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书品荐

来源:文艺报 | 特约撰稿:李林荣  2017年05月22日07:33

特约撰稿:李林荣

《地理学与生活》,[美]阿瑟·格蒂斯等著,黄润华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3月出版

“一带一路”宏图当前,文学和国家其他各项重要事业一道,正面临切近而又崭新的世界性发展格局。而当代世界,无论自然条件还是社会人文,都鲜明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区域差异和空间错落态势。对此,单纯依赖身临其境的感性经验或纸上得来的信息资料,已很难形成相对清晰完整的认识。非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知识和经验紧密融合起来,互补互证,交相参照,一个立体的世界才会真正向我们敞开。

这本图文并茂的《地理学与生活》,展现的正是多样化的人类全球生活经验和跨学科的世界地理常识系统整合的一幅宏阔图景。它译自在北美地区享有盛誉的一部大学地理通识教科书2008年第11次修订版。书中的数据、图表和观点话题都更新、扩充到了临近修订版面世之际的年份。甚至全书13章里的一多半,都是从描述和探究进入21世纪以来的国际热点事件和世界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新现象开始入题的。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仅没有寻常教科书那么枯燥生硬,而且好些乍一看名目很专业的章节,都会给非地理学专业的读者带来一种释疑解惑、获得时事新闻背后的种种科学新知的惊喜和趣味。

特别是对常年习惯于从自我视角来观察、描摹生活和时代的文坛中人,这部英文原书名为“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的大开本厚书所导向的,既是一个综合集成了全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新状况、新信息和新问题的新知识世界,更是一个在感受、理解和把握现实的视野及方法上具有丰富启示意义的新思维世界。从篇章架构上看,传统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归纳仅为全书的前提和基础,而全书的主体,则是以专题形式,就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区域地球科学等应对人类生存现实危机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行基本常识和前沿动态的详细介绍。

《地理学与生活》虽然名为“地理学”,却并不到地理学为止,也远不仅包含着传统的地理学。在它大部头的容量和格局里,最多和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对过去世界的地形地貌和天然物候做档案式的材料归置,而是从叙述、刻画、剖析、论证多重话语的穿插并用和图表数据的匹配中,对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发展现实问题的揭示和探究:自然和人,以及依托一定自然条件建构起来的社会和人,两者间的关系在技术文明高涨的当代和全球各处的不同地理区位,为何一再重陷亲密而又紧张的悖局?为了缓解和改善这种关系,我们已经作过哪些或成或败的努力?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为此正做的科学和人文意义上的尝试又有哪些?

这都是一些未能在文学层面谈深、谈透的问题。但适时关注它们,留意它们所扩展出的经验和视野,对强化我们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思考中的时代感和世界意识,应当会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已经有很多意义长存、价值久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都是从原本看起来没有文学性的领域生长起来的。

《回望》,金宇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金宇澄2015年发表的《火鸟——时光对照录》曾被不少论者认定为那一年中国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这一部包括了这篇长文在内的文集,在“回望”的主题下,进一步放大了作者为自己父母人生征程上的早年岁月和暮年时光,展开“对照录”式的记述与体悟的时空、心理范围。经这一放大,伴随个人家世遭逢和命运跌宕的曲折迁延被拉伸到更长、更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相关的细节凸现得更加生动、更加密集,一幅幅在以往的散文、史传、纪实等非虚构作品中,常陷于幽暗不明状态的历史画面,也露出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和比较完整的脉络。

而贯穿在这一历史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正是作者的父亲和他大半生的亲身经历:太湖流域水乡小镇的没落大家族出身,读高中期间适逢全面抗战爆发而集体从军,之后加入中共秘密情报系统,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迎来革命胜利、全国解放的新时代不久,却蒙冤入狱,继而又连遭运动冲击,“新时期”降临、年已垂暮,终获“落实政策”。类似这样的人与事,在纯虚构的小说和影视剧中已不鲜见。但在用真实素材支撑起来的非虚构写作中,处理这类素材时,怎样才能更妥帖、更有分寸地协调好追溯自家一己悲欢的小叙事和面向大时代的文化省思这两路话语的主次轻重配比,始终是一个难题。

依书尾作者自述,这本书里的三章,来自他不同时期写的三篇作品,其中用到了三种不同的叙事。初稿作于1990年代的第一章,曾借“伯父”“伯母”的称谓来间隔和隐藏作者与所述“故事”的亲缘关系。如此所致的叙事面目,反而多了一层在同类题材的散文作品中不太容易见到的情绪上的节制沉稳和语态上的洗练精简,最终对读者的心理触动,其实倒比宣泄、煽情和引申得过多过滥,要更强更深。第二章也即2015年发表的那篇已有广泛好评的《火鸟》,在延续了第一章行文特点之余,添加了书信、笔记和档案等史料性质的图文实证。这种添加,没有改变正文叙事节制有度、宁可“不足”而绝不肯“过”的基调,而是烘云托月似的把正文中冷峻述史的一面,映衬得更冷,把正文中温情怀人的一面,烘托得更暖。而到了第三章,相较前两章,叙事方式上最大的变化是通篇采用了作者为自己母亲直接代言的拟态的“第一人称”视角与语气。与此相应,内心活动的自我表白和联想发散的细节刻画,比前两章明显见多。

通读全书、细察文脉,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处处用力、处处尽心,为他的父母、家族和他本人的一段精神成长历程,以及整整一个大时代的历史风云,都作了郑重的富有责任感的努力,对于拥有相似素材的写作者,在写作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上,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