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霜重叶更红

来源:解放军报 | 孙晶岩  2017年04月24日10:12

红叶尽是心头血,唱出人间绕梁音

1987年3月的北京,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坐落在西山脚下的军事科学院第一干休所的17位老红军、老八路,因为对中国传统诗词情有独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发聚集在一起,筹划成立诗社,发起人是军科外军部原副部长吴荫越。他们借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和陈毅元帅《题西山红叶》中的“红叶”之意,将诗社命名为“红叶”。一来干休所地处西山,香山红叶闻名遐迩;二来“红叶”象征着这些老军人晚霞如火的精神面貌。得到军科政治部的批准后,大家一致推举军科原副院长、开国将军高体乾为首任社长。后来又推举开国上将萧克,开国中将郭化若、莫文骅、梁必业为名誉社长。后来的社长是史进前、贾若瑜和高锐三位开国将军。将军本色是诗人,这些将军诗人胸中有激情,下笔如有神,他们以丰富的阅历从事古典军旅诗词创作,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万事开头难。诗社成立时,没有办公地点,就轮流在诗社骨干家中办公。后来,从军科第一干休所借了一间9平方米的斗室办公,里面只有一张办公桌、几把折叠椅、两个书架。“红叶”诗社就是在这间陋室里发展起来的。《红叶》第一辑在建军60周年前夕问世,还是诗社同仁凑钱印刷的。红色的封面宛如火红的西山红叶,如火如荼,格外绚烂。创刊号有40多个页码,120多首诗。尽管刊物很薄,印得很粗糙,但大家还是兴奋不已,奔走相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稿件像雪片似地飞向编辑部,全军各大单位的老同志、诗词爱好者争先恐后地送来诗作,踊跃要求参加诗社。1988年建军节到了,《红叶》第二辑出版,刊发了60多位诗友颂盛世、忆征程的诗作。萧克将军亲笔题写社名、刊名,沿用至今。1989年《红叶》第三辑刊登了史进前将军用遒劲的书法为《红叶》题的诗:“鞭痕未消贯弹痕,九死余生学诗文。红叶尽是心头血,唱出人间绕梁音。”中华诗词学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辞:“拿枪杆子的人拿起笔杆子写诗词,太好了!”《红叶》开始从北京西山飞向全军、全国。

优秀的传统诗词使人灵魂高洁,《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离休后被聘为红叶诗社顾问,他妙手著文,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认为好诗应该具备几个要素:一是赤子情怀,二是苍茫雄奇,三是大美永存,必须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他觉得《红叶》办刊方向明确,用最凝炼的文字、最美好的语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功不可没。

编辑本是文字匠,呕心沥血红叶人

刚创刊时,编辑部设备简陋,没有电脑,编辑们都是手工编稿,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拿不准的大家一起讨论。 徐红原是军科《军事学术》杂志社的社长,酷爱写诗。他来到《红叶》当编辑时,只见几位老编辑坐在高低不齐的凳子上,有的拿着放大镜吃力地看稿,有的拿着剪刀、糨糊在稿子上修修补补。大家民主作风好,有时候为了一个字,编辑们争论不休,一旦想出个贴切的词儿来,一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编辑部就徐红一个电脑通,当年他40多岁,年富力强,便自告奋勇承担起打字的任务。校对时,一个人念,两个人看,还不停地喊:“慢点,慢点”,生怕搞错。

红叶诗社除举办诗词讲座和吟诵会之外,还开办了诗词函授班。徐红担任导师,认真授课,精心教学。学员每月交两首诗的作业,他都悉心点评,每首诗都要写1000字左右的评语。徐红热爱《红叶》,自愿参加工作,没有报酬却乐此不疲。他觉得红叶不是一个吟花弄月的团体,而是由具有红叶品格的人组成,具有红的属性,军的特色。徐红在“红叶”干了20多年,从编辑、副主编到副社长,至今仍然精神抖擞,豪情不减当年,他说这都是诗词带给自己的力量。

在张心舟心目中,《红叶》是学习诗词的大学校,他在这里受到熏陶,从一位诗词爱好者成长为诗词的“行家里手”。作为总参某部的退休干部,张心舟无论是开始当编辑,还是后来担任诗社秘书长、副社长,始终把自己当成是“诗仆”和“诗工”,只有更好地为诗友服务的义务。这种情感在他的《编者心声》中有真实的表露:“挑灯偶得神工助,入梦常寻鬼斧雕”“秋翁不惮耕耘苦,霞染枫林醉晚霜”。这也是所有红叶人的心声。从出版《红叶诗词十年选》到编辑《长征诗词选萃》,他和编辑一次次查资料、编稿子、跑出版社、搞校对、设计封面等。《长征诗词选萃》出版后,被称为具有“文化史学价值、军事史学价值、历史文献价值、文艺史学价值”的“长征诗典”,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为该书题词:“弘扬长征精神,熔铸当代军魂”。

王琳来到红叶诗社当编辑那天,正是她51岁的生日。当时的办公室很狭窄,只能容纳两人,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午休了。办公室对面是干休所文娱室,中午听着别人稀里哗啦地打麻将,她却忍着炎热和另一位编辑忙着编辑、校对……他们乐观以对,幽默自嘲:“对门麻将声碎,我们朗读声脆。”

自从加入诗社后,耳濡目染,加上勤奋好学,她写诗词进步很快,先后担任诗社副秘书长兼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编辑部有两名男编辑没有军队生活经历,对军旅诗理解不深,王琳就带他俩到房山区某部下连当兵锻炼。60多岁的她每天早晨准时起床,带着两位编辑跟战士一起出操,进行队列训练,3000米越野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锻炼,两位编辑加深了对部队的了解和对战士的感情。

诗社没有工作用车,王琳把自家的一辆小奥拓当成《红叶》的“通信车”。为诗友送书,去出版社送稿,外出联系工作,10年间跑了数万公里。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孙女8岁了,全托付给亲家母照看。她觉得干事业就要有所舍弃,为了《红叶》的事,舍弃一些个人和家庭利益是值得的。

今年88岁的女诗人郑明哲,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离休后,那些伴随着自己青春岁月的辉煌经历,常常铁马冰河入梦来。杨欣主编邀请她到红叶诗社当编辑,她爽快地答应了。一诺千金!郑明哲一干就是13年,经手编辑了30辑《红叶》杂志。2009年,80岁的郑明哲从编辑岗位退下来,担任诗社顾问,继续做函授导师,为《红叶》培养人才。《红叶》坚持遵循格律,既有传统诗词的形式,又有军旅生活的内容,探讨空气浓郁。另一位编辑邹明智写了一首《江城子·送别》:“梦魂常绕戍边营,乍相迎,又登程。未尽年欢,送别候机坪。忍看长鹰天外去,人不见,泪盈盈……忽报南关烽火急,君且去,狠歼惩。”开始,编辑部对这首词有争议。郑明哲以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独特的艺术眼光力挺,说这首诗表现了当代军嫂“小家服从大家”的崇高情怀。她坚持不删一个字,结果,这首词获得了当代军旅诗词大赛一等奖头奖。

杨欣担任《红叶》主编10年,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编辑队伍,培育了一支上千人的创作大军,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离世时年仅74岁。诗社同仁悼念他的诗中有“一卷诗文留正气,十年心血染丹枫”的名句,正是对《红叶》人呕心沥血、甘于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诗歌是根常青藤,老树开花展青春

“红叶林中常青藤,泰山顶上不老松”,是《红叶》的诗友们对张若青的称赞。这位耄耋老人原是北海舰队某部一名宣传干事,她退休后觉得唯有诗歌可以表达自己对军旅生涯的怀恋,便拿起笔写诗。有一次,她不慎摔倒,肱骨骨折,仍忍着剧痛笔耕不辍。有时候为了一个字,要熬到夜阑人静。功夫不负苦心人,张若青的诗歌创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阳刚豪迈,尽显军人本色,屡次获奖。她一辈子热爱军舰,热爱海军官兵。当得知辽宁舰成立了航母文学社、出版了诗集时,她异常激动,带着240本《红叶》诗刊和自己的两部诗集登上辽宁舰送书,受到热烈欢迎。通过张若青的热情联络,红叶诗社与驻青岛海军部队的诗词爱好者建立了联系,让诗词更多地走进了部队,走到了官兵们的生活里。

2017年,红叶人迎来了“而立”之年。30年的辛勤耕耘、执着坚守,30年的不懈奋斗、开拓传承。《红叶》已编辑出版70辑,刊发诗词5万多首,还编辑出版了被誉为中国人民百年革命斗争诗史的《选萃》五卷,创办了《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开通了“红叶网站”。《红叶》从干休所走向军队机关、院校、部队,飞向边防哨所、空军场站、海军舰艇……

“坚持为兵服务方向,担当砺剑铸魂重任。”军委首长的题词为《红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逢火炬传吾辈,策马扬鞭不敢停。”任海泉将军缅怀贾若瑜老社长的两句诗道出了新一代红叶人的使命担当。历经30年的雨雪风霜、拼搏奋斗,《红叶》经过6位主编和多位编辑之手,几经改版,始终坚守“红”的底色、突出姓“军”特色,成为军旅诗词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今天新一代红叶人又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意气风发地开始了新的长征,迈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