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丽君:涵泳工夫兴味长

来源:文艺报 | 高丽君  2017年05月22日07:34

王宁的评论集《心灵与文学相遇》,单从题目上来说,就关乎文学和世界的关系,关乎心灵寄托和灵魂高度。25篇小说评论、15篇散文评论、15篇纪实评论、15篇诗歌及影视作品评论、14篇文学现象观察与随笔……80多篇文章放在一起,涵盖广、内容多、分量重。  

纵观全书,王宁的批评是多样化的互动互补,在广度和深度上紧贴文学前沿,见解独到,眼中有文,言之有物。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对东北地区特别是辽沈地区作家的集中跟踪,对文学的地域、群体、题材等领域的积极探索。

批评是作家与读者、作品与整个文学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批评者,王宁似乎一直在思考着:批评的方向在哪里?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她始终坚守着一种批评精神,那就是既不圆滑世故、四面讨好,也不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既不动辄各种新理论新概念,也不纯粹的玫瑰巧克力堆砌;不作干巴巴的理论数据展示,不搞云遮雾罩的术语名词排列;她把阅读与思考紧密联系起来,使二者互为映照、互为生发;不仅有感性、细腻、准确、包容的认知,而且有理性、广博、丰富、大气的驾驭;她的批评文字和她本人一样,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不卑不亢、不急不躁、不偏不倚;通过一遍遍阅读,一次次品鉴,本着文学评论家的职业道德和良知,坚持按照文学规律来解读文本,评判身边的作家作品。这样的批评,既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也自信于内心的判断,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法国茨维坦·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说,“文学与批评无所谓优越,都在寻找真理”。因为多读多思,王宁始终对当代文学保持鲜活的感受,在寻找真理的路上保持对创作的准确判断。例如,《撕开我们内心的隐痛》一文从乔叶小说入手,在纵横对比中展开批评家与作家的对话、与作品中人物的对话、与作品背景的对话,剖析作家思想资源的得与失、精神事象的匮乏丰瞻,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感受、理性思辨、人生体验与批评创新。

理性地评论地域作家群,要求评论家不仅要论作者作品,还要论证文学地域生成的背景、特征,解读其成长、变化以及心理。评论家要静下心来,长期跟踪,全方位了解,用审美的眼光阐释地域文学,更要肩负起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浊扬清、引导创作方向的使命。王宁在夯实自己理论基础的同时,时刻关注着本土作家群,她是辛苦的,因为有层出不穷的作品需要阅读,有蜂拥而来的现象等待辨析;但又是快乐的,因为虔心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坐标,的确不容易;苦并快乐着,应该是她读与思的真实写照。

《心灵与文学相遇》的目录分类为倾听小说、对话散文、触摸纪实、感悟诗歌。这样的表达背后,是批评家对作家体贴入微、感同身受的态度。

生活中的王宁,安静沉默、泯然众人,但写文章却理性、大胆,立论扎实,论据丰满。她以一个批评家的悟性与慧眼,表达对文学、人生和社会的真知灼见,希望回到文学发展规律本身,回到文体内部,回到作家的精神心理层面。

王宁评点的作家,大多是本土作家,有的刚刚进入文学大门;评论的作品也往往只在辽宁地区有较大影响,有的还存在不少缺点;但她一律认真对待,在善意中指出作品的不足,以自己的方式激励作家;且因有知热知冷的情感投入,对刚刚开始和正在成长中的作家作品,帮助甚大。   

文学评论属于再度创作。不同之处是,评论家要站在更加高远的境界来看待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把握分析,提炼出一种时代精神。这是一种考验,王宁做到了。她的评论以“温、准、狠”为基调,文风温和,却又直指利弊得失,及时地捕捉了作家作品的精髓,既可以说是时代变革在个人心灵上的投影和折射,也是对地域文学演变发展的另一种记录与诠释。

(《心灵与文学相遇》,王宁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