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谢国霖和他的新书《平视的目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zcqdbg  2017年05月19日10:53

认识谢国霖,就是在陈柏有邀请我参加的浦东百友作家沙龙上,地点在杨思镇上的一家小餐馆里。我每次参加沙龙聚会,几乎都能看到他协助柏有兄组织活动,做这做那的。他身材不高,有点瘦削,带着一副近视眼镜。但他对人热情,总是面带笑容,在楼上楼下忙碌。如联系服务员拿热水瓶,给前来聚会的文友们泡茶。有时,文友出新书了,他帮助一起发书。《浦江文学》出版后,他更是帮助发杂志等。总之,他是陈柏有组织活动时,一个最得力的助手。

有一次,我看到谢国霖开着一辆残疾人机动小车,在帮助接送文友。一问才知道,他是有点身残的人。原来,他3岁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终生残疾。不过,我至今还没有看出来,他致残在哪儿。

有一次,我看到《浦江文学》的封面上,有一幅他拉小提琴的彩色照片,一问,原来国霖兄迷上过音乐,空闲时,也喜欢练琴和演奏,还上台表演过呢。

在《浦江文学》上,当然也刊登他的大作。去年11月,我组织过一次上海作协青浦文学营活动,陈柏有极力推荐他一起参加。那次活动中,他送我一本《掠影》,是他早年写的纪实文学作品集。我们在交往中,逐步有了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发现他是位多才多艺的人。

今年2月,谢国霖新的纪实文学集《平视的眼睛》,由文汇出版社出版,4月份参加聚会时,他赠送我一本。月底,他发微信,请我为他的新书,写一篇书评。我说等我忙好一本新书的编辑、校对后,一定拜读大作,写一篇感想。

有空时,我先看了书中谢国霖自己写的前言,了解他从小父母离异,妹妹与他判给其父亲抚养。当时因无人照料,被送松江乡下一农户寄养。而妹妹在其5岁时,因无钱医治而死。而他19岁的哥哥,却在农场工作时,不幸遭高压电击身亡。家境的变故,让他从小就遭受了很多磨难。

他自己说,文学让他逾越隔阂,障碍,经历不同人生,做任何想到、想不到的事情。文学,穿越时空,带他飞翔,仿佛是开启古今中外宝藏的大门钥匙,给他接触宝藏的同时,让他的历史、现代、未来,直至虚幻的人物零距离接触,是神奇的多味果,给他品尝人生五味。文学,引领他进入古今中外的生活,体味悲欢离合、世态炎凉,令他如痴如醉,如痴如狂,且叹且歌,或凝眉,或朗笑,或抽泣……

写作的苦和乐,体会是乐在苦尽头。有人规劝他,凭他这份对文学的执着、投入和韧劲,如果做其他事,也许早有成就,例如经商、办作坊,早就发财了。可是,人各有志,各有所爱,他自己问自己:难道人生的价值,仅用金钱衡量?

多年来,工作变迁、物欲横流的冲击、各种各样的诱惑、始料不及的坎坷、始终没有迫使他放弃对文学的心有独钟,文学反而给他勇气,给他力量。他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为了维护人的尊严,体现自身的价值,他的后半身,一定要让它发出光来。

于是,40岁的时候,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安排好家庭生活。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音乐、文学和写作。历经千辛万苦,执笔20多年,不但在全国50多家媒体刊物上发表了各类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出版有散文随笔集《雨林如宝》(与人合著),纪实文学集《掠影》和《平视的目光》。

谢国霖纪实文学作品集《平视的目光》一书,目录上分为三辑:美学拾贝,24篇;社会写真,11篇;人物特写,9篇;加上前言和后记,总有46篇,19万字左右。

在“美学拾贝”辑中,有谈家庭教育的,如《合格家长和少儿美学》《家庭应有注重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妨让孩子读点闲书》等;有谈美化室内装饰的,如《谈谈室内装饰美学》《新房的室内设计》《室内植物的装饰艺术》等;有谈人们生活时尚的文章,如《上海人美化生活面面观》《美在农家》《老年人的美》等。看得出来,谢国霖是写的论文,非常用功,非常认真。

在“社会写真”辑中,阅《车轮下的血》一文,他写道:车祸是当今世界最大公害之一。自1830年第一辆蒸汽汽车问世以后的一百多年来,全世界已有1亿多人终身残疾,4000多万人葬身轮下,其中有些是中外名人。

“名人为世人敬慕的人物,但是在车祸面前,却没有避祸的特权。”

他举例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丈夫比埃尔·居里,是一名著名的物理学家。1906年5月的一个傍晚,他撑着伞,走在巴黎市的道芬大街上,突然被一辆载满军用物资的车辆撞倒,颅骨碎裂,不治而死,年仅46岁。

1927年9月14日,美国舞蹈家、现代舞创始人伊沙多拉·邓肯,在乘坐途径法国尼斯海滨时,她漫不经心地把头伸出车窗外看风景,不料头颈上长长的围巾缠绕进飞转的车轮,以致颈骨被勒断身亡。

被称为百战百胜的美国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指挥的坦克战曾经震惊欧洲。这么名扬世界的将军,在1945年12月21日,却不幸死于一次意外的车祸。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他一定看了很多书,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一个实例一个实例地分析。“飞速行驶,飞车毙命”,“不懂技术,命赴黄泉”,“疲劳开车,祸从天降”,“夺路抢道,车毁人亡”,“小顾磊命伤车轮下,三代人呆若木偶人”,“母子俩双双赴黄泉,幸福家眨眼间被碾碎”……等等。一个个小标题,一个个小故事,举例出“血染的教训”,“生命的呼唤”。

生命在呼唤,作者告诫人们,人人都要注意安全意识,司机更不能疲劳驾车,不能图快开车……

“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人们都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多一分交通安全意识。”

本辑通过一篇又一篇的写真、写实,叙写了《在危途上的少男少女——来自少年管教所的报告》《白发同居与再婚离异》《安乐死合法化,中国到时候了——一位残疾人的期盼》等好文章,展示和评论社会上发生的人和事,道理写得十分透彻,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忧患意识和关心的体现。

在《做学问者的人格——记上海社会科学院潘颂德教授》一文中,写了潘颂德教授的事迹。潘教授我认识,请他为我与黄华旗先生征文、主编的一部文集《文笔精华·第三届“中国龙文学奖”征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选集》一书写过序。潘教授那时要去澳大利亚女儿家生活一段时间,知道我要请他写序,立即告知,让我把书稿给他,他马上写。最后,他用一个星期时间,从阅读30万字的文稿,到写好一篇非常到位的序言。我是非常感激他的。据潘教授对我说,他已经为人作序在80篇左右了。噢,大学者的水准,大学者的能力,为人随和而又热情,文采飞扬,多么了不起啊!

潘颂德教授是一位做学问的人。1941年2月出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历任中学语文、政治教师,教导处主任。1981年1月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诗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上海市写作学会和上海大学文学院现代诗词学会理事等。

潘教授出版有《中国现代乡土诗史略》《中国现代诗论40家》《现代文学沉思录》《鲁迅散论》《书海徜徉录》《现代文学述林》《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等几百万字的作品,与人合著的作品数10部……

谢国霖写了他与潘颂德教授认识的过程。10多年前,一次,由著名作家贝鲁平主持的文学研讨会上,那天,到场的人比较多,贝鲁平请潘教授坐主位,他却谦让地坐在靠后的位子,谢国霖的旁边。会中,潘教授谈古论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发言,以及那温文尔雅的文人气质令国霖感动。通过言谈交流,两人成为好朋友。

2005年底,谢国霖的一本纪实文学作品集《掠影》编稿完成,想起请潘教授写序言。经过联系,把书稿送到潘教授家,并采访了潘教授和参加了书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潘教授的“平凡斋”,顶天立地的书橱,里三层,外三层,密密麻麻地塞满了2万册书。潘教授介绍说:

“我从小爱读书,以前经济不宽裕,能积聚这么多书不容易,是凝聚了自己几十年来的心血。”又表示:“前几年搬家,单单用于装书的纸板箱就用掉了100多只,不知情的还以为我家是开书店的呢!”

谢国霖开始收集潘教授的资料,一口气写了一篇长达8000多字的人物小传。“笔耕不辍,硕果累累”,“甘为人梯育新人”,“掘幽立据创新见”,“贴近百姓的学者”,从四个方面,详细叙述教授的人生经历,也是我至今看到文友写的,有关潘教授生平和文学创作上最详细、最完整的一篇个人“传记”了。

在《真诚的人格力量 质朴的艺术风格——浅谈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罗宁》一文中,谢国霖写了一位多才多艺,有侠骨豪情,气质独特的画家、评论家罗宁先生。在陕西省及至全国文化艺术界,罗宁是位很有影响,且知名度很高的风范人物。

罗宁是陕西省扶风人,1958年出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硕士学位,曾任陕西省《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陕西省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研究员。现为画家,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渤海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文化艺术报》最困难时期,谢国霖与罗宁已是好朋友了。那时在1990年,罗宁担任该报社主任。谢国霖是该报的上海记者站站长。那年,改革开放以后,报业进入了市场经济,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把所有的媒体,都召唤到了赛场。市场无情,优者生存,《文化艺术报》怎么办?有人提出干脆停办,有人认为可惜。

在这种情况下,36岁的罗宁担当此重任,成为陕西省所公开发行报刊最年轻的总编辑兼法人代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千辛万苦努力下,《文化艺术报》终于走出经济困境。

由于谢国霖对罗宁的知情和了解,又收集了他的详细资料,撰写了一篇很有份量的,关于罗宁的工作、专业和人生经历。

谢国霖主要写纪实文学一类的文章,这部书中有杂感、随笔、写真、特写等,都是纪实类文章。可以说,都是一篇又一篇的新闻故事和论文。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心、那么细腻;文章布局是那么严谨、那么完整、那么精湛;文笔又是那么优美、那么真诚、那么流畅;生活气息浓厚,读来让人为之感动。

谢国霖为了写好每一篇文章,真实地报道商业战线、街道社区、残疾人事业、文化艺术等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不顾身残多疾之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奔波于公司、大专院校、街道之间,往来于寻常百姓之中,访谈于艺术家的寓所,口问手记,掌握了采访对象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梳理、创作。他说:

“其实我发表的每篇文章,是在纺织厂当临时工的繁重工作休息空隙间;是在下岗失业后,开‘卟卟’残疾车载客之后的空档间;是在‘可的’便利店上大夜班客人稀少的时候构思而成的。”

我认识的书评家李汝保先生,在看了《平视的目光》一书后,他写了一段非常中肯、很有份量的点评,其中道:

“文章深入浅出,入木三分,优秀人物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其娴熟的创作技法、巧妙布局,以及尖细笔端下流淌出来的精彩之处,都让文学有了一种无尽的诗意和曼妙的意境,每篇美文的深度和厚度,必会留给读者许多的回忆。”

读后共勉。

(作者:朱超群,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