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清泉岩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戴高山  2017年04月24日08:27

  喜欢清泉岩山后那片竹林,半坡之上,苍劲挺拔,如墨似染;远远望去,层次分明,高低有致。是时,日近黄昏,秋影徐斜,淡淡的片云即将幻成西天的晚霞。

  此时,我们于清泉岩上,一揽湖洋风光,洞见戴云烟影,编织暮秋霞韵。闲言碎语之间,有一路含苞的茶花相伴,岁月顺着台阶,缓缓而上。听说,自明朝而来,有一位乡贤翻山越岭,寻找这块风水宝地,在此,他种下一片祥和的仁慈。

  后来,寺成!数百年的风霜雨雪,于此处留有一片清净的安然。清泉岩的佛堂庙宇,似乎有了一种特别的韵味,若观其型,与当地的古民居甚为相近。更为可爱的,是寺庙中有一涌清泉,自寺里流出,与天然巨石雕成的送子观音图,融合成清泉岩的名符其实。

  这是一座古老的观音寺院,已有数百年的时间,其间承风载雨,传说依旧。

  但有许多岩石浮雕与石刻字幅,却相当年轻。譬如那副天然岩石雕成的观音送子图;譬如寺前,梁披云先生题写的“清泉岩”。黑石红漆,清新爽然。两进的庙宇之堂,下有弥勒,上有佛主。大家欢喜而入,拾级而上,认同了佛家的千古善缘,自有传说。而求佛者多半各怀心事,所求不同。但只要一心向善,千爱承受于一身,那该是有求必应的!

  故而,虔诚者应该没有太多奢望,只求于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添子加孙;故而,人们喜闻乐见的观音送子图,并非山岩雕刻的石像,而是心,是用心虔诚雕刻而成的心。我们的心愿与渴望,地久天长。我们步步拾级,步步高升,这高升何止于官位钱财?更是心胸、眼界、理想……越是往上行走,我们的境界越高,目光越开阔,越辽远……

  古往今来,此处人称——蓬莱——那是仙家的聚居之地,与佛何关?但因夙愿,但因仁慈,数百年来,更有观音显圣,佛光普照,成就了清泉岩独特的风光。

  所以,此处春也欣然,秋也欢喜。不管何时,不论何地,这里总有清新的气韵,欢畅的鸟鸣,叮咚的清泉。风静、雨闲,花好、月圆,秋和、景明……平心静处时,“众缘和合”“清泉禅韵”;数级台阶向上,秋风古意,依稀“寒枫小筑”,静娴古朴。

  在永春,山多水多,松多竹多;有位乡贤说了,在我们这里,有一片深山少有的原始松林,其木合抱,其荫遮天,山里珍禽异兽居多。故而,居于此,佛无所求,人无所求,只求平安安静,空气清新,绝了凡尘——悠然之间,此生足矣!