人物的精神及其性格特点。作品构思精巧,情节曲折感人,人物语言简练、活泼,极富个性化和地方色彩,是一篇热情讴歌社会主义新时期呈现崭新气象的优秀作品。

作者在上述三部不同的文学作品里,刻画了一批独具特色、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特别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他寄予了悲天悯人的宽广情怀,对社会的阴暗面和丑恶现象也通过小说人物的刻画和心理描写,作了有力的剖析。作家对社会的繁荣富强与文明进步寄予了期望,因而对社会历史的前进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巨大的自豪感。

如果说《红茶坊》写的明朗、洗练,处处充满哲理的思辨意识;那么《弯弯十八坡》则显得冷峻、深沉,通篇弥漫着迷离黯淡的悲剧氛围;而在《清清的芙蓉湖》里,虽然到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波澜起伏的情感场面,但仍然给人一种抑郁、凄美的感觉,这显然与小说反映的时代环境有关,比如陈莹这个人物的塑造,充分揭示了“文革”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对人物心灵的扭曲和对人性的泯灭。

如何塑造形神丰满、栩栩如生的情感形象,从而发掘出厚重的历史内涵,探索不同的时代环境在人物心灵嬗变的轨迹,谭冰的小说创作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上述文学作品中,都是以情感脉胳来铺排故事情节,以独具特色、维妙维肖的人物形象来表达特定的历史内涵;如屈红、艾娜均是弱势群体的女性代表,芙蓉、陈莹分别代表了“文革”时期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她们的命运变迁与时代环境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她们及其周边的人物典型都会打上不同的时代烙印,如《清清的芙蓉湖》反映了“文革”中极左思潮对青年的思想毒害和对普通民众命运的压制,刘石、芙蓉这一对性格迥异、身份有别的爱恋青年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与美丽憧憬。

《红茶坊》里几个人到中年的同窗所面临的情感迷茫和人生的困惑,均从侧面揭示了这个变革的时代在芸芸众生心灵的巨大投影。这些都是以情感形象的塑造来发掘厚重的社会历史意义的,表现了典型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谭冰是一位热情关注社会现实、同情民生疾苦的青年作家,他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与嗟叹,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的洞察力,表露了他火热的激情。他不仅通过丰满、鲜活的情感形象来发掘了改革时期深藏地底的一块块瑰丽夺目的精神珍宝,而且还从历史的车轮下去找寻曾经失落的民族魂灵。他近期创作的中篇小说《大别山的男人》通过久别重逢的两位老战友,让我们重新经受那场70年前的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历史与现实、理想与追忆交织在一起,重新组合、链接了70年前的这个奇特而曲折动人的革命故事和爱情故事,他写出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阶级恨、战友情和生死相依的浓厚恋情。小说不仅描述了老将军漆剑寻访旧地时复杂微妙的心理,通过他的记忆之河追溯了他在血雨腥风里成长的革命历程,还再现了一对淳朴、善良、性格倔强的革命老人数十年来那种忠诚于党、忠诚革命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他们身上流淌着最鲜活的革命血液,体现了“站着是柱子,躺着是梁”的民族之魂。

这篇小说写得气势恢宏,意境开阔,它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隧道,向读者展示了民族传统中的精髓,说明了革命精神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在新千年仍然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民族的基石。唯其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永远成为繁荣昌盛之邦,和谐、和平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纵观谭冰的小说创作,他能够在典型的环境中再现人物典型的精神情状与情感世界,他把对社会的美好憧憬和睿智的思考熔铸在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里,从而通过精湛的艺术技巧,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建构形神兼备、思想深邃的艺术精品,为教育和启迪读者而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