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岳飞之死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沪杭梁李董  2017年04月25日11:00

满江红

在古代的英雄人物中,最让我心驰神往的,是岳飞那气壮山河的抗金人生!

在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最激荡我幼小心灵的,是那首排山倒海的《满江红》。

岳飞不幸生活在宋朝,也有幸生活在宋朝!是宋朝把岳飞绑上了风波亭,也把岳飞供上了岳王庙。

宋朝是个经济发达、文化卓越的朝代,也是个政治腐败、军事无能的国家。徽宗即位,重用佞臣,把北宋带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他虽然镇压和瓦解了宋江、方腊的农民起义,但终究逃不过东北女真族的滚滚铁骑。

靖康二年四月(公元1127年4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不但掳走了宋徽宗、钦宗父子,以及三千多个赵氏皇族、后宫妃嫔及贵卿朝臣,还掳走了宫人、内侍、倡优、工匠近10万人,更遑论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珍宝、金银等等。

从南唐后主李煜被北宋所俘,到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国所掳,时间相隔151年。后主李煜以词名冠古今,徽宗赵佶凭书画享誉中外,但词高故国亡,画好山河破,有人说赵佶是李煜的转世,二人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同病同悲同风骚,玉楼笙歌随风去。徽宗被掳金国后,《在北题壁》上写出无限悲凉: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徽宗被折磨致死后,钦宗也被乱马践踏而死……

靖康耻无疑是汉民族的一场浩劫,更是大宋王朝的百年国耻。这个国耻后来用了百年才得以洗雪:南宋和金国的战争,遍布关陕黄土、秦岭蜀山、河洛中原和江淮沿岸,远比沙漠中打转的宋夏战争激烈震撼!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在国破家亡、狂澜既倒之际,才有了岳武穆的熠熠光彩,才有了《满江红》的激越澎湃。

北宋灭亡、两帝被掳,岳飞正好24岁。这位19岁投军抗辽的农家子弟,经历过都破帝掳的血雨腥风,忍受着国灭家亡的奇耻大辱。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帅宗泽前去救援,宗泽赞其虽“古良将不能过”。北宋灭亡的第二年,赵构(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要求收复失地而被革职,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麾下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宗泽死后从继任者杜充。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渡过长江天堑,很快攻下临安、越州、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转战敌后,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设伏牛头山,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北撤。从此,岳武穆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岳家军”指处所向披靡。绍兴四年(1134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

正是收复中原大好时机,朝廷却要求岳飞班师。一日清晨,岳飞登上黄鹤楼,但见长江汤汤,白云悠悠;晴川历历,芳草萋萋。一腔忠愤,壮志满怀;万千忧思,脉脉谁诉?此时朝霞染红了江面,一群黄鹤正凌波而飞。《满江红·遥望中原》一词喷薄而出,随着黄鹤一起飞向碧空九霄: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上片描写中原当年的繁华景象,如今在敌人铁骑蹂躏下的满目疮痍。下片慨叹牺牲的士兵,饿死的百姓,希望率师北伐,收复中原。词作通过不同画面对比,辅之以短句问语,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刻画出一位决心“北踰沙漠,喋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土上版图”(岳飞《五岳祠盟记》)的爱国将帅形象。

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一心议和的高宗又命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拒绝。绍兴九年(113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屠”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金军士气沮丧,不敢出战,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这时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满腔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只好挥泪班师。

良机再次痛失,壮志又被粉碎,忠良反遭诬陷。一天岳飞来到江边,健步登塔,一阵急雨刚刚停歇,一轮红日映红大江。他凭栏北望,他仿佛看到那得而复失的国土,又想到了重陷水火的人民,胸中怒火,熊熊燃烧;感情巨澜,恰似钱潮……在百感交集之下,岳飞愤然提笔,千古绝唱破空而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之怒,是金兵烧杀掳掠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诗词上片抒发了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复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全词如江河直泻,曲折回荡,激发处铿然作金石之声。

风波亭

在中国的亭台轩榭中,我最痛恨的是风波亭,因为它是岳飞屈死的地方;

在中国的神殿庙宇中,我最崇拜的是岳王庙,因为这里栖息着岳飞的忠魂。

风波亭旧址就在西湖边的小车桥,离我办公楼仅百步之遥。每年的大年除夕,我总要到风波亭旧址凭吊。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无力攻灭南宋,准备重新议和;宋高宗早就忌惮位高权重的武将,要乘机打压各路手握重兵的元帅,尤其是主张坚决抗金的岳飞、韩世忠。

四月,张俊、韩世忠、岳飞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八月九日,岳飞被罢枢密副使后,请假回江州庐山老家。

在秦桧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

岳飞被秦桧以“回朝赴阙”的名义骗回杭州。此时,岳飞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已下狱大理寺中,而岳飞还蒙在鼓里。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月十三日,秋叶飘落在街巷,烟雨笼罩着西湖,一场陷害忠良的丑剧正式上演。岳飞随轿进入临安北门——余杭门(今武林门),还没等他回到前洋街住宅,被命先去朝廷接旨。当被抬进一座陌生庭院,抬头看是“大理寺”匾额,岳飞不禁大吃一惊:怎么竟是牢狱!

岳飞被带进了昏暗的牢房,只见岳云和张宪二人被枷锁铐着,浑身血污……岳飞此时如梦初醒:看来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

强加给岳飞的罪名是谋反!岳飞怒火中烧,蓦地撩开衣裳,背上岳母所刺“尽忠报国”四字深入肌肤。主审官御史中丞何铸心中一震,加上“谋反”一事毫无证据,只好作出无罪结论。秦桧立即改任万俟禼为主审,并奏禀皇上调离何铸(最后被罢官流放)。

万俟禼立马搜抄岳飞府邸,还涂改岳家军行军日程,伪造岳飞“延误军情”证据,所有“证据”拼凑成五大罪状。但岳飞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

岳飞被囚禁狱中,开始对高宗心存幻想,一名狱卒的提醒让他醍醐灌顶:“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若臣疑于君而不反,复为君疑而诛之;若君疑于臣而不诛,则复疑于君而必反。君今疑臣矣,故送下棘寺,岂有复出之理!死固无疑矣。少保若不死,出狱,则复疑于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为逆臣也。”听了狱卒的一番分析,岳飞已心明如镜,不禁对着苍天长叹一声。

万俟禼以“攻击皇上”和“拥兵逗留”两大罪状判飞死罪,命岳飞在认罪书上画押,岳飞狂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皇帝批准赐岳飞死,并将判刑两年的岳云,改判为与张宪一同处死。

虽是大年除夕,但杭城少见张灯结彩,难闻烟花爆竹。据史书记载,判决公布后,“天下冤之”,众多士民为之泪堕。

最后时刻终于来临。岳云、张宪道:“我们血战功劳,反要去我们,我们何不打出去?”岳飞喝道:“胡说!自古忠臣不怕死。大丈夫视死如归,何足惧哉!且在冥冥之中,看那奸臣受用到几时!”说完大踏步走上风波亭,接过御赐毒酒,一饮而尽……

行刑当日,杭城凄风苦雨,整日不绝;西湖水光黯淡,无语凝噎。

那天午夜,冰一样的凝冷,铁一般的黑沉。大理寺边门悄悄打开,一团黑影闪了出来,背着一袋什么,艰难地向前移动……那是隗顺,大理寺的狱卒,背着岳飞的遗体。他不忍英雄被埋尸荒野,或被毁尸灭迹,于是冒死行动。

隗顺来到了众安桥下九曲丛祠,将尸体匆匆埋进堆成小山似的螺蛳壳里——这是清以来最普遍的传说。故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这里建造了“宋岳忠武王父子初瘗处”,随后又建了忠显庙,杭州百姓通叫它老岳庙。

后来的考证可能更接近事实:当夜,隗顺把尸体背出钱塘门外,草葬于北山脚下的九曲丛祠荒地上(不是一座祠,而是沿曲里拐弯地形砌造的好些祠堂的总称,在今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带)。为便于日后辨认,他把岳飞的一块随身佩玉放在遗体腰间陪葬,还顺手挖来两棵小野橘树种在坟前。事后又悄悄在一块简陋的碑石上刻上“贾宜人坟”以遮人耳目。为提防意外,隗顺守口如瓶,直到临终才告诉儿子。

我于悲凉中寻觅,于寻觅中缅怀,于缅怀中沉思……一次次登山临湖,穿巷入室,打探那尘封在历史深处的悲惨故事。

风波亭惨案,是历史的悲哀,是时代的不幸,是正义的屈辱,是良知的泯灭!

我久久地流连在西子湖畔,徘徊在风波亭旁。从南宋开始,中国知名的亭台楼阁中,又多了一座风波亭。不过从它声名鹊起的那一天开始,就沾染上了太重的戾气。

风波亭是幸运的,它见证了一位英雄的末路。800多年过去,它还没有被人们遗忘,并升华为一种精神,被人们纪念。

岳王庙

抗金名将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惨死于自己效忠的皇帝手中;忠勇岳飞身经百战未尝一败,最终败在尔虞我诈的国内政治斗争。

岳飞之死,在于与赵构政见不合。明朝诗人文征明洞悉赵构的心思,在岳庙题写了一首《满江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上阕指出高宗赵构对岳飞先倚重、后残杀的事实。下阕由表及里,分析如果真的打败金人,请回父、兄,那么谁当皇帝?两人想法南辕北辙,岳飞想的是国仇帝恨,复国兴邦;而赵构只想保住半壁江山,当个儿皇帝苟且偷生,他能不把主战复国可能有损帝位皇权的岳飞除之而后快?

岳飞之死,更在于他的崇高完美!岳飞立功后,高宗主动提出要为他建一座豪宅,岳飞辞谢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岳飞的廉洁在他抄家后得到验证,他总家产只有三千贯,且其中含有数千匹麻布,显然是准备用于军队。西部名将吴玠一向敬仰岳飞,送来美女作为礼物,岳飞立即送回美女并告诫“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高宗曾问岳飞:“天下何时才能太平?”岳飞回答:“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几乎成了道德楷模,既不爱金钱,又不爱美女,高宗惊奇的同时,更心存疑虑,岳飞到底想要什么?难道是赵家的半壁江山?棋经上说:弃小不就,必有图大之心。岳飞的高大完美,为自己不幸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岳飞遇害后的绍兴十二年(1143年),韩世忠一次来到灵隐寺,听着悠悠钟声对亡灵的超度,看着寺前飞来峰若有所悟。他命人在翠围绿绕的飞来峰上建起一座亭子,取什么亭名以纪念死去的战友?他想到了岳飞生前诗作《登池州翠微亭》。他想,岳飞的精忠报国,源于对祖国“好山好水”的热爱,就取名“翠微亭”吧。

如今,那座简朴的翠微亭,依然矗立在飞来峰的半山腰,四檐翘起,展翅欲飞,仿佛是岳飞忠魂的翔舞,又像世忠敞开的双臂。

对岳飞的追怀,对奸臣的痛恨,既有韩世忠隐晦的惺惺相惜,更有普通百姓的怒目亮剑,施全就是其中的一个。

岳飞蒙难九年之后,绍兴二十年(1150)二月一天的四更,春寒料峭月黑风高,秦桧出门进宫早朝,当他的轿子经过望仙桥时,说时迟那时快,蜷缩在望仙桥下的黑衣汉子一跃而出,唰地拔刀砍向轿内的秦桧。轿夫一惊轿子一歪,那刀正好砍在轿杠上。待拔出再砍,汉子已被秦桧的卫兵摁住。惊惶失措的秦桧颤着声喝道:“你是何人!谁指使你的?”汉子挣扎着昂头怒吼:“我是殿司小校施全。奸贼!通敌欺君,杀害忠良。谁指使?我施全的天良指使!”

施全终被凌迟——零刀碎剐成72块而死。他虽未刺死秦桧,但那为民除害的义举,杭城百姓为其建起了72座祠庙祭祀。

踱步众安桥,伫立望仙桥,两个历史场景在这里定格:狱卒隗顺午夜负尸,义士施全凌晨拔刀,永远烙印在人民的记忆之中。

岳飞死后二十年,即绍兴三十二年五月(1162年6月)宋孝宗赵昚继位,七月下令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隆重的仪式改葬于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与风波亭仅仅两公里之遥。嘉定十四年(1221年)岳王庙建成,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

如今岳飞岳云两墓仍保持宋代式样,墓前一对望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墓阙后面两侧分列秦桧等4人的铸铁跪像,遗臭万年,供人唾骂。墓阙后重门旁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其实最有资格跪在这里的,应该是宋高宗。秦桧卖国利己、奸诈狠毒,应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断送北宋、牺牲父兄,杀害忠良、苟且求荣的赵构,也应还其阴险狠毒、虚伪丑陋的本来面目。

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除了岳王庙、风波亭,杭州处处镌刻着岳飞的印记。艮山门外打铁关附近有岳帅桥,坊间传说当年岳元帅率岳家军在此安营扎寨,许多兵器就是在打铁关锻就。从文晖路上的青石牌坊跨入打铁关,左侧是外观古朴的打铁关历史陈列馆,右边是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的石碑长廊。长廊上栩栩如生的连环浮雕,描述着岳飞从出生到就义的跌宕人生。登上陈列馆二楼的露天平台,一尊巍峨的岳飞坐像面北端坐,凝重的目光遥望北方——给人以“待重头收拾旧山河”的决心,似乎听到他“还我河山”的怒吼!

栖霞岭下的岳飞不是孤独的,他的身后有爱将牛皋,右邻有爱将张宪。并与后来的于谦墓、张苍水墓,合称为“西湖三雄”,使得西湖的山变得伟岸,水变得厚重。

又一年桃红柳绿,又一个春光明媚。自然把最美的春光献给西湖,西湖把最美的景致献给英雄。据说明月高悬、夜阑人静之际,杭州人除了听到碧波汤汤的湖波,还能听到马蹄得得的叩击。那是岳飞的重生,英雄的归来,他边走边吟,边吟边走:“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梁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