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社区”生活认知当代中国

来源:文艺报 | 王春月  2017年05月15日07:02

夏真、王毅合著的《小巷总理》,是宁波市原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个人传记。作品写出了她作为社区人的成长史,写出了她扎根社区、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精神气质。作者深入俞复玲的日常生活、工作状态和精神世界,对她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与审视,用文字将一个亲切的“邻家大妈”带到读者的面前。

文学的目光最终要落在人的身上,报告文学亦是这般。俞复玲的故事,按说很琐碎,颇为驳杂,没有多少扎眼的主体事件,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不仅零散,而且难有高潮,串不起来。作者将主要笔力聚焦在俞复玲的成长这条“暗线”上,写了她如何从社区工作门外汉到社区工作行家里手的历程。人的成长,不一定意味着生理、年龄上从童年迈向成年,也可以是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的不断生长。从这个角度上说,人生应该一直处于成长期。俞复玲起初是下岗人员,她不等不靠,以一股韧劲,在人生的关口上拔节生长。于是,她所有的经历、面临的所有困境,都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正是在面对、解决这些琐事的过程中,她以如火般的热情、如磐石般的信念与担当,将温暖传递给他人,并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拓宽了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在为俞复玲这个人物的精神境界激赏的同时,这本书还对社区工作的性质和价值进行了一次文学意义上的普及,堪称新时代文学化的社区工作指南。可以说,现代社会的主体都生活在“社区”之中。但大多数人对社区只是停留在一个模糊概念上。事实是,社区工作已经全面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缝隙。或者说,“没有消息是最好的消息”,假如一个人没有感知到社区工作者的服务,那是因为社区服务实现了日常化和全面化,“日用而不知”。一旦社区工作中断了,生活的不便之处立马突显出来。特别是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农耕文明造就的“熟人社会”已经遭遇挑战,“陌生人社会”逐渐成为常态。而社区的出现,将人员相对集中,部分人彼此相熟,“街坊心态”得以局部保留,某种意义上促成了“准陌生人社会”形态。这么一个中间状态,意味着新的问题的累积与叠加,也意味着社会治理观念的更新与探索。这就要仰仗于像俞复玲这样的社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他们将基层一线不断汇聚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负面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他们让精神障碍人士、失独家庭、单亲家庭、社会矫正人员、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存,是社会和谐平安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稳定器;他们为国家的社会治理提供着鲜活的一线经验……从事社区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和本领,要有非凡的耐心和勇气,要有深厚情感的投入,更要讲求方式方法。俞复玲和她的同事、同行的工作,是庞大、繁杂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再到社区自理,以及“365社区服务工作法”,俞复玲摸索到了社区工作的“命门”与“钥匙”,既是实践创新,也是理论创新。可以说,这样的作品,是来自火热一线的当代中国故事;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感知、认知当代中国。

作者的叙述平实、自然,不见报告文学惯有的“腔调”。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除了封面配发了一张俞复玲跟老人相处的小图外,文中没有配发图片,更没有与俞复玲相关的其他图片。这表明作者在对图片的运用上保持了难得的克制。一般来说,这样的人物传记式报告文学,传主的图片、作者采访场景的图片,甚至不乏被技术严重粉饰过的艺术照,会被大量安插在行文之中,构成过度的“形象消费”。虽说“图文并茂”是一个褒义词,但既然是“文”,就应该坚持以“文”为主体,不能让“图”喧宾夺主。

当然,这部作品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触碰到了不少问题,也设置了不少矛盾,有时不乏尖锐,但在如何解决时往往只是一笔带过,过于简单,在对事态发展过程的经营与把握上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