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创作概观

来源:文艺报 | 霍艳  2017年05月17日07:20

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地区文学研究里,有不少关于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的研究。但“新世代”的命名和所指存在着混乱,从1945年到1980年甚至更往后出生的作家都被称作“新世代作家”,而这中间横跨了40年,他们之间的写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再用一个命名将他们都囊括其中,会容易产生误读。

台湾地区对“新世代”作家的关注可以追溯到1973年李国伟发表的《文学的新生代》,宣告了新生代诗人登场。到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新世代小说家开始登场,在《“80年代”作家的特质》一文中叶石涛探讨了新一代作家成长环境的演变,独特的创作特质,以及从中国认同到台湾地区认同的根本性转变。对于新世代小说家最系统的呈现是林耀德和黄凡主编的《新世代小说大系》,林耀德承认“新世代”是一个难以被确切定义的概念,他以1949年作为基准点,前后延伸,包含1945年台湾地区光复,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两个关键节点,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这批作家逐渐走上文坛。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新一代作家出现,“新世代”的概念就发生了延展,有人将1965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的作家也称为“新世代作家”,他们通过获取文学奖项登上文坛,面临的重要时间节点是1986年民进党成立,1987年台湾地区解严,1988年报禁解除,从此后他们再无政治压力和自我检查的谨慎,而是沉浸在商业社会物质丰富、意义匮乏和世纪末的颓废里。进入21世纪,又有一批更新世代作家出现,有人将其划为1975年后出生的作家,也有人如陈芳明将其划为1980年后出生作家。他们出生在网络时代,接受全球信息,发表管道多元。他们已经适应了消费文化,受影像思维影响,想象力膨胀,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偏重类型叙事,文字里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自我意识,注重独立性,价值观出现偏差,文学不再承担社会功能,而是自我情感的抒发管道,意在引起共鸣。和前代作家书写两代人差异所造成的紧张感不同的是,更新世代作家作品里缺乏家长的角色,对男女关系的处理也不再纠缠和从一而终,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疏离。他们的作品里呈现出更新世代面对时间、空间无所依归的无力感,过往的价值体系不再发挥效用,生活不再成为意义,而这不仅仅呈现在台湾地区年轻作家作品里,在中国大陆乃至日本,都普遍弥漫着一股疏离的情绪和冷漠的调子。这已不再是由台湾地区本土社会环境所决定,而是全球化的普遍情境。

相较于中国大陆用“70后”、“80后”进行10年的划分,近年台湾地区也采用了 “六年级生”、“七年级生”的概念对应1970年代、1980年代作家。虽然仅仅靠10年作为文学划分标准是远远不够的。文学是一个更复杂的存在,尤其是对与传统并未激烈割断的台湾地区作家而言,世代间的差异并不那么明显。并且过于细致的划分还可能使得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被一种代际焦虑所笼罩,一面文坛不断需要提供新的面孔、新的写法给读者以刺激,一面新人面临着前辈作家的影响的焦虑。但当“新世代”概念已经无法掩盖其内部一个传统的衰退和另一种传统的兴起时,这种更细致的分法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获取文学奖项,一直被视为台湾地区文学新人跨入文坛的传统仪式,获奖者不光能获取丰厚的收益,还有机会出版著作,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并有机会成为评委,以一种象征资本参与文坛新秩序的建立,参与文学奖在台湾地区已经成为一项传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联合文学》杂志举办的 “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征文启事除了刊登在《联合文学》杂志,也刊登在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华文报纸,在整个华语地区征集稿件,使得该奖项不局限于台湾地区本土,还有很多中国大陆、香港、海外的新世代作家,如田耳、董启章、黄锦树也通过该奖项获得肯定。首届联合文学新人奖的初选评委由第一批新世代作家黄凡、东年等担任,复审评委由尉天聪、白先勇、李欧梵、李永平等知名作家、学者和联合报业的痖弦、丘彦明担任。之后李昂、张大春、王德威、七等生、朱西宁、齐邦媛等都出任过评委。评委选择考虑到年龄、文化背景、性别等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从自身的价值立场出发,坚持不同的审美标准,在评选的过程中相互角力,经过一轮一轮有策略的投票,做出平衡,以此呼应社会主流价值和美学主张。换句话说,一个作家的获奖与否,有时已不单纯由作品本身好坏决定,有可能是评委因美学判断和价值趋向不同而协调出的结果。文学新人奖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突破、创新还是更符合当时的文学规范,评委为此产生过激烈的争论。

每年11月,《联合文学》都会推出小说新人奖专号,除了公布获奖名单,刊登作者介绍、获奖作品以外,还会刊登决审现场纪实,回顾每一轮投票结果,并由评审撰写感言。台湾地区文学奖项试图呈现整个评选过程,展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篇进入复选的作品专题讨论,多轮投票,并且对于落选作品评委也会专门提及。刊登讨论的过程和评审感言也影响到了下一届选手的创作,有人专门研读评审记录,揣摩评审心意,写时下流行的题材,每年新人奖特刊都变成下届参赛者的风向标。使得台湾地区文坛生成一种特殊的“获奖体”,呈现出主题、场景的高度相似性,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相似处,如擅用拼贴,喜爱描写片段,缺乏长篇幅的经营等。

除了《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以外,台湾地区还有各种文学奖项扶植新人,如校园文学奖、青少年文学奖、类型文学奖等。一些地方政府也兴办文学奖项,凸显在地色彩和本土意识,由此产生了“新乡土文学”的风潮, “六年级生”成为这股潮流的推动者,童伟格、伊格言、甘耀明、张耀升、王聪威等人将目光从都市投回乡土。他们笔下的乡土并非与城市对立的落败,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众声喧哗又充满魔幻色彩,是一种被后现代主义思潮洗礼过的乡土小说。台湾地区有一整套文学新人的培养机制,文学营、新人奖、文学奖、文学杂志、出版资助、青年文学会议等。台湾地区年轻一代作家的登场方式日趋多元。读者阵营已从报纸副刊转向网络世界,部落格和电子报成为年轻一代发表作品的新载体,一些人从网络上获取知名度再杀回传统文学,获得出版纸质作品的机会,另一些人则坚守网络平台,和商业出版、影视紧密结合,享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如痞子蔡、九把刀等,这些人的作品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大陆年轻一代人的成长。

和中国大陆的“80后”作家选择单打独斗不同,台湾地区的新世代作家更倾向于结盟的方式营造声势,继承了前辈作家结社的传统。如自称“小说家读者”的“网络8P”,以王聪威、甘耀明、伊格言、许荣哲等8人结盟,但他们并非拥有明确、一致的创作理念,而是捆绑在一起壮大声势。台湾地区的新世代作家也不再拥有单一的作家身份,他们受过完善的教育,从小学一路念到博士,或在研究所任职,或写专栏、做编剧、写影评、当导演养活自己,生存背景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创作,他们作品里影像思维发达,擅用多种文类,想象色彩浓郁,在纯文学与类型文学之间寻找平衡。

近年来,随着两岸文学交流的日益增加,两岸青年文学会议和文学对话的持续举行,使得两岸文学界有了更多相互理解、沟通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一批台湾地区最新世代作家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里。《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分别以专题形式刊登两岸青年评论家评论两岸青年作家,彼此参照。高海涛在编者序里转引吕正惠的观点:“就文学创作而言,中国大陆作家的书写多数比较质实,台湾地区作家则相对放得开一些,多有诉诸幻想之作;而文学批评则恰好相反,中国大陆评论家往往能出乎其外,台湾地区评论家则善于入乎其内”,由此他认为:“‘互评’无论是对两岸创作界还是评论界,都会产生相对陌生化的启示力量,对两岸的文学交流乃至文化交流也都是一种有学术深度的促进。”

这里特别要提到台湾地区人间出版社的《桥》杂志,“桥”的名字来自于台湾地区光复初期的《新生报》“桥”副刊。当下台湾地区,一方面台独势力抬头,另一方面两岸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密切,在这种环境下,赋予《桥》杂志一种“连结陌生的两端,连结现在与过去,连结现在与将来的”义务,改变两岸只熟悉经典作家,缺乏“对彼此当下生活实像与感觉的具体了解”的现状,介绍两岸新锐作家,由此建立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两位研究者对同一位作家的解读,可以看出两岸研究者在美学价值判断上的些许差异和交流空间,这种研究范式也使得两岸文学研究得以更加深入地展开,而非各说各话。

除了推出两岸新锐作家专题外,还设两岸创作互评栏目,以“中国大陆看台湾地区”和“台湾地区看中国大陆”两种视角打破彼此间的隔膜,评论了20余位两岸青年作家。参与评论的都是两岸的青年评论家,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地区研究学界还对新世代作家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非同代人之间的经验有所差异,容易造成文化的断裂,对于新世代的写作潮流,还不能完全接受,这时就需要一些同世代的评论者。但年轻评论者暴露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在面对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作品时,中国大陆评论者明显显露出对台湾地区文学史和社会发展史的陌生,使得尽管有精彩的文本分析,但是对于作家的创作背景,美学形态的演变都不够清晰,这就使得无法在台湾地区文学发展的脉络里看待新世代作家。究其原因是中国大陆学者对台湾地区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掌握得还不够全面,对台湾地区文学史的脉络了解得还不够清晰,难以进入台湾地区文学与社会的肌理,有隔膜感。有的研究过于依赖台湾地区学界已有的论述和观点,难以提出有开创性的认识。

我们应以积极认识别人的态度反思自己,研究台湾地区新世代文学也为研究中国大陆年轻一代作家提供了参照。要擅于运用比较思维,在区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华文文学整体观,发掘同世代华文作家的创作共性,也为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范畴里寻找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