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也说诗歌的抑扬手法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郎咸勇  2017年05月17日09:31

据说,当年唐伯虎应邀出席一家财主老妇人的八十寿宴。

轮到唐伯虎致祝寿辞了,只见他手指宴主,劈头劈脑而吟道“这个婆娘不是人”,此言也,一经出口,就让在座者目瞪口呆;随后,他口锋陡转,一句诗朗朗出口“九天仙女下凡尘”,这让主客们顿时化忧为喜;不待人们情绪安定下来,唐伯虎又破口爆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句诗让其儿孙和祝寿者们无不惊讶,怒目而视;不料,诗人一句“偷得蟠桃寿至亲”,就使妙语回天,顿时,众人开怀大笑,掌声轰然,无不为其抑扬顿挫的妙言诗句而深深折服。

唐伯虎这首祝寿诗,从第一句开始就陡设悬念,先抑后扬,再抑再扬,大起大落,悬吊胃口,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让人饱受“折磨”,直到末句,才完全解开悬念,真可谓意味无穷,妙趣横生,这就是欲扬先抑手法的妙用啊。

清代袁枚在其《随园诗话》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崔念陵也曾为诗云“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

二人之言也,都是说诗文的抑扬顿挫之美也。

是啊,唯有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才能引起人们寻踪探胜之乐,唯有欲擒故纵,跌宕起伏,才见曲折摇曳、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那些一览无余、波澜不惊的诗文,怎会引人入胜呢?

那么,什么是抑扬手法呢?

“抑”者,否定贬损也,“扬”者,肯定称颂也,这是古代诗歌传情达意、产生曲折美的一种常见手法。

抑扬是指在诗歌作品中对人物或事物、事件等所采取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使用抑扬手法可使人物的性格或精神、事物的特征、事件的性质等在前后对比中发生截然变化,使情感内涵形成巨大反差,使叙述、抒情形成波折,避免诗情的直白呆板,变直抒其情为波澜起伏,从而吸引读者,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抑扬手法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未扬先抑、扬中有抑、扬中有扬、明扬实抑等,但是常见的一般为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两种。

先说欲抑先扬法。

这种技法的目的指要贬抑或批判某种人或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而却先来描述或勾画其优秀之处,然后转而表现其不好,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引发思考,受到启迪。

王昌龄的《闺怨》就是欲抑先扬法的典范之作。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题目为《闺怨》,应该是写“闺中之愁”也,然而诗歌开篇即朗朗而言“闺中少妇不曾愁”,这似与题目背道而驰也,其实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一段感情历程的转变,写出这位闺中少妇从初始的“不曾愁”到最后“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达到欲抑先扬的艺术效果。

读了王昌龄的《闺怨》,笔者写作了《落寞》这首小诗,以体现笔者对于欲抑先扬的手法的深度理解。

落寞

石榴花开一树红,嫩芽点点映月明。

可怜夜深人睡去,一腔春意付东风。

是啊,人生世上,或雄姿英发,风流倜傥,衣袂风飘,翩若惊鸿;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冠绝一时;或锦衣绣口,笔力雄浑,下笔千言,倚马可待;或横空出世,擎天托地,纵横捭阖,领袖群伦。

然而,即使如此,也未必就能赢得青眼,为人赏识,这一切正如“可怜夜深人睡去,一腔春意付东风”,小诗里就没有诗者的怨艾和心酸么?于是,这里就使用了象征手法。

可发一叹。

再说欲扬先抑法。

这种技法的目的是要颂扬某种人或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却是先描述或勾画其不好处,然后文笔陡转,来表现其优秀之处,从而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引发思考,受到启迪。

白居易的《村夜》就是欲扬先抑法的典范之作。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的《村夜》,是以白描手法,信手描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颇给人一种清新恬静、明明朗朗之感也。

诗歌首句,以“霜草”而点染了秋色浓重,让人似乎看到了在深秋肃杀的簌簌罡风中,露水凝为寒霜,枯草萧萧,一派凄凉景象;而虫声切切者,乃是以声衬静,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这里的虫,乃是“蟋蟀”也,在古文化中,它是秋天意象也,因此,虫声切切,可唤来了秋夜萧瑟,也催落了白露泠泠。

哦,“月明荞麦花如雪”,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他顿时把刚才的孤寂,忘在了脑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惊喜的赞叹。在这么小小的尺幅之中,后面的奇丽壮观与前面的萧瑟暗沉,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诗人将自然景物的变换和人物感情的变化,衔接的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真是了不起。

同时,窃以为,在这前暗沉后明丽的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体悟,那就是,坎坷磨砺是暂时的,当你咬着牙,熬过这段难耐的梦魇后,不久即是“月明荞麦花如雪”,不久即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里就体现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也。

读了白居易的《村夜》,笔者写作了《第一声》这首小诗,以体现笔者对于欲扬先抑手法的深度理解。

第一声

月挂西天夜色暝,万木萧疏料峭风。

冲破昏暗雄鸡唱,啄开黎明第一声。

另外,诗歌第一、二句属于“抑”笔,而第三、四句则转而上升,处于“扬”中,于是,就在整个结构上,就使用了先抑后扬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