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在场的姿态书写中国故事
来源:文艺报 | 王觅  2017年04月28日06:33

在同名电视剧和话剧的高人气持续推动下,周梅森今年1月推出的长篇小说《人民的名义》短短几个月内已成为一部颇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现象级作品。4月18日,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十月文学院联合举办《人民的名义》文学分享会。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胡平、白烨、贺绍俊、解玺璋、刘琼等评论家与作者周梅森共聚一堂,畅谈了这部作品的文学特质与创作思考。

《人民的名义》以宏大的格局、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情节,艺术再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反腐败斗争的惊心动魄,深情讴歌了反腐斗士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深入揭示了党的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正确权力观这一重要主题。与会评论家谈到,以英雄人物为引领、对社会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学意味的反思,使得这部长篇小说显露出耀眼的光芒。作品直面现实、针砭时弊,以贪腐案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在深入探悉社会问题的同时,察观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将反腐题材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在讲述故事结构的延展性和开合关系时针脚非常细密,真实生动地刻画了时代背景坐标系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作者始终秉持着清醒的政治意识,这也体现出一个作家心怀家国的人文情怀。

周梅森曾创作过不少反腐题材作品,每一部都让人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文学在场主义者,“30多年来,随着我人生经历的不断积累、丰富,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也在不断变化”。周梅森表示,希望尽自己所能,可以记录一个伟大国家、伟大民族艰难崛起的过程。“我想讲述一个大中国的故事,不同群体都有涉及,同时借人物、故事把自己对中国社会十几年来的思索容纳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