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那一口早餐稀饭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郭文欣  2017年04月28日10:44

一早起来提不起食欲,从来如此,好像一定要做点什么事或者出去走走才能吃的下东西,所以我的早餐也不如晚饭好对付。也许,是几十年在农村养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就不容易改变了。

来到城里,生活上确实便利了许多,就说早点还真是挺丰富,花样也多,但无论如何我就是不爱吃。我们这里以江西炒粉汤粉最有名,大部分早点摊上人满为患,有时还得排队拿号。为了招揽生意,每个早点摊子上都摆着各色小菜:辣椒,萝卜,榨菜,豆子,酸包菜,柚子皮……所有小菜都像是在油里泡着,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地沟油,以辣为主,初一看,叫你胃口大开,口水直流。如果你要站在摊主边上看他摆弄,摊主的动作那叫一个纯熟,麻利!左一勺味精,右一勺鸡精,外带那些莫名其妙的调料,随着那一股股油烟散发的那股焦味毫不客气地熏陶着你的口鼻。眼见着这个,反正我心里是有一种本然的拒绝,胃口大倒。即便偶尔吃一顿,那好,一上午甚至一整天,嘴巴,胃都难受,只想一件事,那就是喝水。这时就会特别想念老家的早餐。那么我老家早餐吃的啥呢?如果我要说了,你会不会和我朋友一样戏谑我为:土妞?饭,白米饭!且天天如此。

三餐中,早餐是最隆重的一顿,当家的为了安排一天的农活,通常早上就得把全家一天的饭菜弄好。菜都是自家种的,清早摘的,所以特别新鲜可口。不过吃饭的时间也比较晚,八九点算早的,晚一点十点都有可能。那时的农村没有液化气,烧的是农闲时后门山上辛苦砍的柴火,没有电饭煲,家家户户用的是木桶篜饭,米煮成六七成熟时捞出再篜制,剩下的米汤和少量的米饭就是通常我们说的稀饭,有的人家不爱喝就直接喂猪了。我家是每天必须要预留,红薯当时就放红薯,还有南瓜,豆角(放盐),萝卜丝,青菜,豆角籽……因为外婆常住我家,她老人家每一餐第一碗装的一定是稀饭,那时我还很小,不懂,但又好奇:为啥有饭不吃偏要喝那汤汤水水呢?甚至稀饭里放点白糖也成了奢侈品,可是外婆总是吃的津津有味。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外婆,那稀饭有什么好吃的呢?外婆慈祥的摸摸我的头,说,崽呀,喝稀饭心里舒服,等你长大了你也会喜欢喝的。说真的,我是不相信外婆的话。因为我连看都不看,怎么可能爱上吃稀饭?其实话很简单,可是心里还是纳闷:为啥我就这么讨厌喝稀饭呢?不管那稀饭多么美味多么有花样,我就是一口不沾。

时光飞逝,外婆八十八岁去世了。她唯一的孩子,我的母亲光荣地继承了外婆的传统――天天离不开稀饭。粗心的我并没有注意到母亲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稀饭的,不过,她做的稀饭内容相比外婆做的要丰富一些,除了传统的南瓜红薯之类的,还增加了梨子稀饭,苹果稀饭,红枣绿豆稀饭,都是母亲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新花样。说挺好吃的,还说即使没牙也可以吃上水果了。所以每次回家,我得带上一点水果。就在前年,我都以为这辈子我不可能爱上吃稀饭,很奇怪的是,就在去年,我突然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吃稀饭!而且只钟爱南瓜稀饭!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遗传基因真的如此强大?还是自己和外婆母亲她们一样老了?为此,我还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现在也爱上了吃稀饭。母亲向来平和,说,那是好事啊,稀饭容易消化。我有些伤感,又问,是不是我也老了呢?母亲假装生气,说,傻人傻话,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才出生呢,小孩不懂不要乱说话。母亲这么说,我有些落寞,我想我是厌恶了那些五花八门的调料,想念那些原汁原味的美食呀。

不管它了,反正俺也算小厨一个,是吧,做点自己认为可口的东西还是不在话下的,就像那南瓜酒酿稀饭,如此美味,当然做法上是有改进的。不过我做东西一般喜欢遵从自己的想法,随心而欲,仅此而已。(江西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