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七个男人一台戏,把“莎翁”经典送给孩子 ——中国儿艺经典改编《李尔王》“五一”首演

来源:中国艺术报 |  乔燕冰  2017年04月21日15:03

原标题:中国儿艺经典改编《李尔王》“五一”首演——七个男人一台戏,把“莎翁”经典送给孩子

把《李尔王》排成儿童剧,这个想法一出来,便让人疑惑重生,充满好奇。莎翁经典孩子能看懂吗?作为“四大悲剧”之一,孩子能接受吗?“莎剧”怎么改编排演才适合孩子看?种种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更增添了经典的别样魅力。日前,中国儿艺根据莎士比亚经典作品《李尔王》改编的同名儿童剧在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布该剧将于“五一”假期期间在北京假日经典小剧场精彩首演,此轮演出共计9场。举全院之力,集结一批实力主创、演员,经数月努力,此次中国儿艺的经典再创可谓“憋着一股劲儿” ,以便让孩子们欣赏到属于他们的“莎剧”经典。

“ 《李尔王》本身有多个层次可解读,我们把李尔和他三个女儿的亲情故事剥离出来,宣扬孝义、诚实、善良,引发对于亲情关系的思考。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所以理应以孝顺相敬;而作为父母,能否兼听则明?就像李尔,他因为判断错误,错怪了小女儿,这种‘错怪’会延伸到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也需要我们进行思考。 ”担纲《李尔王》编剧和导演双重身份的中国儿艺优秀编导张颜,如是介绍自己在重新编创这部剧时的着力点。在更加明确地传达伦理道德主题的同时,对于悲剧这一作品本身固有的重量,张颜则有自己的理解和戏剧表现。“孩子的社会认知还达不到应有的程度,我们不要吓他们,但是人性以及这个世界常有的悲哀与丑陋也应该以他们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他们知道,这是创作中需要拿捏的分寸。 ”

对于将这部看起来似乎更成人化的戏剧编创成适合孩子欣赏的经典的再创作,张颜从去年10月至今经历了一个心理过程,即从最初纠结能不能给孩子讲莎翁名著,到自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戏剧让孩子从小爱上名著、爱上文学、爱上文字。“我觉得每个孩子都需要阅读经典,经典作品中有很多美丽的文字、非常精彩的故事和文学构置,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精神营养,而我们做的就是以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改编。我在改编中始终坚持的就是‘莎剧’文风,不论是莎士比亚的原著,还是朱生豪的译本,都是古色古香的。原作中的大量语言都是书面语的形式,造就了它的台词非常美,特别适合朗诵。在保留了原著优美、古典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我们将其中晦涩难懂的地方都进行了修改,例如一些出自古典名著较为深奥的比喻、一些过去时代的用语等。 ”

七个男人一台戏,这或许将是此次编创最大胆的尝试和最意外的看点。此次《李尔王》呈现了史无前例的中国儿艺“全剧院最强男演员豪华阵容” ——全部角色由中国儿艺七位实力青年演员完成,也就是说,几乎中国儿艺近几年所有戏剧中的“男一号”都将出现在该剧中,拼演技、拼人气,并驾齐驱,不分伯仲。而这种安排,除了足以吊人胃口,也让人疑惑,难道莎翁的悲剧在这里被颠覆成喜剧?总是渴望跳出规则的张颜告诉记者,这样的演员配置本身并不是为了搞笑,也没有刻意为了追求什么,更不是矮化“莎剧” ,而是创作需要。“从这个戏的体量和最终呈现来说,由于在改编时要缩短故事,我们加入了芭蕾舞、现代舞、西班牙舞等很多歌舞,用以解释剧情,而大量的舞蹈加之一个演员需要出演多个角色,就动作难度和动作完成力度等方面而言,男演员会更合适一些;从另一个角度说,角色上的挑战也会让演出更有意思。 ”

张颜还透露,这些实力演员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活儿” ,这也会成为舞台上的又一亮点。剧中,他们有时跳出角色之外,变身游吟诗人、乞丐或江湖艺人等,从第三者角度去看或表述故事。演员们不仅有独唱、合唱等戏剧歌队的形式,同时也会演奏竖笛、古典吉他和手风琴等一些具有那个国度、那个时代特征的乐器,有时又像是一个小型的LIVE乐队。“这种跨界的艺术才能可以更好地在舞台上呈现出作品的异国风采,剧院也是首次采用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既新鲜又妙不可言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