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山中问答》到《人生》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郎咸勇  2017年04月25日10:57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淡远优雅,从容徐舒,融入了李白对“碧山”的喜爱和对“人间”的无言,尤其是李白在“人间”这一诗歌意象上所设置的“留白”艺术,尤让我仰慕不已。

  这首诗的另一个名字叫《山中答俗人》,俗人么,当然不能理解诗人的“栖碧山”的高雅之举了,于是就木然发问,你为什么无缘无故跑到这青翠苍绿的深山里来了,如此起笔突兀,径直发问,让人实在不好回答;既然不好回答,诗人遂而“笑而不答”,含蓄待之,而“心自闲”者,既是诗人心态之写照,让读者看到了诗人悠然从容,闲适淡雅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碧山”之景色优雅。

  而“桃花流水窅然去”者,则是正面描写了“碧山”里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精彩。

  于是,作者所赞美的这别有洞天、充满宁静之美的“碧山”,无不与后面的“人间”形成鲜明对比,是帮助我们解读“人间”的另一相对区域也。

  那么,“人间”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这就是诗人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

  于是,我们可联想当时的黑暗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可联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联想这位天马行空之客酷爱自由、天真浪漫、让贵妃磨墨、让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不拘之举,于是就不难想象他必须走出这残酷沉重的现实,走进永恒的自然山水,他的天才诗情才能得以施展释放,他的灵魂才能获得永恒的安宁。

  于是,诗人所栖居的“碧山”就不难理解了,而“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这里隐含了诗人多少的留恋、辛酸、伤痛和悔恨啊。

  读了李白的《山中问答》,我深受启发,于是写作了小诗《人生》,以表达我对李白“别有天地非人间”这句诗的深度理解。

  人生

  艳阳初上似火赤,升至中天便归西。

  浊酒三杯沉醉去,人生况味寸心知。

  写完《人生》,我手把酒杯,在思忖着,人生到底该是怎样的呢?

  读了几卷书,经了一些事,总算明白了些许,窃以为,这人生其实就是一段历程,一段从生入死的历程,若将人的一生缩小来看,正恰如一天始末,它是以晨曦初露时分开始,而于余霞散尽、暮霭沉沉之际结束的,无论其局部如何的一柱擎天,纵横捭阖,光华绝代,冠绝一时。

  迷离朦胧的清晨,月淡星稀,金鸡高唱,鱼肚白起,东方渐亮,于是在东山之巅,太阳撩开了含情脉脉的面纱,它脚步轻盈的走出来,笑颜清新,眉颦清爽,举手投足,光艳照人,随之,大地被涂抹上了金子般的颜色。

  这生机勃勃、清纯无暇的早晨,多么像那玫瑰色、柠檬味的人之少年啊。

  太阳渐升渐高,渐高渐热,直至“升至中天”,热力无限了,此时的太阳,骤然如得势独夫一般,它炙手可热,不可一世;人生至此,确实风光无限,扬眉吐气。

  于是,我想起了傲骨嶙峋、浮想联翩、长剑佩腰、昂首问天、投身汨罗竟还搅起一片狂澜的楚相屈原,想起了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与天下才士相驰逐、嘻笑怒骂皆文章的愤青纪晓岚,想起了长安城里装不下、小酒铺里醉醺醺、逼力士脱靴、让贵妃砚墨、油盐不进、百毒不侵、滚刀肉一般的疯诗人李白,想起了死到临头还十分来劲、希望将其威风凛凛的胡须剪下来、施舍给南海祗洹寺、作维摩诘罗汉象时用的巨无霸癫狂文人谢灵运。

  这些人,都曾高踞人生的辉煌顶点,趾高气扬,昂首天界;然通脱者,抽身退步,平安着陆;而盛极一时终不悟者,遂落了个气化清风尘归土,粉身碎骨下场悲。

  是啊,天理昭然,宇宙不欺,彩云易散,虹霓短暂,人生都有艳阳高照之时,但瞬间即是日薄西山,归于静寂,这个过程中不包含了深深的人生哲理么?

  于是乎,齐景公阅尽盛极后衰而泪流满面;召公由高处想到低处,尝甘甜而想到苦涩,见寒飒秋色而推出人生归宿,遂隐居种瓜,终以布衣之身,得以安享天年;曾国藩深谙“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高下相生,死生相因”之理,面对着一年六次的降国恩,忧惧不已,患了深度失眠症;及至晚年,他将“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的座右铭,融化在血液里,终生咀嚼践行,尤其在他所撰写的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更深深印证了“艳阳初上似火赤,升至中天便归西”的人生哲理。

  而有感于造化平衡,盈虚有数,遂有一位得道隐者,观日升日落,而悟彻人生,遂手把浊酒,醉倚斜阳,沉醉大梦之乡。

  这位隐者“寸心所知”的“人生况味”是怎样的呢,正如李白“别有天地非人间”的“人间”,就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窃以为,这位隐者的生存处境肯定是艰难的,他或是物质上穷困潦倒,或是精神上彷徨无依?或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或是四海飘零、托足无门?或是仕途蹉跎、饱受倾轧,或是科场不利、抱才而困?好在于日升日落中,明白了“人生”道理,遂时处乖命拙,也安然坦荡。

  感于此,笔者赋得《人生》,表达对李白“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深度理解,同时,也算心香一瓣,赠与得意诸君,以为共鉴共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