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骄傲的守望

来源:中国作家网 | xiangguozhong  2017年04月27日08:57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一曲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让玉门关走进了无数人童年幼小的心田,我就是其中之一。至于什么是关?玉门关什么样?在哪儿?那时好像并没有想过,当然想也想不明白。只是感觉荒凉,彻底的荒凉。因为那儿春风不度,也就没有春天。可没有春天的地方会是什么样?一个孩子展开了无限的想象,在无数次的想象中,那片春风不度的地方慢慢变成孩子童年的一个梦。有一天,这个孩子来到了美丽的敦煌,知道了梦中的玉门关不在天边,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一刻,他知道童年的梦想马上就会变成现实。

从敦煌出发,沿国道215线前行大约四十公里,有一个向西北的岔路口通向玉门关和雅丹地质公园。平坦的戈壁滩浩瀚无垠,崭新的柏油路像一条黑线向天边延伸。正午的戈壁滩静悄悄的,静得让人窒息,天空湛蓝湛蓝的,蓝得仿佛凝固了一般。远远的天际,城堡和树木在波光粼粼的蜃景中若隐若现。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股黄沙旋转升腾,在空旷的戈壁左突右撞,于满目荒凉中激荡着大漠孤烟直的雄浑神韵。远远地,在蓝色的天际,一个黄色的土墩映入眼帘,慢慢地变成了一座正方形的城堡,孤零零的伫立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显得有些孤单和落寞。“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心情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那不就是岑参和王之涣笔下的玉门关吗?这座古老的关口,站在汉帝国最西端默默地守望着,这一守,就是两千多年。岁月带走了他的喧嚣和繁华,风雨改变了他的容颜和高度。他变得沧桑而悲怆,但仍然勇敢地守望着,守望着汉帝国的骄傲和自信。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关城周围用木棍和棕绳设置了保护圈,与灰黄的戈壁融为一体。在通向关隘的路口,一块古朴端庄的石头上镌刻着王之涣传唱千古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吟诵着古诗,看着那些在边塞劲风中瑟瑟摇摆的枯黄骆驼刺,浓郁的苍凉寂寞之情油然而生。踏着新修的木栈道,那低沉的咯吱咯吱声宛如大漠深处的悠悠驼铃,带着我一步一步走向沧桑的关口。这座名曰小方盘城的关城,自一百年前斯坦因在此发现汉简以后,沉寂了两千年的玉门关便慢慢浮出水面,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访古抒怀。眼前的玉门关,只是四堵伤痕累累的墙体,马道犹在,女墙残存,不知千年的朔风已把骏马的嘶鸣和女眷们娇羞的容颜吹向了何方?静静地凝望着,凝望着黄土夯筑的城墙,高大厚实,千年的威严依然令人震撼。

关呈长方形,西北两墙各有一门,关墙全由夯土板筑,面积633平方米,关墙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考古专家精确的数据,枯燥单调,只是对关城专业体检的结果,读不出曾经的辉煌和威严,更无法知晓那些飘摇在漠风中的羌笛胡笳。“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这儿曾经是汉帝国的西大门,威武的将士,奔驰的战马,猎猎战旗,烽火狼烟,守卫着边疆的安宁和帝国的尊严。这儿也是丝绸之路的最重要的关口,帝国自信地敞开大门,以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络绎不绝的商队伴着悠悠驼铃,带着精美的丝绸和美玉从这里缓缓走过。来来往往的使臣不远万里,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变成了现实。长途跋涉的僧侣历经磨难,靠着自己的双脚,终于让佛的慈悲仁爱和精妙绝伦的佛教艺术在古老的帝国发扬光大。岁月带走了历史的风尘,只留下孤城一座,静静地屹立着,坚守着千年的风姿,默默守望着帝国的骄傲与自信。

出北门,顺着木栈道登上关城北边的观景台,举目远眺,烽燧,长城,丝路古道。还有戈壁黄沙中的一片蓝,蓝得晶莹剔透,宛如一块遗失在黄沙中的碧玉。随风摇曳的芦苇告诉我,那不是幻觉,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一片海子。碧蓝的湖泊和摇曳的荒草告诉我,这儿并不是春风不度,寸草不生,只是春天来的要晚一些。那时,古老的玉门关下一定会是水波荡漾,草木葱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甘肃阿克塞 向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